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横扫六国的秦军,为何会在巨鹿之战中惨败给诸侯联军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285,阅读时间:6分钟

秦二世二年,赵王歇与国相张耳被秦军围困于巨鹿。眼看秦军势大,赵王只得遍发求援信,向楚怀王及各国诸侯求救。
都说救人如救火,诸侯们一听说赵王有难,纷纷赶往巨鹿救赵,而楚怀王也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领五万楚军北上相助,与各路诸侯组成一支约有二十万人马的诸侯联军。
联军浩浩荡荡奔赴巨鹿的同时,秦军方面则不慌不忙的设下了“围点打援”之计。秦将王离率领二十万长城军围困赵军,而章邯则率领另外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巨鹿的南边,负责修建甬道输送粮食,只待项羽等人一到,便可以掎角之势将诸侯联军一网打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秦军百般筹谋,计划周详,但四十万强秦竟然在巨鹿之战中惨败于项羽手中。那么,曾经横扫六国的秦军,为何会败给临时拼凑起来的诸侯联军呢?
01世纪豪赌
秦将章邯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他设下了天衣无缝的妙计,但项羽竟然不按套路出牌。
据史料记载,诸侯联军到达巨鹿后,由于惧怕秦军的战斗力,纷纷作壁上观,不肯出战。楚军主将宋义,本来也想打一场“持久战”,坐等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
在宋义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楚军按兵不动46天,急坏了赵军,也逼“反”了项羽。秦二世三年,忍无可忍的项羽带着侧漏的霸气,杀了宋义接掌楚军,而后毅然决然的以身家性命及五万楚军为赌注,与秦军展开一场世纪豪赌。
这场赌局,若是项羽胜了,秦朝便名存实亡,若是败了,那江东子弟埋骨巨鹿,楚国就此一蹶不振。

如此豪赌,比拼的除了实力,还有两军的心态。为了鼓舞士气,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后,就命人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然后带上仅够三天的粮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秦军粮道。
负责保护甬道的章邯军队被项羽打得措手不及,王离的后勤给养线就这么被项羽切断了。原本畏缩不前的诸侯联军这才意识到,秦军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更何况秦军现在没了粮,就如同老虎没有爪牙,而且秦军这只老虎,还是一只“纸老虎”。
秦始皇时代,秦军横扫六国,战斗力无比彪悍。然而,那时的秦军,主要由身经百战的老秦人组成。这些老兵虽然能征善战,可一场场战役打下来,伤亡数量实在不小,等到巨鹿之战打响时,诸侯联军遇到的秦军,就成了主要由王离的长城军、章邯带领的骊山囚徒以及苦役们组成的部队了。

这其中,骊山囚徒及苦役的人数虽然远超楚军,但战斗力却被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远远甩在了身后,而王离的长城军倒是还能打,可这些士兵又大部分是蒙恬训练出来的。秦二世登基后,蒙恬无辜被害,长城军上下都有怨气,打起仗来自然不如楚军卖命。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王离和章邯的军队都用着不顺手,为何秦二世不派精锐部队来迎战诸侯联军呢?

其实,秦二世并非不想派精兵出战,只可惜秦朝要面对的敌人实在太多。有限的精锐部队,既要守住北方边疆防止匈奴入侵,又要南下岭南打百越人,哪里还能腾出人手来平叛。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秦军派不出精兵,只能用战斗力低迷的二流部队来迎敌。这层窗户纸一经揭破,诸侯联军立刻争着抢着宣布参战,巨鹿之战的形势很快向着有利于项羽的一方不断推进。
02棘原之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王离新败后,章邯引兵来救王离,与项羽在漳水附近相遇。章邯将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则驻扎在漳河南,两军相互对峙,彼此都在寻找最适宜的战机。
谁料就在此时,秦二世突然派使者来给章邯作思想教育,质问章邯为何不战,难道是怕了叛军吗?如此临阵退缩,我大秦的面子挂不住了。
章邯顿时惶恐不安,他太了解秦二世了,也太了解秦法了。使者的到来,让章邯非常担心自己的前途,于是他立刻派司马欣去咸阳,准备打听下朝中舆论,再向秦二世解释下自己的作战计划。
彼时朝中大权落在赵高手中,而赵高又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竟然让司马欣吃了三天的闭门羹,直接把司马欣吓得跑路了。

司马欣这一跑就又跑回了章邯军中,还带给章邯一句经典的劝降语录:“如今赵高当权,为人臣子的哪里还能有作为呢?我们这次若打了胜仗,赵高会嫉妒我们的战功;若败了,也难逃一死。”
章邯听后,不禁萌发了与项羽和谈的想法。哪怕此时他并未败给项羽,秦军的主力也没有被消灭,章邯还是悄悄派了名使者去找项羽商谈归降条件。

然而,章邯担心朝廷要他的命,项羽可不担心。诸侯联军的加入,直接提升了项羽的战斗力,如今项羽打仗打得正高兴,哪肯跟章邯谈条件。
于是,项羽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章邯,还顺手派兵去痛揍了秦军一顿。
章邯被打得彻底没脾气了,他再次派使者去拜访项羽,卑微的表示愿意投降项羽,至于优待条件好商量。恰好此时项羽军中粮草也不多了,项羽这才出于担心久战不利,半推半就的收下了章邯及其麾下的二十万人马,巨鹿之战至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战之后,秦朝元气大伤,名存实亡。不过,若是细究巨鹿之战中,四十万秦军输给二十万联军的原因,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固然离不开项羽指挥得当的杰出军事才能,也离不开秦朝内部及外部的多重因素影响。

从外因来说,巨鹿之战中,秦军的人数虽然有优势,可长城军与秦二世早有间隙,章邯带来的骊山囚徒武力值又不够,致使秦军战斗力不如老秦人时代,再难重现当初“席卷八荒、扫清六合”的气势。
从内因来看,秦朝内部矛盾让将领寒了心,特别是秦二世与赵高刁难章邯,逼得章邯投降项羽,白白损失了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
这一切,用民国学者蔡东藩的话来说,就是“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多重因素的巧妙叠加,开启了历史的闸门,共同造就了这场难得一见的经典战役。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巨鹿之战,为何项羽5万人能够打败40万秦军?
[历史如风]巨鹿之战项羽消灭40万秦军精锐 他是怎么做到的
巨鹿之战—项羽封神的第一战
决定秦王朝存亡的巨鹿之战,章邯为何屡屡退却,最终选择了投降?
历史:项羽亡秦之战四,章邯老秦军起义与项羽会盟殷墟
巨鹿之战后,章邯明明还手握重兵,为什么最后选择不战而降了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