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誉为“中国反疆独第一人”,不是左宗棠,一满人——乌雅·兆惠

最近某斗上经常刷到一则消息:因特尔要求供应链中禁用新疆地区的劳工采购产品或服务,感觉很滑稽可笑。一个外国公司有什么资格对中国新疆事物指手画脚,实属悲哀。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西汉中央政府与西域(今新疆)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建立统一处理西域事物的机构——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到了乾隆后期,把西域正式更名为新疆,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

在乾隆之前,新疆分为两部分,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清朝初年,西域是被蒙古准噶尔部所统治,其首领准噶尔通过武力兼并,这时候的大清朝正忙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无暇西顾,才让准噶尔部占了个便宜。经过康雍乾三朝的积累,清帝国到达了鼎盛,此时的乾隆皇帝开始着手一劳永逸解决西域问题,满族将领乌雅·兆惠即将登场。

乾隆狩猎

说到这个乌雅·兆惠可谓是正宗的根正苗红的满清大贵族,他不仅是旗人还是满洲正黄旗人,我们都知道满清八旗,在清朝旗人是有一定的特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属于一群特权阶层。兆惠还不是一般的普通旗人,他属于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的正黄旗,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族孙,其身份之显赫不言而喻。更令人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像其他旗人那样,在政府的养育政策下逐渐沦落成一名提笼遛鸟、爱泡茶馆的纨绔八旗。

兆惠

早年的兆惠可以仕途顺利,年少得志,如雍正九年,年仅23岁的小伙子就以笔帖式的身份被授为军机处章京,入值军机处。我只能说非一般人能入值军机处,清朝的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是由皇帝直接掌握,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其职位虽不高,但它的职权极大。你可以了解下在军机处行走的有哪些人,在雍正时期,有怡亲王胤祥、大学士张廷玉户部尚书蒋廷锡、大学士鄂尔泰等;乾隆时期,有讷亲海望纳延泰班第等为军机大臣。我只能这样说能入值军机处,不是大学士尚书侍郎,就是满族亲贵。这段经历对兆惠日后的仕途升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锻炼了兆惠处理政务能力和培养了其过硬的军事素养为日后在军事上的成就打下基础。

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起初的兆惠并没有显示其在军事上有多高的天赋,直到乾隆十二年爆发了大小金川叛乱,兆惠被乾隆皇帝任命为户部侍郎赴金川清军军营督办粮运,这一契机使兆惠转向军事方面,逐渐地在军事上展露头角。他不惧危险,亲自前往前线了解实情,发现前线的粮草与军资准备并不充足,他立即遣人调集周边地区的军备粮草以供前线军队使用,经过他一系列的运筹很好地保证了前线士兵的后勤补给。在此期间兆惠认真观察清军的状况,发现军中有较多的弊端,如各省派兵情况多有不实,有多报虚报的嫌疑;还有就是各军将领中除护军统领乌尔登、总兵哈攀龙勇敢善战外,副将下颇多庸员。兆惠如实上奏朝廷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重视与认可。

这次金川督粮中的良好表现给兆惠赢得不少政治资本,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乾隆二十年,在内乱与天花双重打击下,称霸中亚的准噶尔逐渐衰败下去,乾隆看到了这一机会决定对其用兵,准备一劳永逸解决清帝国北疆的问题。同年,清兵进占伊犁、并击溃达瓦齐军(绰罗斯·达瓦齐为准噶尔部大汗)。同年八月,阿睦尔撒纳反叛,率军包围了清朝在伊犁的军队,将军班第、参赞鄂容安陷围殉国,战争形势急转直下。而身为定西将军永常得到消息,不但没有救援的意思,反而放弃乌鲁木齐后撤至巴里坤以求自保,其结果导致伊犁的清军全军覆没。

得知这一消息的乾隆大为震惊,一面将定西将军永常革职查办,另一面任命兆惠移驻巴里坤并兼任台站(清代边疆设立,军事上用于防守、调度的机构,亦称为军台)。临危受命的兆惠认真分析了叛军的态势,对众将官说道:“阿睦尔撒纳之辈早就包藏祸心,起初因畏惧我大军在此不敢反叛,待我大军回撤之时,伊犁守备空虚,才乘机夺取,必不久驻于此,我等切不可操之过急”,兆惠命令各将官严防死守、不得懈怠,不给叛军任何可趁之机。阿睦尔撒纳叛军徘徊数月,没有占到清军任何便宜。次年初,担心被围歼的敌副将军萨拉尔逃至吐鲁番,兆惠抓住这一时机一举击破撤退中的叛军,重新夺回伊犁。

兆惠深知如果不彻底剿灭这群叛军,帝国的北疆将一日不得安宁,更可恨的是其首领阿睦尔撒纳为对抗清军,不惜向俄国求援,以永远臣服俄国为条件获得俄国的支持,并在俄国的支持下在额尔齐斯河斋桑泊之间修建要塞,以防清军进攻。乾隆二十一年冬,兆惠亲率2000清军对准噶尔叛军发动袭击,因为冬季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最虚弱的时期,可供战马、牛羊食用的牧草需要来年春天才可以长成,这段时间叛军可谓是缺衣少食,很难再遭受任何打击。行军途中突遇大雪,众将有所畏惧不敢再往前行,兆惠纵身下马、拔剑而立大声说道:“我等皆为军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且叛军就在眼前,我辈可效仿唐之李愬(李愬雪夜袭蔡州,活捉吴元济)建不世之功”。此时的叛军没有想到清兵会发动袭击,因此大败,其叛军头目巴雅尔等逃至木垒,被清军前往捕捉。次年春,清军发动了第三次清剿,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卓异的兆惠被乾隆任西路清军主帅,率军转战天山北麓,遂平。

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兆惠多次获得战功,也使乾隆帝对兆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乾隆帝谕予以嘉奖,著封一等伯,世袭罔替。

乾隆二十二年,长期从事边疆事务的兆惠敏锐发现回部头人波罗尼都霍集占(也就是大小和卓)有叛乱的迹象,于是上奏朝廷以示警戒,乾隆不允,并训斥兆惠等人处事有失轻重,当前因该以清剿阿睦尔撒纳叛军为重。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仅仅过去数月,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乾隆悔恨当初不听兆惠之言,以至今日之祸。也不能怪乾隆,毕竟准噶尔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历时三朝才将其彻底击败,使得乾隆不敢掉以轻心,防止其东山再起。所以清帝国的重军皆在北疆,此时的南疆空虚,给了回部首领波罗尼都霍集占等人反叛的机会。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军

乾隆也并非等闲之辈,他立即授兆惠为定边将军,前往南疆讨伐回部大小和卓波罗尼都、霍集占。面对声势浩大的大小和卓叛军,兆惠采取稳健的策略,并上书乾隆:“请求先屯田于乌鲁木齐,待到来年春进军征讨大小和卓叛军,此时我军因该多集粟米草料,并大量购置马匹以备不时之需”,乾隆大怒,责备他未战先怯。

我们来看下乾隆是如何部署军队进剿的?

第一梯队,乾隆二十三年二月,乾隆任命雅尔哈善为雅靖逆将军,帅师讨霍集占,并由库车城主鄂对负责带路,那这位鄂对是谁呢?为什么协助清军剿灭大小和卓叛军?

库车城主鄂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库车鄂对家族和吐鲁番额敏和卓家族、哈密额贝都拉家族为清代新疆维吾尔三大家族。鄂对家族为库车世族,在准噶尔统治回部时,因维护清朝,其家族强迫迁到伊犁。乾隆二十年,清军收复伊犁,鄂对向清军投诚,并迁回库车。乾隆二十二年,大小和卓叛乱,鄂对不附大小和卓,其妻女皆被小和卓木霍集占杀害,仅与13岁的长子鄂斯满逃到伊犁。对于鄂对父子的爱国行为,乾隆大为赏识,乾隆授予其从二品的散佚大臣,并负责为清军带路。

督师库车的雅尔哈善

同年五月,雅尔哈善为抵达库车,将霍集占所属头人阿卜都克勒木围困于城中,断其粮草,叛军多次出城作战,均遭失败。六月,败叛军援军于托木罗克,霍集占见形势不利,亲自率领八千精锐从阿克苏戈壁来援,雅尔哈善亲自指挥军队出击,大破叛军,斩首千余级,霍集占负伤逃入库车。头人鄂对告雅尔哈善说:“库车食且尽,霍集占必出走。城西鄂根河水浅可涉,北山通戈壁走阿克苏。宜分兵屯此二隘,霍集占可擒也”,奈何雅尔哈善不信,某夜,霍集占乘夜带领四百骑从西门出逃,涉鄂根河远遁。乾隆得知霍集占逃跑了,大怒,将雅尔哈善等人罢官治罪。

威远将军炮

俗话说:“失败乃兵家常事”,为何乾隆皇帝会对雅尔哈善等人如此大怒呢?则是因为在雅尔哈善出师之前,乾隆为此下了一番苦心,做了周密的安排。如有负责带路的库车城主鄂对,还有善于搞情报、策反和宣传的哈密贵族王公玉素普等人来协助雅尔哈善。乾隆还是觉得不够,又从内陆选派了两位能征善战的将领,一位是乾隆的头等侍卫顺德讷,此人善于指挥骑兵作战,尤其擅长长途奔袭,其在征剿准噶尔时多次深入哈萨克和俄罗斯境内,对这一地区颇为熟悉。第二位是绿营提督马得胜,其为汉军将领,尤其擅长使用火器,对于城防攻坚很有一手。此次马得胜前去,携带了冲天炮(威远将军炮)、子母炮等十余门火炮,并且还调拨了一部分索伦兵。你想想,乾隆为了尽快平息这一叛乱,下足了本钱,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能不恼火吗?

同年八月,在第一梯队的基础上,乾隆派出了第二梯队,也就是本文的主人翁兆惠。定边将军兆惠奉命由伊犁率部南下,指挥清军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兆惠自率4000八旗兵前往进攻小和卓霍集占所在的叶尔羌城,此时的叛军也做了相应的准备,如重新加固叶尔羌城城墙,在出城五里,挖沟筑台,以为屏障,将城外的百姓迁移到城内,毁坏其房屋牧场,对前来进攻实的清军实行坚壁清野。

次日,兆惠于叶尔羌城四十里隔河扎营,并立即命令骑兵从两翼出发分别占领制高点、扼守其交通要道,并清除外围的叛军据点,将叛军牢牢地锁在叶尔羌城内。

因为兆惠大营安扎于黑水河畔,故名“黑水营”。黑水营围困战即将拉响,叶尔羌城下的黑水营围战是清朝统一新疆过程中最为艰巨的一战,为了彻底剿灭这一叛乱,兆惠决定断其粮道,于是渡河袭击叛军的牧群,且不料中了叛军的计谋。刚到河对岸的清军还没有看到叛军牧群,迎面而来的却是早已埋伏好的两万余叛军,此时的兆惠仅千余级。兆惠没有犹豫,马上指挥清军突围,战斗非常激烈,清军死伤数百,其总兵高天喜战死,兆惠也是身先士卒,期间两次坠马,面部与颈部均有受伤。由于清军顽强抵抗,叛军遂不能得逞,其伤亡胜于清兵,故退却而围之。在围困期间,叛军尝试了多种方式攻击清军营地,皆以失败告终。

见正面进攻清军大营不能得逞,其回部头人采用掘地道潜入清军营地,兆惠事先在营地四周放置大缸十余口,深埋地下,并倾入半缸水,并派士兵日夜看守,有异响或者缸内水动立即上报。某日,缸有异响,兆惠知道定是叛军掘地而来,他命士兵在营地四周挖出一条深沟,填满柴草,等待叛军出来。在地道中的叛军肯定不知道兆惠为他们准备深坑火柴,叛军一入清军营地就坠入深坑,坑内都是柴草火油,还没有等叛军来得及思考,一支火箭从天而降,顿时只听见叛军一声声惨叫,随即化为一股青烟散去。

叛军见此计不成,遂引黑水倒灌清军营地,兆惠于是命令士兵在营地两侧开挖二条深沟通入黑水河。叛军想水淹清军营地计划又以失败告吹。

多次进攻受阻的叛军气急败坏,重新组织正面进攻,兆惠把清军分为三队,以火器营为最前,弓箭手居中,长枪手居后。距离远就用大炮轰,次之,以火枪击之,等叛军接近营地而弓箭齐发,在这三轮打击下,能活着到达清军营地十之一二,剩余的哪一点叛军在清军长枪手的进攻下,也就没了。

在兆惠等人艰难持守之时,清廷急调援兵增援,驻阿克苏的定边右副将军富德与侍卫舒赫德于巴尔楚克合军,共率3000余兵,冒雪赴援,还有巴里坤办事大臣阿里衮领兵六百,解马两千匹、骆驼一千头,兼程来援。正月初八,兆惠听到北方有枪炮声,又见围营的叛军渐少,料想援军已至,遂分兵两路出击,占领叛军堡垒,并派人联络援军,十三日夜,其定边右副将军富德杀到距离黑水营二十里,次日凌晨,在富德援军的进攻下,叛军大败渡河逃遁,富德与兆惠会合,黑水营之围遂解。

清朝名将兆惠,是中国有史以来收复国土最多的一人,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兆惠虽然功绩显赫,却很少被大家所熟知。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希望大家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保护祖国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人身安全的英雄人物们,他们都功在千秋,值得后人敬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忘恩负义的狂贼——大小和卓木哥俩叛清自立
洪亮内画《乾隆平定西域战图》赏析
清朝大将兆惠有多猛?收复失去千余年的西域,中国反疆独第一人
大小和卓叛乱
大清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
人吃人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