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长怕死叛变,连长亲率部队突围,建国后军长成农民,连长升少将

在亮剑中,曾经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例如,面对强大的日寇,楚云飞装备精良的部下选择了叛变,而李云龙的骑兵连选择正面冲锋,虽然全部阵亡,但也依旧敢于亮剑。

这一幕曾经震惊了很多人,让人们看到了在危机面前的勇气,在理想面前的决心。

事实上,并不仅仅只有抗日战场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也有过很多震撼的例子,其中就包括了张涛和王义勋的故事。

张涛是我军军长,而王义勋只不过是一个机枪连的指导员,但两人面对生死绝境之时,张涛选择了叛变,而王义勋却选择了亮剑。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还得回到1933年8月1日,在这一天,红十七军于湖北通山横石潭宣告成立。

其下辖有一、二、三师,张涛任军长,方步舟任政委,叶金波任副政委、参谋长兼所辖红三师政委 。其中由赣北师、河北师编成第1、第2师,各1000余人。由独立第3师编成第3师,共3000余人。

这支部队自成立之初,也继承了红军一贯的优良风气,作战意志十分顽强,而且团结民众做斗争,曾经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立下汗马功劳。为此,军长张涛被蒋介石所关注,甚至还下达过悬赏令。

根据阳新县档案局局长曹仕力的介绍,当初第四次反围剿时,阳新苏区丢失了龙港,苏区被分割开来。为了应对危局,1932年10月,鄂东南党政机关开始向山区转移。

在此期间,红17军和红16军开始进攻燕厦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但因为国民党支援迅速,所以红17军被迫退回到木石港地区。

不过,红17军很快重新振作,于1934年1月取得了木石港战斗的胜利。

此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的一场重大胜利,消灭了敌人1000多人,而且自身队伍也一度扩张到5000人。在此情况下,鄂东南道委决定红17军南下赣北的瑞昌开展游击战争。

本来一切都很好,但这时候红十七军军长张涛却出了问题。原来,因为战功卓著,张涛自以为天下无敌,甚至产生了轻敌的错误思想,认为国民党手中的武器绝对不是我党的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红17军并没有快速服从命令转移,也没有去追击敌人的残部,反而在原地休整了数天。此举埋下了重大隐患,一方面敌人获得了喘息之机,另一方面敌人的部队也快速做出了反应。

果不其然, 敌第三纵队司令陈继承调集新四旅、新七旅、三十七旅的残部和二十六师的兵力在紫荆山的王文驿集结,准备在此处狠狠地打红17军一个埋伏。

本来红军一贯十分警觉,我党的侦查手段向来都远超国民党,但由于张涛的自大,所以红军居然一脚踏入了包围圈,期间毫无察觉。

后来我军突然遭袭,众人毫无准备,结果部队损失惨重......

到处都是枪林弹雨,众人数不清到底多少敌人,只知道身边的战友一个个都倒下了。断肢残骸,鲜血四溅,战士的哀嚎,绝望的呐喊,这一切都构成了地狱一般的场景。

面对这种紧急情况,一向自诩天下无敌的军长张涛却突然慌了神,他只知道一味的突围,根本没有灵活的战术,结果自然是战士们牺牲的越来越多。

眼看着占据下风,身为红十七军灵魂与核心的张涛,在战士们的拼死掩护下找机会逃了出去。当时情况十分危险,外面是数不清的敌人,而军队的核心军长又离开了,整支军队已经彻底崩溃了,接下来似乎只有死路一条。

但就在这令人绝望的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并且大声高呼:永远都不能放弃,红军绝不会倒下。此人王义勋,出生于贫苦家庭,后来参加革命,在战场上以勇猛著称。

按理来说,军队的灵魂人物是军长师长和团长等人,一个连指导员又能干什么?但是,王义勋却不管这么多,他大喊着鼓舞大家的士气,随后又看准时机,将众人聚拢在一起。

王义勋知道,这场战役已经不可能胜利了,接下来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部队损失,带着大家杀出去。

而且,王义勋眼光非常毒辣,他知道,即使大家都无法杀出去,也一定要把红17军的机枪连给带出去。只要机枪连还存在,那么将来红17军还能卷土重来。

就这样,机枪连和一些溃散的战友都团结在他的身边,大家灵活冲击敌人的阵营,一旦敌人火力猛就如蜻蜓点水一般快速撤退,经过反复试探,终于找到了国民党部队的薄弱点。

在王义勋的身先士卒之下,大家也跟着一股脑地往前冲,期间有很多战士倒下,也有很多战友受伤,但王义勋的身影始终在前方,只要他没有倒下,大家就充满斗志和信心......

终于,王义勋带出了机枪连,为红十七军团保留下了火种。根据曹仕力的讲述,红17军损失十分惨重,兵力减少了2/3以上。

在那危急关头,除了机枪连和前卫团损失较少以外,其他的部队都在溃散中被消灭。

后来,红17军的残余部队在太平塘会齐,但部队元气大伤,士气也十分低落。而且,随着红17军的崩溃,阳新苏区也日益缩小,环境一度十分困难。

由于这次惨痛的教训,军长张涛被撤职,而红17军也因为无法组织建制,最终番号被取消。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机枪连被保留了下来,减少了我军在重火力上的损失。

很明显,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在面对这场战斗时,张涛和王义勋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同时也让他们俩有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张涛后来投靠了国民党,当了一个小官。但是后来国民党快速败亡,张涛也被国民党抛弃,只能向组织坦白的错误,回湖南老家当了一名农民。

而王义勋则因为在战斗中的卓越表现,后来一直步步高升。先担任游击队政委,之后则是分区政委,团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

后来他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次凭借亮剑精神立下战功,得到上级的表彰。

等到1955年评衔的时候,这位昔日的连指导员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而且荣获二级8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到1988年更是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不得不说,这两人的结局颇为戏剧化。

面对绝境之时,选择理想而奋斗到底,不管是生,还是死都会获得后人的敬仰,因为他们的亮剑精神会传递给后人。

而面对困难却选择投敌者,无论是楚云飞的部下,还是这位张涛军长,都只能以失败和耻辱告终。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张涛能够坚持作战,那个年代的红军军长,后来未必不能获得少将乃至于中将的荣誉。可惜,一切都因为他的懦弱而破灭,真是让人可笑又可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军长怕死叛变,副排长带领战士突围,后来军长成农民副排长成少将
大浪淘沙始见金!军长离队政委投敌,副排长成开国少将
红17军的军长和政委相继叛变,两人顽强活到建国后,最后结局如何
军长怕死叛变,副排长带战士突围,最后军长成农民副排长成少将
红三军7师21团一共出了6位开国将军,团长曾是贺帅卫士却成了农民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374)——梁金华少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