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家将的死敌,大辽太后萧燕燕

知道杨家将故事的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即辽景宗睿智皇后萧绰,字燕燕。萧燕燕的父亲萧思温是述律平的侄子,母亲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儿耶律吕不古,也就是述律平的孙女。

她的儿子是辽圣宗耶律隆绪。2020年适逢千年大典的义县奉国寺,便是圣宗耶律隆绪为纪念其母萧太后而在开泰九年(1020年)敕建的皇家寺庙。

辽史《后妃传》记载: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宰相思温女。早慧。思温尝观诸女扫地,惟后洁除,喜曰:“此女必能成家。”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军,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一般的史书记载,都会有点非同常人的色彩,比如帝王出生,必定是神光乍现,紫气盘绕,等等,符合古代的星象之说,这里记载的是萧燕燕“早慧”。当然萧太后的气度和魄力,除了跟天潢贵胄的身份有关外,跟自身的秉质和天赋肯定是分不开的。《续资治通鉴》亦记载萧燕燕,“明习政事,能用善谋,素娴军旅。澶渊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

作为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的政治结晶,天资聪颖的萧燕燕从小就已经注定了是皇后的备选人。

既然是萧太后,那肯定是先当上萧皇后嘛。丈夫辽景宗继位之前,大辽国处于性情残暴的辽穆宗掌控。自耶律阿保机之后,帝位一直在义宗和太宗两个支系中轮流坐,当然,这种帝位更迭并不是孔融让梨,而是朝堂动荡,武力征伐,需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阿保机死后,理应义宗耶律倍继位,但是母后述律平看他不太顺眼,于是通过血腥镇压不惜断腕,扶持太宗耶律德光继了位。然后耶律德光在讨伐后唐班师回朝的途中死翘翘了,大臣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出气筒,鸟儿悄的扶持义宗的儿子耶律阮继位了,是为辽世宗。

天禄五年(951年)九月,叛臣耶律察割发动火神淀之乱,辽世宗耶律阮OVER了。此时的寿安王耶律璟随征军中,来了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立即诛杀耶律察割即位,是为辽穆宗。

耶律璟是辽太宗耶律德光长子,母为靖安皇后萧氏,也就是述律平的亲侄女。够狠。然而,即便是如此狠,江山也还坐不稳。辽穆宗为人暴虐,对近侍极端残忍,终于在应历十九年(969年)二月得到了报应,在黑山之变中被“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伺候他吃喝拉撒的近侍小哥给杀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身边人,枕边人啊,万一哪天给你整点幺蛾子,都防不胜防啊。扯远了。话说,辽穆宗归天了,这皇帝的宝座该由谁来坐呢?其实,只要是宗室子弟,都是有机会的,就看有没有人给你这个机会了。

就在这时,萧燕燕的爹萧思温闪亮登场了。当时他也随行军中,立刻封锁了穆宗被弑杀的消息,连夜通知自己的铁哥们耶律贤前来,在耶律璟的灵柩前即位了,是为辽景宗。

投桃报李嘛,为了感谢萧思温的拥戴之功,景宗封其为魏王、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此时待嫁闺中风姿绰约的萧绰,水到渠成地被纳入了后宫,封为贵妃。又过两月,晋为皇后。然而好花不常开啊,树大招风,不久,萧绰之父萧思温因权势炙手可热,被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于是随景宗巡幸医巫闾山的途中遇刺身亡。

失去了父亲的庇佑的萧燕燕,迅速成长起来。独房专宠,且子嗣繁茂,萧燕燕在后宫的地位稳固到不可撼动。辽景宗保宁三年(辛未,971年),她生下辽景宗的长子耶律隆绪。后来,她又相继为景宗生下三子三女: 梁王耶律隆庆、楚王耶律隆佑、耶律郑哥、齐国公主耶律燕哥、卫国公主耶律长寿女、越国公主耶律延寿女。

可景宗是个病秧子,而且治国理政的才能只能算“平平”,于是就给了萧燕燕崭露头角的机会。辽景宗保宁八年(乙亥,975年),辽景宗为了便于萧绰参决朝政,特谕史馆学士在书写皇后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这一举动表明,萧绰可代皇帝行使职权。至此,萧绰便合理合法地步入了政治历史舞台,成为辽朝实际上的最高主宰。

此时,中原宋王朝,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励精图治下,其国力大增,并且基本上统一了长江以南的地区。辽景宗保宁九年(丁丑,977年),宋太宗赵光义灭掉北汉后,试图乘胜收复幽州。同年六月,宋军由太原移师河北,连克数郡后包围了军事重镇幽州。没想到碰了个硬茬子,结果宋军大败,宋太宗挂了彩,坐驴车逃跑了。

辽景宗乾亨四年(壬午,982年),沉疴缠身的辽景宗崩,萧皇后时年十二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承皇位,是为辽圣宗,时年三十岁的萧绰子凭母贵正式临朝执政,被尊为“承天皇太后”。此后,她称制的二十七年里,契丹社会进一步实行了全面的封建化改革,使辽朝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景宗死后,萧燕燕改嫁旧好,也就是圣宗年间的摄政王,圣宗视为尚父的著名汉臣韩德让,被赐名耶律隆运,附葬帝陵。

此时,宋太宗认为机会又来了,主少国疑,女人当政,而且这女人还不守妇道,还改嫁汉臣,与臣子“出同辇,入同衾”,这还了得,在汉地都要被浸猪笼沉塘的,契丹国内肯定是民怨沸腾,朝堂动荡,此时讨伐,是替天行道,天命所归,更待何时?

辽圣宗统和四年(丙戌,986年),宋太宗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此战宋朝大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身被数创的宋将杨业(即杨家将演义中的杨继业),与其子俱被杀,其新兵300人,无一生还。至此,辽军大获全胜。

后,萧绰西讨阴卜、敌烈诸部,降服其众;东征高丽,迫其称臣纳贡,又将女儿越国公主之女嫁高丽王王治,与其建立和亲关系。由此可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披甲上阵,驰骋疆场,纵观史册,只此一后!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甲辰,1004年)闰九月,萧绰偕同辽圣宗、韩德让率兵二十万,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此战,促成了历上著名的“澶渊之盟”’。至此,正式形成了辽、宋北南对峙的政治形势,结束了双方的长期征战,此后的一百二十多年间,辽宋基本上和平共处,从未发生过大的战争,这便给了各自休养生息的机会。辽朝充分利用这种和平环境,完成了封建化改革,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发展。

辽圣宗统和二十七年(己酉,1009年)十二月,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不久,萧绰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与景宗耶律贤合葬于位于今辽宁省北镇市新立村骆驼山的乾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燕燕出生如何?她的父亲是谁?萧燕燕与韩德让的关系
萧燕燕登场!(耶律璟-耶律贤)
澶渊之盟(2)萧燕燕的凤冠
北京张家湾萧太后桥:大辽与女皇
萧太后:经得住多大的诋毁,就担得起多少的赞美
200年铁血契丹简史(8):赵光义的强劲对手-辽景宗耶律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