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厦门黄姓两大系统,莆田黄岸系和紫云黄守恭系,你了解它们吗

黄姓,姓氏人口排名:中国第7位,福建第3位,厦门第3位。

溯 源

元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引《姓谱》说:“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河南潢川),为楚所灭,其后以国为氏。”《江夏堂黄氏宗谱》称:“粤稽余祖得姓,肇于颛顼曾孙陆终封黄,以国为氏,名黄陆终。”在夏朝初,伯益后裔(一说陆终)在今潢川地区建立黄国,历经夏、商、周,直至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姓。

主要郡望

江夏郡、会稽郡、零陵郡、巴东郡、洛阳郡、晋安郡、濮阳郡。

厦门流派

厦门市黄姓人口8万人,以翔安区最多,在翔安东端新圩镇就有2万多人,其他各区都有不少的黄姓人家。

西晋永嘉末年,黄元方任晋安(治所今福州)郡守,后居福州侯官黄家巷,是福建黄姓主脉,其裔孙广布于福州、莆田、泉州、厦门、诏安。

它又分为:

1、莆田黄岸支系

黄元方后裔黄岸于唐肃宗时由侯官徙居莆田涵江黄巷,为黄氏入莆之始祖;

2、紫云黄守恭支系

隋末,黄元方之裔孙黄芳次子黄守恭(629-712)居泉城后,辟田种谷,植桑养蚕,奋励图强,富甲一方。他热心公益,于唐垂拱二年(686)舍桑园、宅地建寺(今泉州开元寺)黄守恭有五子:经、纪、纲、纶、纬。后分别居于南安北部(今南安市)、南安东部(今惠安县)、南安西部(今安溪县)、南安南部(同安县)、漳浦(今诏安县),后人称为“紫云五安黄”。后裔共尊黄守恭为紫云黄氏始祖,尊称“五安公”。

据黄氏族谱记载,黄守恭分五子于五安时,有认祖诗一首(即《锣钹诗》):“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汝居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夕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苍天有眼长垂佑,俾我儿孙总炽昌。”是为子孙相会者之证。又有《示儿诗》一首:“五子五安炳千秋,知是开元共一流。欲识紫云真道脉,源头始祖在泉州。”均以紫云为堂号。

其中四子黄纶,又名肇纶,自泉州骑马携铜拔片卜居南安县南坑柄,以居地屋后一片山脊笔直如柄且土赤似金而名金柄(今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遂为同安紫云派始祖。黄纶生七子(文凤、文龙、文阁、文楼、文雁、文燕、文莺)八女。黄纶七子分衍各地,无详细记载。

据金柄旧谱记载大部分为次子黄文龙派裔,文龙生五子:武定、武科、武明、武旗、武玉。其苗裔广布泉州、漳州各市县,福建省内永安、桂溪、永福、福清、平潭、福鼎、古田、长乐,以及国内的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青海、甘肃、陕西、云南、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台湾、金门等地及东南亚诸国与世界各地,不完全统计约近百万人。

厦门黄姓皆为黄元方裔孙,分别属紫云、莆田黄岸系统,尤以紫云系统为最。

金柄紫云系统

1、金柄黄氏本派

主要分布在翔安区,零星散布在其它各区。望族村庄为:翔安区新圩镇金柄、古宅、后埔,马巷镇四条街、西炉村;内厝镇前蔡宅,鸿山、后田、黄厝和大帽山农场;同安区五显镇竹山、明溪黄坂,西柯镇洪塘头。凤南农场新塘、竹坝等。

元明时期金柄紫云黄氏分衍厦门各地,主要有鼓浪屿派、埭头派、锦宅派、金门派。

(1)鼓浪屿派

据《鼓浪屿黄氏廷枫派谱牒》载,元代初期,金柄黄清波入垦鼓浪屿,成为该派系开基的第一世祖。以后代代相传,今已传二十二代。

(2)锦宅派

金柄裔孙黄振田于明洪武元年(1368)由金柄迁居同安县沈宅社(今属龙海市角美镇锦宅),为锦宅黄氏开基祖。其后裔迁海沧区石塘排头。传说明朝年间,黄氏从锦宅迁上塘排前(属灌口镇)居住。明初从锦宅迁杏林西亭上店村;永乐年间,裔孙再迁到后溪岩内埔中央村、厦门岛祥店。

(3)埭头派

元朝末年,金柄裔孙黄振恩迁居到今东孚镇芸尾村埭头社。黄振恩生三子:友亮(居长乐、曾厝垵仓里)、金源(居新圩林美)、金善(居厦门文灶,裔孙分衍厦门岛塔埔、下保、皇隅头等地)。

(4)金门派

永乐三年(1405),黄佛宗移居金门汶水,为盐户而繁衍成族。其裔孙黄永柔因禁海防倭时内迁同安洪塘头播衍。

属金柄派还有:集美区后溪镇崙上,湖里区高林、黄厝、洪塘。

2、安溪紫云黄纲派

黄守恭的第三子黄纲肇基于安溪葛磐(今凤城)。南宋景定年间,安溪水患,其第十世孙黄孟仁,迁居到参山岭下是为参岭支派始祖。黄孟仁四世黄有年(三房)移居南安洪濑,后其孙黄维清与父、侄又移居安溪罗溪。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安溪社会动荡,匪患猖獗,加之国民党政权抓丁敛无所极。为避丁匪之难,罗溪西头埔一带黄姓纷纷逃往菲律宾谋生,也有人在厦门磁安路开小客栈的罗溪宗亲以求避难,而后在禾山后埔(今属江头街道)乡下亲戚所在找个落脚之地栖身。之后屡有避难之罗溪黄姓宗亲,相告相引,陆续而来,加之随后而来的部分南安洪濑黄姓(同是安溪紫云派的后裔)移民,久而久之,黄氏聚集而居。

莆田黄岸系统

1、檗谷派

黄岸于唐肃宗时由侯官徙居莆田涵江黄巷,为黄氏入莆之始祖。其后代有黄琮、黄蠫两兄弟,皆宋绍兴年间进士。黄琮任晋江令,黄蠫先任永春令,后擢御史。致仕后乐晋江仁和里(今东石镇檗谷)之佳山秀水,于是占籍居住,自号“檗谷无双”。其后代子孙就称为檗谷派,尊黄岸为檗谷黄氏入闽始祖。开族始祖黄蠫娶邱氏为继室,生子曰龙。黄龙举宋进士,授龙溪令,自号“檗谷逸叟”。生子三人,曰:仙锡、仙举、仙逸。仙锡分支后坑,后再分支湖头村:仙举守祖世居檗谷;仙逸迁南漳北溪头观音山,历代子孙繁衍,迄今已达6000余人。檗谷黄氏分衍厦门市的裔孙居住在翔安区新圩镇何宅,内厝镇黄厝、东烧尾。马巷镇田尾庄、集美区后溪镇黄厝。

2、浦西派

南宋末期,莆田黄天从、黄材父子护帝籨从临安(今杭州)南下。南宋祥兴二年(1279)陆秀夫在崖山背帝籨跳入大海殉国时,侍从黄材父子的船只返回厦门外海浯屿之时,杠蓂失却,船舶失去控制,任其随风漂泊,竟入内海,却到鸿港(今龙海市港尾)。于是便有了浦东银"登岸、浦西开基之说。明天启年间,该派裔孙进士黄国鼎、举人黄朝鼎,迁居同安县北门,人称北门黄。

内容来源:厦门社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后台,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莆田、东山、台湾黄氏族谱印证黄道周祖籍地莆田 - 人物艺术 - 兴化府志 - 莆田兴化府论...
紫云黄氏独特的宗族文化
福建省让人印象深刻的5个县市 你到过几个?
金柄村行记:厦门北部的村庄之光
黄妙应堪舆两种书
安溪故事十五:两朝将军,武状元——黄培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