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等功臣挑着女儿血战长津湖,后来哭诉:我后悔没带她回国啊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英雄连长黄万丰,遇到一个名叫“娇静子”的五岁小姑娘。

如果他一走了之,娇静子必然冻饿而死;情急之下他用竹筐装起娇静子,挑着小姑娘去打仗。

两年鏖战过后,黄万丰却无法带娇静子回国,他也想过把小姑娘装进大炮,偷偷带回国内,但那样风险太大。

事后,黄万丰哭的是肝肠寸断,战场相伴两年,早就当做女儿来养,他哭着说后悔没有带她回国……

1982年,朝鲜领导人设下宴会,迎接来访的志愿军功臣。

黄万丰身为解放军副师长参加了宴会,他曾在这里,获得过一等功,评上了二级战斗英雄,也拿到了朝鲜的三级国旗勋章。

黄万丰很想当面询问朝鲜领导人,能不能帮忙找到女儿娇静子……

而本期文章要带来的内容,便是铁汉柔情,志愿军战斗英雄,跟朝鲜孤儿的父女情……

一,战场遇弃婴,铁汉也柔情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1950年冬天说起。

志愿军敌第27军、81师、234团、1营、1连的连长名叫黄万丰。

他是山东牟平人,五年前参加八路军,如今虽然才23岁的年纪,但历经多年沙场磨练,已经是部队里的百战尖兵。

他带着战士们,奉命抵达朝鲜半岛长津湖预定作战区域。

1连所参加的这次战役,史称第二次战役,也由此真正拉开了志愿军的辉煌序幕,即将震撼整个世界。

总是有网友问,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站起来的?严格来说,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真正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军威。从这次战役过后,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再也不小瞧中国。

而长津湖之战,是第二次战役的组成部分之一,相比而言打得很苦。参战部队没有败给敌人,却因为棉衣不够,身体和枪弹全都受影响,没能完全吃掉敌人。

说白了就是,我们志愿军以钢铁意志组成的包围圈,被极寒的天气冻裂了一个口子。倘若他们都还活着的话,美国人会败得更惨。

从黄万丰的角度来看,他顶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作为预备队秘密抵达长津湖以东,执行警戒任务。

在雪窝里趴了几天之后,战士们听说附近美国鬼子的第十七团,居然朝着中国的方向撒尿,还污言秽语骂脏话,指名道姓的侮辱新中国。

大家很生气,说逮住美十七团的鬼子之后,要撒尿到他们嘴里。

黄万丰批评战士们的错误思想,我们是文明的军队,有优待俘虏的优秀传统。

11月末,包围圈的长津湖部队,终于等来了狼狈撤退的美军,真正的战斗开始了,血战美第七师。

东岸同样是预备队的242团立刻转为敢死队,加入第一梯队投入战斗,一场血战之后,正连以上的军官殉国十四人,全团仅剩两个连的战斗力。

事后才知道,他们打得是美国顶尖王牌“北极熊团”,也就是说跟美国陆军的巅峰战力,展开了一场输死较量。

而黄万丰所在的234团,奉命去支援242团,同样是预备队转为敢死队。当他们赶到的时候,242团已经彻底打掉了北极熊团。

所以黄万丰带着人,负责打扫战场押送俘虏。

黄万丰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得知,在水门桥的242团5连,一百多人因为天气极寒,被冻成了“冰雕”,他们的枪口,始终瞄着敌人的方向。

敌人被我军吓破了胆,丢下满地的伤员和装备,为逃命不顾一切。

黄万丰带着战士们,转入追击阶段,每到夜晚降临,便是志愿军的主场。依靠着美国败兵丢弃的武器,他们全连换了新装备,不得不说M1步枪的确精良。

大家很高兴,从上到下全都换一遍,就连肚子里都装着美国的面包和罐头。

也是在这个时候,有个朝鲜的翻译,抱着一个可爱的小丫头,来到了黄万丰的面前。

小丫头名叫娇静子,年龄仅仅才五岁。

因为敌人的飞机轰炸平民村落,炸死了娇静子的所有亲人,以至于这小丫头已经无依无靠。

黄万丰或者说大多数像黄万丰这样的士兵,当初参军都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更何况他们本身也是苦命人。

自从进入半岛,一路走来见了太多凄惨的场景,可怜的朝鲜人民,惨遭侵略者的毒手。

恐惧成了老百姓共同的情绪,黄万丰之前都是夜里急行军,因为任务紧急,所以很难救助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

而一路走来,当地百姓虽然穷苦,但只要见了中国的志愿军,纷纷扒开那些隐藏在地下的救命粮,分给志愿军的战士们。

黄万丰低头望着小小的娇静子,坐在椅子上还没有椅子大,眼泪已经被冻成了冰珠子,在这极端严寒的气候里,如果不施以援手的话,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根据山东人闯东北的经验,人在冰天雪地里是不能停下来的,尤其是过度劳累的时候,要用冰雪搓一搓脸和手脚。

脸上的水珠,切忌不能用手摘,会直接导致皮肤破损,进而导致严重冻伤。

娇静子的情况已经很危险,再加上1连有任务在身,所以大家已经没有时间考虑太多了。

黄连长临时腾出一个筐,用行军被包裹娇静子,再整个放入筐里。

黄万丰决定挑着娇静子去打仗,扁担前面挑着物资,后面挑着捡来的女儿,战场铁汉,硝烟柔情。

小丫头可能是自幼营养不良,所以个头又矮又瘦,犹如是鸟窝里的雏鸟一般。

刚开始的时候,还显得有些害怕,走了一段山路之后,就陷入了熟睡,可能是哭得累了过于疲惫,所以睡得很香。

即使碰到枪炮声,娇静子也没有被吵醒。

黄万丰心里想着,倘若自己倒在了朝鲜半岛,因为没有结过婚,所以这小丫头,算不算自己的闺女呢?至少也算是殉国之后,自己留在世上的念想。

部队追到西岸,敌人早就跑得没影了,趁着白天休息的时间(一般夜里打仗白天睡觉),赶紧从棉被上拆下棉花和布,为娇静子缝制了一套冬衣。

望着娇静子换下来的褴褛衣衫,很难想象这小姑娘是怎么活下来的,只能说感叹生命的坚强。

拆棉被看似普通,但对于黄万丰来说,却有致命的危险,因为这边的天气太冷了,而他顾不上那么多,只想着先把孩子救下来。

娇静子很乖巧,她看得出志愿军是为了就她,所以不哭也不闹。

夜幕降临,开战的时间到了,黄万丰要急行军去1224高地,而且远远看到那边已经被轰炸机炸成了“火山”。

黄万丰把娇静子暂时交给炊事班,要求无论丢下什么,都必须把这小姑娘带上。

部队随即赶到1224,到了天快亮的时候,黄万丰接到命令去换防。

大家伙想着要打一场硬仗,因为入朝以来都是做预备队,所以战斗力保存完整,再加上大批缴获的武器,大家伙认为此战必胜。

可没想到的是,美军昨晚被打怕了,所以地面部队远远撤走,换空军来狂轰滥炸。

随着太阳升起,敌人至少上百架飞机来到头顶,各种大当量航空炸弹、凝固汽油、炮群覆盖……真犹如冰雹一般,在1244炸了一遍又一遍。

高地被打掉了一层,美国陆军再次组织冲锋。

黄万丰带着战士们誓死保卫阵地,战壕犹如是巨浪当中的水草,1连被迫派出了1排预备队。

有一对亲兄弟,哥哥明知必死,求黄万丰把弟弟留下;而弟弟来到阵地之后,坚决让哥哥留下。

敌人已经扑了上来,兄弟俩同一时间抱着枪,跳入了前方战壕。

弟弟不幸牺牲,哥哥背着弟弟的遗体,哭着将亲人埋在了雪窝里。

敌人再次冲上来,哥哥为了报仇,端着机枪冲出了阵地,直接吓跑了大批美军。

打了一天,黄万丰突然看到远处来了一队英国米字旗,原来是重装坦克部队,想凭借装甲冲上1244高地。

此战打到深夜,1连杀敌两百二十名,清一色全都是英美部队;缴获卡车二十辆,大口径榴弹炮十六门。

有一位明教陈德生的勇敢战士,单人炸毁英国三辆坦克,大不列颠引以为傲的坦克部队,败给了志愿军的反坦克手雷和炸药包。

英国人虽然战败了,但他们还是有收获的,以后设计坦克的时候,顶盖一定要带锁,因为真有勇敢的人,会爬上去拉开顶盖塞手雷……

等后续部队来换防,黄万丰带着伤痕累累的战士们下山,每个人都抱着大量的罐头和饼干。

黄万丰想起娇静子还没有吃过饼干,于是带着一大盒,去了炊事班。

他以前打仗的时候,心里干干净净只想着哪天为国捐躯,如今捡了个闺女,想着哪天躺下了,会有人永远记着自己。

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有了闺女之后,人活着的状态不一样了。

大家都很喜欢娇静子,好吃的都给她先尝尝,当时部队一直打胜仗,缴获的物资很多。

而娇静子的到来,为连队带来了快乐,炊事班每天做饭送饭的时候,心态明显不一样了。

炊事班用缴获的美军睡袋,为娇静子做了个温暖的棉被。

休息了几个小时,部队再次出发,猛追那些落荒而逃的英美少爷兵。

二,娇静子成1连精神支柱

每当打仗的时候,黄万丰会把娇静子留在炊事班,每当行军的时候,他就会用扁担挑起这个小丫头。

每晚休息的时候,都会让娇静子躺在自己身旁,一直保护着这个小姑娘。

12月11日,到了志愿军包围英美溃兵的关键时刻,黄万丰他们连,依旧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堵截地点位于上通里,如果敌人越过了这里,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也就是说有了保命的希望。

所以上通里必然会爆发激战,我军肯定会一堵到底,而连续多日逃亡的敌军,也肯定会疯狂冲击。

黄万丰再次把孩子交给炊事班,紧接着接到上级命令,预备队去往阻击阵地。

可到了作战地点一看,敌人已经乘着火车,奔出了1连的射击距离。

黄万丰挑起娇静子,带着1连用双脚去追火车,用鞋子跑赢铁轮,此战打得非常激烈。

可我军终究是装备太差了,没能一口吃掉麦克阿瑟的部队,导致一批又一批的敌人,逃出了我军的包围圈,共歼敌3.6万人,其中美军伤亡2.4万人。

虽然战果并没有完全达到彭德怀的预期,但第二次战役震惊了全世界,犹如是未成年的孩子,在擂台上击败了拳击世界冠军。

而娇静子跟大家相处了十多天之后,彻底融入了这个铁血大家庭,成了1连的掌上明珠。

大家只要一有时间,就教娇静子学说中国话。

这小姑娘习惯了扁担,而她也只肯坐连长黄万丰的扁担,这大概是他们父女之间的缘分把。

到了12月中旬,部队包围了美军军舰所在的港口,可美军已经被吓怕了,用火力持续扫射周边,不管有没有人,哪怕是风吹起了树叶,也会送去一轮炮火。

轰炸机盘旋了一圈又一圈,通过地毯式的轰炸,保护他们的军港。

黄万丰潜伏在周围,以前大家讨论的内容,是哪个省份的烟好抽;如今讨论的内容,是娇静子喜欢吃美军的哪种零食。

一直到18号,敌军舰可能要撤走,兴南港周边的火力有所减弱,1连首先冲了上去,在敌军营找到了一包美国糖。

找到糖果比抓到俘虏还高兴,因为对于基层战士来说,抓了俘虏要以礼相待,又要防止群众殴打俘虏,麻烦事接连不断;但找到了糖果,能直接带给闺女娇静子。

1连的战士们,每个人吃了几块,味道甜滋滋的,剩下大部分都给了娇静子。

在兴南港那段时间,每天都是狂轰滥炸,包围圈缩小到只剩下五六里的时候,美军派来了更多的轰炸机。

火力网密不透风,照明弹能把夜晚变成白昼。

黄万丰派出三位胆大心细的战士进入火力网侦查,在摸清地形的同时,看能不能搞点别的食物,毕竟罐头吃多了,想换换口味。

三位战士在夜晚,悄悄钻进了敌人的火力网,他们居然一直摸到了敌人的后勤仓库,真犹如万千敌营当中进退自如。

眼前的一堆堆补给,真犹如一堆又一堆的秸秆垛,三人分别背了三箱,悄悄离开了美军军营。

刚刚翻过铁丝网,就被敌人的巡逻队发现。

他们只感觉身体越来越轻,当时还疑惑呢,明明背着大箱罐头?为何越跑越快?

回到连队之后,吓坏了战友们,因为浑身红彤彤的,误以为满身是血,猜测三人“活不成了”。

细看之下才知道,番茄酱汁被打烂了,怪不得越跑越快呢,番茄酱都流了出来,这才算真相大白。

三人望着满身鲜红非常心疼,本想着换换口味呢,可全都流了出来,罐头里剩下的酱汁加一块,仅仅只有小半桶,本该能有两三桶来着。

(B29轰炸机投弹)

拿给娇静子吃,小丫头被吓坏了,还以为是鲜血呢。黄万丰自己喝了一大口之后,娇静子才小心翼翼的尝了尝,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东西。

不得不说,又酸又甜味道确实很不错,全连每人都喝了几口,大家心里暗暗想着,希望新中国的军队,未来有朝一日也能有这样的补给。

到月底,1连决定主动出击,炸毁了那个后勤仓库,激战也由此拉开了大幕。

随之而来的,便是鸟群一般的轰炸机,港口周围被炸成了火海,美军的火力强度一次又一次刷新概念,仿佛凝固汽油弹怎么也打不完一般。

打完这一仗,黄万丰奉命撤回修整,部队经过补充之后,又一次上了前线。

三,一别成永远,不该把女儿留朝鲜

对于1连来说,最危险的是第五次战役,挑着娇静子去前线,遇上了那狡猾的李奇微。

此战打得很艰苦,李奇微远比麦克阿瑟难对付,黄万丰以全军最小的损失,把部队带了回来,也把娇静子带了回来。

既然领导从未讲过娇静子的事情,所以1连就一直带着这小丫头,娇静子也成了大家的精神支柱。

自始至终,师部对于娇静子,既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小姑娘的存在,但领导始终是以默许的状态。

1952年国庆节,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黄万丰用脖子扛着娇静子,去看文工团演出。

团里有个山东老乡,拉着黄万丰去了隐秘处,说大家伙不用死了,因为27军要回国。

黄万丰眼一瞪,斥责对方泄露军事机密。

紧接着,黄万丰拿钱,为娇静子买了一身新衣服,又托文工团把小姑娘打扮一新。

两天后,部队要回国,黄万丰心情很激动,要把捡来的女儿带回去。

可上级专门派人来,说咱们志愿军,不能把任何朝鲜人带回国内。

黄万丰心头一沉,于是去找领导说明情况,说娇静子是孤儿,同时也是自己生死相伴的女儿,如果把她留在朝鲜,心里是一万个舍不得。

师政治部的回应则是,对于此事很感动,但上级有命令,这涉及到外交和政治。

领导讲了很多,黄万丰深深的知道,军人要服从命令。

黄万丰回去的时候,突然看到部队的大口径火炮,已经擦得锃亮如新,看来是要带回国内的。

他想把娇静子藏在炮座当中,于是找来了一块帆布,尝试着包住小丫头放进去。

然而等黄万丰冷静下来之后,一是担心帆布不透气,怕娇静子有个三长两短;二是担心被查出,岂不是丢了志愿军的脸?

思来想去,黄万丰他们带着娇静子,去找了朝鲜文工团的一位女上尉,拜托对方照顾好娇静子。

女上尉的亲人都葬身在战火当中,跟志愿军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她答应黄万丰,肯定会照顾好娇静子。

晚上,给娇静子加了一个菜,是用两颗鸡蛋炒熟之后,放在了小丫头的碗里。

(黄万丰晚年)

娇静子很高兴,而黄万丰望着小姑娘的笑脸,却哭的是泪流满面。娇静子感觉到了什么,一直用朝鲜语喊着爸爸,喊得黄万丰心如刀割。

第二天早上四点,部队收拾行李要出发,娇静子突然醒来,哭着拉住黄万丰,又不停喊着爸爸。

黄万丰强忍着不舍,想哄娇静子睡觉。

哭声引来了那位人民军的女上尉,抱着娇静子唱民歌,小姑娘才止住了哭声,女上尉不停向大家摆手,意思是你们快走。

黄万丰离开的时候,将三个月的生活费,留给了那位女上尉。

到了火车站才知道,在这里检查的人民军寥寥无几,黄万丰悔的是肝肠寸断,早知如此的话肯定会把娇静子带走。

火车开动,黄万丰哭了一路,望着窗外战争过后的炊烟,这是她和战友们,用鲜血守护的土地。

1975年,有个转业的通讯员,在看电影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正是那位收养了娇静子的女上尉,唱了一首《爸爸的祝福》。

通讯员强忍着眼泪,急忙去找81师副师长黄万丰。

算一算时间,娇静子也该28岁了,估计已经嫁了人。

黄万丰听到那首歌,哭的是肝肠寸断。

时间一晃到了八十年代,黄万丰受邀去往朝鲜,想要打听娇静子的下落,可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能因为这件事,就惊动朝鲜的领导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偷带朝鲜女儿回国,志愿军连长想把她塞进大炮里,晚年万分悔恨
抗美援朝第一战,黄草岭战役让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战成名'
【百战经典】“荣誉之战” 系列节目 之 威震黄草岭
战地译员(我的1953)
军史回声:10月24日,118师偶遇彭德怀
一等功臣挑着女儿血战长津湖,48年后他哭到:我后悔没带她回国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