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大战役时,面对部队的重大伤亡,林总和粟司令的反应为何相反?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582期。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过程中,东野野司和华野野司分别出现过两个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东野攻打锦州的关键阶段,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对塔山阵地威胁极大,我军4纵和11纵在塔山伤亡惨重,仍然顽强抵抗敌军。此时林帅在东野指挥部“淡定”地说了一句话:我不要伤亡数字,告诉程子华我只要塔山。

而在不久之后的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华野5个纵队围住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展开狂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战役初期华野推进非常不顺利,主力纵队四纵伤亡非常大。陶勇司令员不敢向粟总汇报战况,粟总问他纵队伤亡,陶勇支支吾吾,只说战士们拼得很凶很艰苦,但就是不提伤亡数字。粟司令知道其中有问题,厉声说:我让你告诉我伤亡数字!陶勇只得说已经伤亡四千三百多人了。粟司令心急如焚,为部队的惨痛损失而难过。

上述这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粟”是公认的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两大战神级指挥员,为什么在相似的情景之下,两人对于下属伤亡数字的态度却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呢?难道是粟司令爱兵如子,林总却对将士们的生死“漠不关心”吗?当然不可能是这个原因。

能够成为野战军级别的军事统帅,自然是爱惜士兵生命的,不然就不会有正确的战术思想和打法,也就不可能把战事推进到决战阶段,并最终带领部队取胜。恰恰相反,林帅向来是以战术稳健考虑全面著称,他打的仗往往伤亡较小,非常爱惜指战员的生命。“林粟”都是我军最顶级的军事指挥员,两个人在大决战时的反应不同,是有明确的背景和原因的。战役背景的区别,决定了两个战区军事统帅面对部队减员时的不同态度。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在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有70万正规野战主力,以及30余万二线部队,对东北国军50余万人形成了接近二比一的碾压之势。锦州是辽沈战役的重中之重,打下锦州战役结果就没多少悬念了。而能否打下锦州,塔山阵地又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林总抓住了作战重点,积极关注阻击阵地的情况,才能确保战役全局。

如果塔山阵地顶不住,那就要尽快把总预备队李天佑的王牌一纵顶上去,加固防线。野司关心的重点是能不能守住塔山,目标非常明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林帅说他最关心的不是伤亡数字,而是塔山的存亡。更重要的是,林总吃着黄豆分析局势,在说出“不要伤亡数字”时,内心的波澜读者们也可以自己体会:他更多的是要传达给下属一种坚定的信念,塔山方向不能有任何退却的想法。

但是淮海战役碾庄之战时,粟总面对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淮海战役从总体上是60万对80万,我军在兵力数字上是以少对多。而碾庄之战又只是大战的第一阶段,黄百韬兵团已经被围住了,成了瓮中捉鳖,这是华野预期中的一场胜局,需要速战速决。粟总真正考虑的,是以最小的代价从碾庄战场抽身,并集结部队对付徐州的邱李孙兵团30万重兵,理论上他们远比黄百韬兵团要难打得多。

如果华野在打黄百韬时就损兵折将,兵员大大减少,如何面对后面的艰难战事?所以在对阵黄兵团时,粟总更关心的是人员的伤亡情况,尽可能多地保存有生力量。走一步棋还要看后面的两步、三步,这正是高级军事指挥员的过人之处。林、粟首长在大决战中的不同反应,并不是两人的性格、水准有多大的差别,而是在不同战役背景下的不同表现而已。如果把两人在辽沈和淮海两战中的指挥位置对调,相信也一样会出现类似的情形。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奇才回忆,林总“不要伤亡数字”下半句:守不住要你们脑袋!
创造歼灭敌军245万记录的开国将帅是谁,不是林总,而是这位将领
纪实长篇小说《浴火尖刀》连载(54)第二十一章 塔山“拦虎”(下)
唯一一个3次犯错,却没受到任何追究的高级将领:55年被评为上将
粟司令多次照顾宋时轮,为何宋时轮却一直不领情?晚年仍然不服气
【每天老照片】-1万-4510- 解放战争中,粟司令最艰难的是哪一战?获胜后竟主动提出“赏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