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晋流民起义:背景以及几次重要事件起义

前言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按说聪明至极的司马家族的人应该是懂得的,但是在司马家族打败东吴,一统天下,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建立西晋之后,完全没有做到。按照正常的顺序,司马家族在一统天下,建立新的王朝之后,应该是带领全国百姓过上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因为司马家族是夺取曹魏政权的成果,因此本身基础不牢,在建立西晋后,还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就已经开始了内部的纷争,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因此各地流民起义四起,几次重要起义之后,虽然这些流民起义都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对于西晋王朝打击很大,西晋王朝元气大伤,这些流民起义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背景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发生是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推动的结果。如果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就算不富足,哪怕是生活安稳,也没有人会想要沦为流民,也就不会想要去起义,因此西晋末年爆发流民起义还是因为政治经济满足不了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

1、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政治背景

西晋灭了东吴之后,司马炎建立西晋,百姓以为终于结束了连年战争的状态,可以过太平日子了。但是西晋建立以后,朝廷内部的纷争开始了,因为司马家族的政权基础不牢,是夺取的曹魏家族的政权,因此很多人都难以信服,并且对于皇位也虎视眈眈,这就引发了内部战争,当时除了内部战争不断之外,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对西晋王朝进行攻击,所以战争比三国鼎立时期只多不少。

▲司马炎画像

百姓期待的理想生活非但没有得到,反而生活得比之前更加困苦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西晋朝廷的不作为,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第一件事情就应该是制定各种制度,让国家与社会踏上正轨,在保证国家的发展与百姓的生活的同时,如果有叛乱,在去平定,而不是在国家政权还不稳定的时候,就开始内乱了。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如果朝廷内部都不安定,谈何治理天下。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晋王朝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要灭亡的命运。

▲曹操画像

2、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经济背景

因为连年战争,朝廷国库财政严重不足,因此在百姓生活极为困苦的情况之下,朝廷非但没有给予任何补助,反而是加重赋税差役,企图从百姓身上克扣钱财,来弥补朝廷国库的漏洞。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朝廷压榨百姓也就算了,但是偏偏这个时候,老天也要来添乱,因为生活已经很困难的百姓又遇上了旱灾,然后引发疫情,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百姓的生活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因此他们开始只能远离家乡,为了寻找吃的过上了流动的生活。因此被称为“流民”,哪怕是成为了流民,他们也没有想要去发起流民起义,他们只是想要有口吃的,继续活下去。只是后来连流动着去找吃的,都被朝廷反对,简直是欺人太甚,再加上当时有少数民族联合起来对抗西晋朝廷,因此这些流民也就仿照少数民族的样子联合起来对抗西晋朝廷。

▲流民起义作战图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中的重要起义

在古代的任何一个王朝末年,都会爆发农民起义,但是如果王朝极其强大,还是很容易镇压那些农民起义的,很可惜,西晋从建国以后,一直忙于各种战争,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强大自己,因此镇压流民没有那么容易,更何况是接二连三,各地四起的流民。虽然后来都被镇压了,但是这些重要起义还是加速了西晋王朝的最终灭亡。

1、巴蜀地区流民起义

巴蜀地区的流民起义是最早的流民起义代表人物是李特,他的部队人员全部都是流民,他们在成都起义。因为当时天灾干旱,许多流民不约而同地去往巴蜀地区寻找食物。但是在那个年代,那种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的经济都不景气,但巴蜀地区,可能比中原地区要好一点,但是也是刚够温饱,因此在大量流民进入巴蜀地区之后,他们当地的官员开始逼迫流民返回自己的家乡,流民的生活困苦到了极点,因此是不可能回去的,所以官逼民反,流民们团结起来开始起义,多年积攒的怨气都在战争时爆发了,他们多次打败西晋的军队。李特毕竟也是贫民出身,非常理解流民的心思,而且他也与当地人约定,在战争中获得的东西,就拿来救济当地的流民。后来李特在战争中去世,李雄称帝建国。李特领导的巴蜀地区的流民起义,是这些流民起义中最重要的一次起义。

▲李特画像

2、荆州地区蛮民起义

这次起义,也与上次起义有关,因为西晋朝廷还是不关心百姓,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西晋朝廷面对百姓的起义,不是想办法安抚百姓,而是想要在剥削另一批百姓去打他们,真是荒唐至极。百姓自然是反对的,如果是以前没有人起义的时候,百姓自然是不敢反抗的,但是已经有流民反抗了,因此他们也开始反抗。他们的领导是张昌,在湖北发起起义,起义爆发后,迅速得到百姓的响应,荆州地区的流民和被抓去服兵役的士兵全部都来参加起义。起义开始之后,朝廷内部又发生了内乱,晋朝朝廷内的诸位官员又因为皇位开始了争夺。于是张昌他们开始趁乱攻占领地,确实攻占了很多地盘,后来张昌还是被杀,这次流民起义还是宣告失败。

▲张昌画像

3、雍州地区流民起义

雍州地区的流民起义,还是晋朝朝廷引起的,因为他们还是按照以前的政策来实行。对于百姓还是没有及时安抚,流民出去寻找食物时,晋朝朝廷要求他们返回自己的家乡,他们实在是忍无可忍,再次发动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王如。这次起义爆发后,同样是有很多的百姓开始纷纷前来投奔,比如庞定、侯脱等人,部队的人数一度达到好几万,他们在与西晋军队交手的过程中,多次战胜。因为起义军很多,所以后来王如意为了消灭与自己敌对的势力,也进行过很多战争,最后这次起义还是失败了,他被石勒打败,并且后来被西晋朝廷杀了。

▲王如画像

4、杜弢领导的流民起义

连年战争,巴蜀地区的百姓也沦为流民,到了湘州,湘州的官员想要把全部的流民都杀了,那些流民闻讯不得不反抗。他们发起起义,领导人是杜弢。杜弢先是带领百姓打长沙地区。接着又占领了很多地区,比如桂阳,南昌等地,而且在与西晋军队战争的过程中多次取得胜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很多次胜利,但是这次起义同样还是失败了,杜弢最后被杀。

▲杜弢画像

5、石勒王弥领导的流民起义

流民起义爆发不只是在南方等地,在中原地区也爆发了流民起义,并且还是很多起义军势力,但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石勒和王弥领导的流民起义。石勒发起过多次起义,但是都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直到投奔刘渊。王弥也是通过各种战争积攒士兵几万人,但是被西晋朝廷打败,王弥也投奔了刘渊。他们在山东、河北等地战绩显赫。

▲石勒画像

总结

任何一个朝代的百姓如果生活在太平时代,就像我们现在一样,是不可能会想要去战争的。那些流民刚开始哪怕是被压榨得那么厉害,因为躲避战争与各种沉重的赋税隶,成为流民,流离失所,也没有反抗朝廷,真正惹怒他们的是跑了那么远的地方,想要得到点吃的,还是被镇压,才不得不走上官逼民反的道路,才不得不发起起义,与朝廷战争。这些起义虽然最后都被西晋朝廷镇压了,但是西晋朝廷也是元气大伤,本身就摇摇欲坠的王朝,这些流民起义可谓是压死骆驼的最以后一根稻草。

在第一次起义的时候,如果晋朝朝廷不去镇压而是安抚百姓,去体谅百姓生活的困苦,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多次起义。西晋朝廷赢得的只是战争的胜利,但是失去的是晋朝百姓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再加上西晋朝廷内部的皇位争夺战,还有少数民族的攻击,这些对于西晋朝廷来说简直是内忧外患,这些也就预示了西晋王朝的灭亡是注定的。

参考文献:

1、《晋书》

2、《资治通鉴》

3、《三国志》

4、《史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汉武帝李雄
激荡四百年:从周处之死、王戎装疯看西晋灭亡的必然性
纵览五胡十六国系列之一——温柔的陷阱(巴氐成汉篇)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十:永嘉之乱、杜弢起义、西晋灭亡)
魏晋史丨到底是五胡乱华,还是西晋末年流民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六个朝代——晋朝之西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