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这些年的药都白吃了

平时吃药

你是下面哪一种?

  • 多喝水,越多越好
  • 喝一两口水,把药送下去就行
  • 喝不喝水无所谓,实在不行也可以干吞
  • 有没有水无所谓,其他饮料也能配

其实,喝水服药也是个技术活。

水热了、凉了、多了、少了……都可能影响药效,严重时还可能反而造成伤害,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干服药片引发的窒息,足以致命

央视纪录片《见证》中,曾播出一个令人扼腕的案例。

一个年仅18个月的幼儿,因为感冒发烧需要用药。

其中有一款口服泡腾片,被孩子的妈妈直接送入孩子嘴里。结果10多秒后,孩子就突然开始手脚剧烈抖动,同时伴有剧烈咳嗽,嘴唇也逐渐变成青紫色。

虽然家长立刻带孩子就医,但孩子仍因窒息身亡。

为什么小小的泡腾片,

会发展成如此的惨剧?

真 相

泡腾片是一种特殊制剂,其中含有泡腾崩解剂,多为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当泡腾片遇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如果没有按照说明书服用,将泡腾片直接丢入口中,遭遇唾液等发生崩解,产生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就可能引起窒息

所以,泡腾片不泡水干吃,不仅不治病,还可能致命!

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案例,但吃药时如何喝水依旧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饮水温度

01

绝大多数药物都以温水最佳。

02

消化酶类的药物应该用凉水送服。

例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药物遇热后,容易凝固变性,从而导致药物失效。

03

活疫苗类的药物应该用凉水送服。

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等。疫苗遇热易灭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所以应用凉水送服

饮水量

· 1 ·

绝大部分片剂、颗粒剂,我们用150毫升左右的水送服即可。

· 2 ·

服用胶囊剂时,饮水量最好不要少于300毫升

服用胶囊剂时如果饮水量不够,胶囊易附着在食管壁上,可能给食管壁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如食道灼伤),所以要多饮水。

· 3 ·

服用磺胺类药物需要大量饮水。

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有时会从尿液里析出,形成结晶,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

严重时还会阻塞尿路,使尿液无法排出。大量饮水可以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 4 ·

服用泻药后多喝水。

聚乙二醇散这类导泻药,可以通过保留水分,在结肠内增加粪便含水量并软化粪便,起到促进排便、改善便秘症状。所以,服药后再多喝一些水,效果会更好。

· 5 ·

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多喝水。

感冒发热的患者在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多饮水,不但能帮助身体排出毒素,还可以适当补充水分防止引起脱水。

· 6 ·

口服泡腾片需加水溶解后服用。

· 7 ·

服用保护消化道黏膜的药物要少喝水。

保护消化道黏膜的混悬剂,在进入消化道后会变成不溶解的细小颗粒,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起到保护作用。

此时多喝水,等于在“冲刷”消化道,稀释药物,降低药效。

因此,对于这些药物应该遵照说明书,适量饮水即可。

比如麦滋林颗粒剂,每袋只需15~30毫升水冲服;蒙脱石散,只需50毫升水冲服。

· 8 ·

服用止咳糖浆后别再喝水。

很多止咳糖浆在患者咽下后,会黏附在咽部,发挥止咳作用,而立刻饮水也会冲刷和稀释药物,降低药效。所以服用药物后尽量不要喝水。

此外,服药时应该尽量避免用其他饮品替代饮用水。

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富含果酸,包含维生素 C 、柠檬酸等,很容易与一些药物成分发生反应,也不利于药物吸收。

牛奶如果与抗菌药同服(如四环素、红霉素等),两者可能反应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茶水的复杂成分,也可能会破坏药物成分或者形成难吸收的物质,导致疗效变差,加重不良反应。

所以,服药时饮水无“平替”,而且饮水温度和量一定要适宜,才不会让药物吃了等于白吃,你记住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百科|吃药时你会喝水吗?
不是所有药都要用水送服,喝水喝不对会影响药效!
服药时应当如何喝水?这个问题关于药效!
啥?吃药喝水还有这么多讲究?!
喝水送药,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喝水影响药效?喝水多或少,药效大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