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鞅变法为什么废除井田制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是“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商朝至西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把土地划成方块,就像一个“井”字一样。

所有的田都属于国君,不得私自买卖。西周时期推行的是“分封制”,并不是直接将土地分配给了百姓,统治者会先将土地分配给各路诸侯,然后各路诸侯再将土地分配给封建贵族阶层,继而经过层层的分配之后,最终才会分配到“百姓”的手中。这里的百姓指的是平民。商周都是奴隶制王朝,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所以不可能分有土地。这样九块地分下去,周围八块是私田,一户一百亩,由农户耕种,收成完全归自己。中间一块是公田,由八户合种,收成统归。

  “井田制”这个看起来很好的制度为什么会瓦解?

  井田制这个设计看起来很好,大家种自己的田,收自己的谷物,不用交税,只需要共同轮番耕种公田即可,有什么坏处吗?有。坏处就是,人只会关心自己的私有物,人性都是自私自利的,对于劳作了没有收成的东西,都是能糊弄就糊弄的。从古至今,没有例外。譬如一个活,你累死累活忙活整天,没钱(公田)。又有一个活,你忙活整天就给你整天的钱(私田)。除此之外,公田的谷物粮食还很容易被私人盗窃,这个不用多解释,所谓“公家的不偷白不偷”,基本都偷过生产队(相当于公田)上的东西,不是说“增强道德修养”“严厉打击”就能解决的问题。

  于是,公田逐渐荒芜,而私田因为祖孙相传,渐渐私有化。随着生产力的增强,各户以及地方,强迫别人开垦土地,不上报,故而也成了私田。划定的田不能买卖,自己圈地开垦的则可以,于是,人人都不尽力于公田,井田制也就瓦解了。

  “井田制”下的公田,产量低,效益差,怎么办?

  进行税制改革,规定不管是公田还是私田,一律都按亩征收钱粮。你是,拥有一万亩土地,你就纳一万亩地的税,你是贫民,只有十亩地(先秦亩小于现在的亩),你就纳十亩地的税即可。而余下的都是自己的,生产积极性便增强了。“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承认土地私有。这就是商鞅变法变更井田制的主要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井田制的变迁
古代井田制了解一下?
井田
夏朝规模:土地、赋税
三、商鞅为何废除井田制?
成也井田败也井田,西周中后期国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