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标不死,朱棣只能是燕王而不是明成祖,他真有这么厉害吗?

明成祖朱元璋一生中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四子朱棣名气最大,毕竟他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起兵造反还成功了的藩王,无论是他的经历还是对后世的功过都具有传奇色彩。

在朱元璋的诸多儿子当中,朱棣也是被评为最像他的人,这些是在他当上国君之后对明朝实行的政策中可以看出,颇有朱元璋狠辣的行事风格。

但要论起最不像朱元璋的人,估计就是他的长子朱标了。他也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的父亲,父子两的个性很像,平和而且不暴虐。但朱标却比自己的儿子更加的有智慧。

明朝接班人

朱标是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所生,也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他出生在兵荒马乱之中,那时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南京城,听到自己的嫡长子降生而欣喜不已,兴奋得在石头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随着朱标的长大,朱元璋也对他越来越重视,原本自己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如今为下一代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可不能浪费,于是委派了许多名家儒士去教导朱标。

后来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之后,也一并将朱标册立为世子。十三岁那年,朱元璋让朱标代他去祭拜祖墓,以此锻炼他日后作为人君的本领。

临行前朱元璋苦口婆心地教导朱标:“许多帝王因为知道民间疾苦因此成为一个好君主。你生于富贵之家,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在沿途体察民情,到老家后要认真寻访乡亲,了解我创业的艰辛”。

也许正是朱元璋的如此教导,使得朱标从小就有“忧于百姓”的想法。朱元璋称帝后,立即将朱标立为太子,更是对他寄予厚望。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特意为他甄选了有功勋有道德的人去辅佐他。而且还挑选了十多个青年才俊陪在太子身边伴读,可见朱元璋对栽培他的用心。

在朱标见习的期间,一切都要按礼法行事。虽然朱标身边已经有很多能人,但朱元璋也没有完全放手不去管理自己的儿子,他时常教导朱标要“正心”,他觉得心不正就办不成事。

后来也不负众望,朱标虽然身处东宫,但身上一点纨绔之气都没有。而且他年纪轻轻就博古通今,精通帝王之道、礼乐之教等,对古今成败之迹和民间的农业工业方面都很了解。

这样的朱标成为了一个温文尔雅、慈仁殷勤和虚心向学得好太子。22岁那年,朱元璋让他监国理政,他也在短短数年间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骤然离世

洪武十年,朱标的次子朱允炆降生后不久他便开始帮助朱元璋处理政务。朱标每天都像皇帝一样上朝听政,下朝后再处理政务,朱元璋此意是在历练他成为一个好君主。

而且在管理朝政的过程中,朱元璋也让朱标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仁”、二为“明”、三卫“断”、四为“勤”。

意在以仁德治理才不会成为暴君;还要懂得明辨是非,不要被奸佞所蛊惑;对任何事要有决断;勤勉政务不要沉溺在安逸之中。不得不说朱元璋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非常有方法的。

朱标也在他的期待中成为了一个让人称赞的储君,特别在仁慈这方面他做得非常好。朱元璋暴虐且疑心病很重,时常动不动就要斩杀大臣,使得朝堂中人人自危。

朱标时常劝诫朱元璋不要“滥杀”,这样会失掉民心。朱元璋也多次听从朱标的话,放过了很多人。

但朱标不明白自己父亲的用心良苦,朱元璋知道他人善,因此想为他杀光所有有可能反抗他的人,让他可以无忧无虑地做个仁德的君主。

如果朱标能当上皇帝,也许明朝的天空又是另一番景象。但历史没有如果,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因患病骤然离世,朱元璋听闻消息痛哭不已,并追封他谥号“懿文太子”。

朱标身后事

朱标当了二十几年的太子,虽然他没有登基,但在负责监国期间所立下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却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后来朱元璋立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储君,一方面除了朱允炆与朱标最为相像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朱元璋始终无法从朱标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因此以这种方式来纪念自己的儿子。

朱允炆继位后不久就因为采取强硬的削藩措施逼得朱棣起兵造反,最后也落得个不知所踪的下场。这样的结局也许是朱元璋都没有想到的。

但也会有人提出一个设想,如果朱标没死,朱棣会造反吗?或是朱棣真的造反,那么他会赢吗?通过分析之后可以肯定,如果朱标不死朱棣也许不会造反,即使造反也不会赢。

因为通过朱标在代替朱元璋执政期间的相关事迹可以看出,他一向宽仁,即使登基后也不会大张旗鼓地削藩,甚至可能会优待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藩王们。那么如此这般,朱棣还有什么理由造反。

朱棣造反是因为朱允炆不仅削藩,而且还赶尽杀绝,他是为了自保才不得不造反的。而且当时朱允炆此举得罪了全国的藩王,大家都站在了朱棣这边。

而且朱允炆身边根本没什么可以用的人,所以这就是他即使手里握着大权依然斗不过朱棣的原因。

朱标从小就博览古籍,对兵家成败历史胸有成竹,倘若他要削藩,断然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而不是像朱允炆一样急功近利,最后将自己置入一个众叛亲离的境地。

朱允炆失败还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根基不稳。但是朱标就不同,他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身边的门客和势力绝不会小,而且朱元璋为了他还铲除了很多不利他的人,因此留下来的都为他所用。

但这些人效忠于朱标,不等于要效忠朱允炆,所以他除了皇帝的权力之外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因此朱棣才会在造反当中取得胜利,而且一路势如破竹攻入京城,一点都不意外。

但若是朱标在世,朱棣会永远是个燕王,根本不会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

但这也正是历史的精彩之处,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可以彻底改变中国的历史走向,我们提出的假设不是混淆视听,而是能从更多面去看这些历史,为这些枯燥的史料增添诸多乐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标早逝影响,使得朱棣由燕王成为明太宗,为何说这样利大于弊?
为反而反?被逼则反?浅谈大明王朝靖难之役的始终末
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生前没当皇帝,死后待遇超越所有帝王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舍儿立孙 原来是另有原因
历史故事——蓝玉谋反案(中)
若朱标没死,由他削藩,朱棣会造反吗?朱棣:不会,我很佩服大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