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春山将军:榜样与良师——怀念陶勇将军

刘春山将军

榜样与良师

刘春山

每当我回忆战争年代跟随陶司令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时候,心中就油然涌起对陶司令的无限崇敬与怀念之情。他身先士卒,多谋善断,英勇果敢。在长期的战争中,领导我们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在他的指点下,我受益很多。他是我在战斗中成长的良师。

陶勇将军

机智果断歼顽首

1940年秋,我在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三营任政委。黄桥决战后,编入陶司令领导的第五纵队。根据他的部署,我营在纵队卢胜主任的率领下,自黄桥出发,绕过如皋日军据点,沿串场河东进掘港。当时,我军刚挺进通如启海地区,群众尚未发动,各方面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全区有国民党杂牌军部队和地主武装3万余人,其中有的与我们明合暗离,动摇观望,有的则依附于最大的一股顽军徐承德部与我为敌。这个徐承德,竟公然撕毁联合抗日的协议,趁陶司令率主力北进海安之机,纠集其他顽固势力,围攻我第三纵队司令部所在地掘港镇。当时留守掘港的第八、第九团建制不全,兵力单薄,在敌人优势兵力的进攻下,形势告急。在海安的陶司令得知这一情况,报经陈毅司令批准,立即率第七团火速回援掘港。在途中我营与陶司令相遇,驰援掘港又多了一份力员,十分高兴。徐承德获知陶司令已率主力赶回,心虚胆怯,吓得连夜向东南逃窜。陶司令率部赶到掘港后,审时度势,决心抓住敌人怯战逃跑的有利时机,消灭群顽之首。他向各部队下达了追击任务,说:“徐承德的1000多人都是老兵和兵痞,武器装备比较精良,战斗力比较强,只要把他解决了,其他的都好办,通如海启地区的局面就可随之改观。我们要趁机追击,坚决消灭他”。并说:“你们参加这次战斗要发扬黄桥决战的精神,这次追击我跟你们一起 走,打起来我的指挥所就在你营后面。”

徐承德原以为在陶司令赶回掘港前拔腿逃跑掉,可免遭灭顶之灾,但陶司令没有让他有喘息之机,率部昼夜兼程,穷追不舍。就在余东地区即将追上徐承德时,我追击部队突遭日军的拦击。在此情况下,陶司令追歼的决心毫不动摇,他以少数兵力掩护,率主力继续追击。徐承德在日军的掩护下,逃至启东县汇龙镇,加紧构筑工事,准备作困兽之斗。陶司令率部迅速包围了汇龙镇,决心乘敌立足未稳之际攻下该镇。这是一座无险可守的城镇,我追击部队不顾连日追击的劳累,随即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发起了攻击。我营配合兄弟部队由西向东进攻,迅速扫清了外围。在纵深战斗中,沿街道进攻的部队,遇到敌人几个制高点火力的顽强抵抗,前进受阻。这时陶司令把营长和我找去,询问了部队战斗进展情况。他说:“你们不要只沿街道前进,要从街道两侧的房子中穿墙打过去,这里的建筑一般都是单砖墙,不太坚固,穿墙前进百十米、几百米不太困难,然后选择有利地形钻出来,从敌人侧后打过去,敌人最怕打屁股”。还说“只要战士们勇敢战斗,打进去自然会有办法,勇敢出战术”。我们按照陶司令的指示,组织部队沿街道两侧穿墙前进,果然,沿街抵抗的敌人,在我侧后攻击下,被逐一消灭。战斗到拂晓时结束,敌1000多人大部被歼,徐承德率残部逃往江南。

通过这次战斗,我们亲身感受到陶司令是一位勇谋兼备的指挥员。他通观全局,善于把握战机。陶司令从海安回援掘港,本意是解掘港之围,徐承德逃跑,岀现了有利战机,陶司令抓住敌人惧怕心理和仓皇逃跑而无依托的弱点,毅然发起追击,终于在汇龙镇将敌大部歼灭。这一仗后我军声威大震,为争取团结各方力量联合抗日打开了新的局面。

1939年11月,陶勇率部渡江北上执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任务。此为手持在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指挥刀留影。

掌握敌情善判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历来兵家制胜要诀,陶司令在这方面特别重视。他常对我们说:“情况要准确,一点不能马虎。”

1941年2月,控制了苏中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日伪军对我苏中地区进行大“扫荡”。为了避免和敌人拼消耗,我纵队化整为零,以营为单位与敌人周旋。这时陶司令随我营行动。一天傍晚,到达李堡以东的角斜镇宿营,半夜时分,镇西北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从枪声判断,我们认为可能是日军的偷袭。住在镇西北角的七连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进行还击,我们则赶忙调集八、九连准备投入战斗,同时请示陶司令是打还是转移?陶司令考虑了一下说:“叫七连向对方猛烈射击一阵,然后吹冲锋号,看看对方的反应”。七连吹了几次冲锋号后,对方就停止了射击,原来这个部队是第七团一营,也是赶来角斜宿营的,发现镇上有情况就首先开了火。陶司令命令号兵吹号把第七团一营干部调来。进屋后,他对我们两个营的干部说:“夜间战斗首先要查明情况,鬼子'扫荡’刚走,晚上会岀来进攻吗?伪军敢不敢晚上岀来?三八枪,鬼子有,我们也有嘛!”“现在敌人主要是拂晓岀来,分路'扫荡’,一到黄昏,就缩回去了,我们要抓住这个规律来打击它。”接着他又说:“夜间战斗要沉着,行动要迅速,要打就赶快打,要撤就赶快撤,犹豫不决就会坐失良机。”然后他笑着说:“在反'扫荡’中见面不容易啊,在这里吃点晚餐热闹热闹”。一场误会,引出了陶司令关于正确判断情况、掌握敌人活动规律和正确实施夜间战斗的经验之谈,使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实际的教育。

1946年10月,在第一次涟水保卫战我军向淤黄河南出击时,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向两淮方向败退,第一师师长陶勇奉命追击该敌,以掩护友邻部队在盐城、伍佑方向的作战行动。我第一旅不顾疲劳,连续数日追赶敌人,当追至淮阴东郊时,先头部队遭到敌掩护部队的抵抗。这时我在第二团任团长,陶师长令我团和第三团于拂晓前消灭当面之敌。这时已是深夜,即令第二、三营迅速查明敌情,选定突破 口,尽快发起进攻。二、三营报告侦察结果说,村庄周围有一条水沟,难以通过,我一面将此情况向师部报告,一面令二、三营继续侦察寻找通路。由于查明情况延误了时间,敌人悄悄溜掉了。天亮后,我带着营的干部到实地一看,发现二、三营的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水沟里只有断断续续的水,可以通过。陶师长知道后,严肃地批评我们:“要接受教训,侦察敌情、地形,丝毫不能马虎。”这次由于情况弄得不准,未能及时发起进攻而让敌人蹓掉,给我的教训十分深刻。

不畏艰难攻枣庄

陶司令在接受作战任务后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即使遇到某些挫折,也百折不挠。他常对我们说:“作战要勇敢、沉着,勇敢是战胜敌人的法宝。”枣庄战斗,又一次表现出他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枣庄战斗是我们第一师由华中转战山东地区后,第一次对坚固设防城镇的攻坚战。

枣庄地处鲁南要冲,拱卫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动脉,是国民党“剿总”所在地徐州的重要屏障,夺取枣庄,对于我沟通华中和山东战场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在枣庄及其外围组成了严密防御。他们利用城垣和建筑物构成防御火网,并构筑了外壕、鹿砦、铁丝网等多层防御设施;便于接近的要道都有炮兵火力封锁。敌人自称枣庄“固若金汤”。

1947年1月8日,我第一师奉命向枣庄发起进攻,我所在的第二团和第三团并肩由西向东进攻。肃清外围战斗都比较顺利,在向市区进攻时,由于准备不足,缺少有效的攻城手段,第一、第二次攻城未能成功。部队遭受了一定的伤亡,我们第二团突进敌人阵地的一个排大部被敌吃掉,整个进攻因打不开缺口而被迫暂停。这时,徐州“剿总”向枣庄增派援兵。粟裕司令来我们一师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第 一纵队、第八纵队也来人参加。粟司令在会上分析了形势,提岀:枣庄还打不打,谁来打,怎么打,以及打的时间等一系列问题。陶师长当即在会上明确表示“要继续打,由第一师来打”,并保证“坚决打下来”。到会的团以上干部一致赞同陶师长的意见。随后陶师长就怎样打的问题作了部署,他说:“要接受第一、第二次进攻受挫的教训,集中兵力,大力实施连续突击。”并确定立即选调战斗骨干学习第一纵队、第八师的爆破技术;要求各部队在3天之内完成准备;由第一旅二团和三团担任由西向东的突击任务;指定旅长张震东到二团,副旅长谭知耕到三团加强指挥,并规定各级指挥员于进攻发起前到达指挥位置。

经过3天准备后,我军于19日晚发起进攻。在我炮火猛烈射击和连续爆破下,枣庄镇顿时天崩地裂,担任突击任务的第二团和第三团很快打开了各自的突破口。后续部队迅速跟进向敌侧翼和纵深发展,经过对各街区和高大建筑物的激烈争夺,至拂晓时,与友邻部队全歼敌整编第五十一师1万余人,生俘师长周毓英以下7700 余人。

淮海战役前在华野第四纵队指挥所。左起:陶勇、梅嘉生、陈茂辉、伍洪祥、谢云晖、贺敏学、郭化若、韩念龙。

虚心采纳下级意见

陶司令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但从不武断,自恃高明。他很注意倾听下面的意见,在重大问题上能采纳下级的正确意见。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过程中,我们第十师攻打大兴庄。这里与尤家湖相邻,是屏护黄百韬兵团部的要点,由桂系部队第六十四军一个加强团防守。周围一片平原,没有任何有利地形可以用来隐蔽接近敌人,而敌人在村庄周围构筑了大量的火力点,在阵地前沿设置了数道鹿砦和铁丝网。第十师对大兴庄的进攻打得相当艰苦,第一次由第二十八团主攻,没有解决问题,第二次由我所在的第三十团主攻,第二十九团以一个营配合,由我负责统一指挥。这次进攻于黄昏和午夜先后发起了两次冲击,也未获成功。主要的问题是,敌人的火力点没有得到有效的压制,部队要通过较远距离的开阔地接近敌人,进攻路线和主攻方向被敌人识破,难以一鼓作气发起冲击。但这时上级仍命令 我们继续进攻,并规定在拂晓前解决战斗。我把干部召集起来研究进攻部署时,大家对继续进攻信心不足,意见很多。这时第二十九团一营教导员许布洛提议打个电话向陶司令请示一下。我很快打通了电话,向陶司令汇报了战斗情况和进攻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并建议推迟一天,重新准备后再发起进攻。陶司令说:“你等一等, 我们商量一下”。不多久,陶司令回电话说:“同意你们的意见。”并说:“要好好准备,明天一定要打下来。”第二天陶司令派来了野炮营,部队进行了组织调整和大量的近迫作业,将交通壕挖到了敌人鹿砦边,改由我所在的三十团和二十九团并肩突击。傍晚发起进攻,在炮火掩护下,部队沿交通壕隐蔽接近,很快突入了敌人阵地,经过激烈争夺,全歼了敌人一个加强团。战后营长们高兴地说:“还是陶司令英明。”陶司令着眼于战斗的胜利,表现了既有体察下情的民主精神,又有高度的原则性。

陶司令是我军杰出将领之一。他戎马一生,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写下了无数英雄篇章。他是我的好领导,也是我的良师。(选自《战将陶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将军数次被降职,授衔时原定少将,很多战友强烈抗议
被俘后,国军司令一脸傲慢:陈赓呢?怎么不来见老师
此人从未干过副职,首长要他做副司令,他说:只做司令,不干副手
四野三年发展出百万雄兵
王耀南(78)我留下坚持内线作战,血与火的反 “ 扫荡 ” 作战卅日
西南剿匪——川西军区第185师554团广汉、什邡剿灭叛变国民党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