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弘扬孝道,增进亲情,团结家族,促进家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兼具了踏春游玩,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乐趣的欢乐气氛,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讲求顺应天时,遵循自然。

清明节的来历,相传源于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流亡国外。途中饥饿,无食果腹,当所有人一筹莫展时,介子推割下一块自己的大腿肉,煮汤喂与重耳。重耳恢复精神后,发现真相,感动得泪流满面。

  后来重耳成功当上国君,成为一代明主晋文公。重耳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许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介子推不屑于此,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隐居到了绵山。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去请介子推 ,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跨越了历史的漫漫长河,期间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也融合了发展于南方的特有美食。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北方依然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吃鸡蛋冷饽饽高粱米饭,煎饼,白面蒸大馍等等。南方部分地区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

青团是一种青色的团子,产于江南地区,以浙江为中心呈辐射状流行在江南地区,主材料为新鲜的艾草,糯米粉,馅料,将艾草碾碎打出青艾汁,再将糯米粉和清艾汁混合捣制,经均匀揉和后,揉成粉团。然后加入馅料,蒸制而成,出锅前刷上一层油,让小青团看起来油亮油亮的。之前的馅料多用豆沙,糖,或咸肉做成。为了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延伸出黑芝麻馅、蛋黄肉松馅、水果馅等等。

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蒸熟以后绿绿的松软的皮儿,豆沙馅心,甜而不腻,带有清淡艾草香气,香糯可口。青团由艾草制作而成,艾草有平喘、利胆、消火、抗菌、驱寒、除湿等功效,而小麦草的汁有去油解腻、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时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关于青团的来历,流传比较广泛的是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心生一计,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糯米团子。然后把青色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自此吃青团的习俗流传开来。

青团作为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其携带方便,被广泛推崇,作为春游的小食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说一下清明节祭祀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不可在墓地照相。举头三尺有神明,请心怀敬意,不可使其成为向别人表现的事情。

2、孕妇避免去扫墓。自行意会。

3、忌穿靓丽的衣服。尤其是要避免穿着大红衣服。

4、不去别人祖坟林地扫墓。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5、不互祝节日快乐。清明节虽然也是一个节日,但是因为是遥祝祖先的祭祀日子,所以不可互祝节日快乐。

6、坟头长草必须修整。

7、忌嬉骂,非议先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节简介
除了青团,清明节各地还吃啥?
清明节来历
清明节与清明团子的传说
清明节,除了祭祖,还要牢记“4做3不做”,寓意健康家业兴旺
清明节与寒食节究竟有何关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