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丽纹饰 | (二)中山国玉器纹饰简介

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在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以至于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崇高品质的象征,即所谓“君子佩玉”。

古代玉器纹饰多样,有相对简单一点的,也有复杂的吉祥纹。随着时代的演变,玉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玉器的纹样形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美,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工艺艺术史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中山国出土的玉器数量多,制作工艺精美,装饰的纹样很多,学习古人的纹饰变化,对研究中山国玉器会有很大的启发。我们来看看中山国玉器上主要有哪些装饰图案。

中山国玉器

关键词:谷纹

谷纹又称谷粒纹,是以剔地浅浮雕的方法,在玉器表面雕琢出许多突起的弧形圆点,这些圆粒排列有序,经抛光后闪闪发光,十分悦目。玉器上的一种纹饰,形如倒写的e字母。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到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称蝌蚪纹。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是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它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

玉器上的谷纹汉代以后就不多见了,宋代和清代仅少量制作,但是琢工不如战国和汉代。谷纹常与涡纹、卧蚕纹异名同称,事实上,三者之间确实区别不大。一般来说,人们常把半球形谷粒或有萌芽线的谷粒成为“涡纹”,把具有粗壮圆实萌芽线的谷粒称作“卧蚕纹”,到了汉代有简化出了乳钉纹。

各式谷纹

龙耳谷纹黄玉系璧

涡纹青玉环

蚕纹白玉璜

关键词:云纹

古玉云纹属于比较远古的几何纹饰之一,它以阴线纹、阳线纹、阴阳线并用纹饰和粗细线混合纹饰等形式,完成了各代玉器主题纹样的寓意表达。历代的云纹类纹饰变化。

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当属目前古玉中最早见到的勾云纹。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器体大多为扁平的长方形,中心镂空有一左旋弯勾。此种云纹在商代的玉器上演变为云雷纹。云雷纹也称方形云纹,这是一种变形的云纹,在云纹拐角处呈方圆角,像古文字“雷”的象形字。云雷纹的出现极有可能是受玉雕工具的局限而产生的,当时的砣具尚无法完成玉器上小型圆样的琢刻,所以被迫选择了方折样线条的表现形式。

云雷文

云纹在两周玉器上,属于最常见的装饰性组合纹样。初时的云纹,还颇具古朴写实的风格。两周中期,古玉上的云纹就出现了变体,云形开始从静态转变成为动态的卷云纹。由疏稀的个体,发展成为繁密的细云纹,并且常常组合成一个个侧面的兽面纹排列。春秋以后,原始态的云纹除保持了原有纹样,又派生出勾连云纹、变形云纹和云头纹。这些派生出的云纹,常以粗细线的琢刻方法,同时出现在一组云纹装饰上,使图案变得更为复杂与美观,更富有立体感。自西周延至战国晚期,各种云纹基本都是以半写实半抽象的形式表现寓意,变化不太大,且一直盛行不衰。

云纹


勾连云纹

双线云纹

双头云纹

装饰各种云纹的中山国玉器

关键词:龙纹

各式龙纹。中山国玉器上出现的龙纹主要有虺、螭、夔龙、饕餮等。


蟠螭纹

蟠虺纹


夔龙纹

饕餮纹

蟠螭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蟠虺(huǐ)纹又称“蛇纹”。以盘曲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夔(kuí)龙纹,夔龙纹是传统装饰纹样,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也有记载说是舜的二臣名,分别指乐官和谏官。夔龙纹流行于商、西周青铜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因此也有印夔纹装饰的。瓷器上的夔纹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如宣德青花夔纹罐、嘉庆青花夔龙福禄万代瓜棱形龙耳瓶等。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饕餮纹,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饕餮纹”是后人附会的称呼。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也称兽面纹。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是龙的第五子。饕餮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与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研究者称为兽面纹。

透雕螭纹玉

长条形透雕蟠虺

透雕夔龙黄玉佩

饰饕餮纹六博棋盘

关键词:斜格纹

除了这些比较通用的纹饰,中山国的玉器上还大量出现了一种独有尺寸的纹饰——斜格纹。繁密的斜格纹是有中山国本民族特色的玉器装饰纹样。这种由斜线或直线组成的网状图案,经常出现在中山国玉器画面上,与其他纹样相配合,起着点缀和填充画面空白的辅助作用。这些斜格纹,有的出现在兽面的额、脸、鼻处,有的琢制在龙、虎的身躯上,有的则装饰在画面的边框、格栏内,小玉人的衣裙上也刻划有这种斜格纹饰。这些小玉人的形象应是当时中山国人形象的真实写照。当时中山国人或许便以这种斜格纹服饰为时尚,斜格纹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而逐渐被作为一种纹样应用到玉器装饰中去。这虽然只是一种推测,但战国时期各种工艺之间相互影响的范围很广,对玉器制造业的这种影响也不是不可能。

出现斜格纹装饰的中山国玉器

以上出现的纹饰并不是中山国玉器上出现的所有纹饰,还有一些丝束纹、鳞片文、羽毛纹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看懂古玉纹饰?读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玩古玉:要知道这15种纹饰
春秋玉器大赏
教你识玉璧
白狄迷踪——鲜虞中山国出土玉器选辑
高古玉常见的四种纹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