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睡眠日|你有多久没一觉睡到天亮了?

李中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不少人存在失眠问题,去医院就诊,医生除了治疗原发病和心理干预外,有时还会辅以安眠药来帮助睡眠。

但大众对安眠药常有种种误解,因而拒绝使用。本文将帮助您真正了解安眠药。



三类药物助安眠


安眠药的作用在于,帮助失眠者迅速入睡,维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快速改善睡眠质量。

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有三类,即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以及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

1

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

又分为苯二氮䓬类和新型非苯二氮䓬类两种。

  • 前者有地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三唑仑、咪达唑仑、阿普唑仑等。

    它的受体激动作用选择性不强,有催眠、抗焦虑、解痉和松弛肌肉等作用,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增加睡眠时间,但有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下降、跌倒和认知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

    其短中效药物用后可引起反跳性失眠,持续使用或有戒断症状,长期大量使用会出现耐药和成瘾性。

  • 后者有唑吡坦、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等。它的受体激动作用选择性高,催眠作用单一,作用时间短,次日药物残余效应少,无日间困倦等反应,成瘾风险低,是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


2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有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可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睡眠时间,长期使用可缓解入睡困难和昼夜节律失调性障碍。它无成瘾性和戒断症状,但我国尚未上市。

褪黑素可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改善时差症状、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和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在我国,褪黑素属保健食品,每晚服3~6毫克,不良反应小,适合老年人,也用于倒时差。褪黑素短期用药是安全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良者等最好不要服用。

3

抗抑郁药物

如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等,虽无催眠作用,但能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改善失眠。当慢性失眠与抑郁症共存时,联用帕罗西汀与唑吡坦,也可快速缓解失眠状态。

此外,一日3~6毫克小剂量多塞平,或一日15~30毫克小剂量米氮平,可缓解失眠,改善成人慢性失眠者的睡眠。



合理选用睡得酣


根据作用时间长短,也可将安眠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

  • 其中,佐匹克隆、唑吡坦、三唑仑、咪达唑仑等短效药,起效快失效也快,作用时间为3~4小时,适合入睡困难者,如用后仍睡不着,离起床还有一定时间的情况下,还可再服一次。

  • 而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中效药,适合睡眠维持障碍者,每晚服一次。

  • 氟西泮、地西泮等长效药,适合入睡困难且易惊醒者,每晚服一次。


安眠药这么多,合理选用的原则多基于安眠药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主要有以下几点。

成瘾反跳,四项措施齐控制


为克服长期用药的成瘾及停药反跳,原则上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每周2~4次间断给药,不超过3~4周短期给药,每天减量25%的缓慢减药和逐渐停药,不提倡药物连续治疗。

继发失眠,原发疾病要同治


继发伴发于其他疾病的失眠,应同时治疗原发伴发病;长期难治性失眠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原发性失眠首选短效安眠药,若无效可换用另一种短效或中效安眠药。

失眠老人,药物治疗非首选


老人失眠,首选非药物治疗;次为药物治疗,推荐非苯二氮䓬类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使用苯二氮䓬类,应最小有效剂量、短期或间断用药,不主张大剂量用药,若有明显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处理。

特殊女性,安眠用药需谨慎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失眠,使用安眠药需谨慎,推荐非药物治疗。

绝经期妇女失眠,应先鉴别抑郁症、焦虑障碍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必要时行激素替代治疗,失眠用药与普通成人相同。


特殊疾病,呼吸抑制要防范


苯二氮䓬类有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中要慎用。

患有上述疾病者可考虑应用唑吡坦和佐匹克隆,选择性强,次晨残余效应少,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小。

观察病情,不良反应多警惕


  • 长期用药者要定期监测血常规与肝肾功能;

  • 用药后不从事驾驶、仪器操作和高空作业;

  • 用药不过量,用后不饮酒,不与其他会导致嗜睡的药物同用;

  • 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用药后有异常行为或自杀倾向要立即就医。



避免成瘾,四大窍门保周全


对于安眠药,不同的人见解不同,甚至态度可能截然相反。有的人随意乱吃,有的人认为用安眠药,就等同于耐药、成瘾,闻之色变。

失眠者用安眠药,有助缓解紧张、焦虑和失眠症状。只要正确、合理、规范使用,一般不会有大的不良反应,也不会成瘾。

使用安眠药时做到以下几点,可防止成瘾。

遵医嘱足量用药


安眠药成瘾与单次药量关系不大,关键是服药连续时间。失眠改善后,可按需间断用药。

如果服药剂量不足,失眠不能缓解,致失眠反复,会延长用药时间,增加成瘾风险。

有无成瘾易感性


成瘾与否常与用药者自身体质有关。上不上瘾,往往由本人的基因易感性决定。

选对药物疗效好


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苯二氮䓬类,既镇静促眠,还抗焦虑,应用广泛,但有一定成瘾性。

酒石酸唑吡坦片、佐匹克隆等新一代安眠药,成瘾性小,但疗效有个体差异。

按失眠特点用药


  • 入睡困难者,宜选酒石酸唑吡坦片;

  • 睡眠浅、易惊醒者,宜选艾司唑仑等;早醒、睡程短者,宜选氯硝西泮。




偶尔失眠,首选用药不恰当


偶尔失眠,尤其因晚饭吃得过饱、积食,环境嘈杂,光线太亮,室内不通风,床具不适造成的失眠,只要改变生活习惯或睡眠环境就好,不要忙着吃安眠药,更不必长期用药。

失眠原因多种多样,找到失眠的病因,并在医生帮助下积极对因治疗。原发病好了,失眠也自然缓解。

偶尔失眠,多因外界因素引起,要注意舒缓工作紧张和生活压力,尽量自然入睡。

如果想调节下失眠后的身体,可用五味子熬汤喝,也可用天麻丸、灵芝片等中药治疗。

平时可吃点虾、泥鳅、花生、苹果等食物,睡前洗热水澡,喝杯温牛奶。如果多日连续失眠,可酌情用安眠药,时间不宜长。



擅自加量,认识有误别蒙圈


开始用安眠药时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有效,把剂量固定。

因个人对安眠药敏感性不同,药量也不同。初次用药后,如果还睡不着,可酌情加量,比如,阿普唑仑每片0.4毫克,一般睡前服1片,若效果不好,可加至2片。

若常失眠,安眠药需久服,使用一段时间固定剂量后助眠作用不如以前了,需增加药量方达以前的效果——此时要注意,您可能对安眠药产生耐药了。要克服此问题,可短期、间断用药,乃至换药。

安眠药助眠效果降低时,有人会自行加量。加量有度要节制,否则安全不保,药害多发。因为剂量不同,药效不同。

安眠药小剂量有镇静、抗焦虑作用;中等剂量助眠;大剂量有抗惊厥、麻醉作用。

长期用药,剂量越加越大,机体耐药性增加,药物蓄积易出现中毒反应。持续失眠者多伴焦虑和抑郁症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变盲目加量的错误认识。

|本文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眠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您请收好
如何科学规范服用“安眠药”?
饱受失眠痛苦的你,催眠药吃对了吗?
治疗失眠,您吃对药了吗?
三大类治疗失眠的药物,有何特点?一文详解
如何避免催眠药物成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