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生服务于宫廷的女性群体,唐代女官群体及相关制度解析

引言

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享有最奢华的待遇,为了能得到更好的服侍,皇宫之中少不了心灵手巧的女性参与,因此女官制度也就应运而生。女官制度历史十分久远,最早雏形可见于周,正式形成于北魏,及至唐代得到了高度发展和完善,成为了唐代宫廷重要制度。

唐代女官具有一定程度的地位和出色的个人素质,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性群体,本文从唐代女官职能地位品级制度选拔标准三个方面入手,一探这抹唐代宫廷靓丽的风景。

唐代女官

一、唐代女官的职能地位

女官又称“宫官”,顾名思义,就是在宫廷之中工作的女性。而且其本质是“官”,而非宫人。不同于普通宫女所做的基本服侍工作,女官们承担着各不相同的职能,也享有远高于普通宫女的地位。

根据职能不同,唐代女官们的工作内容和地位也都有所差别,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便是女官最常见的职责,管理宫廷事务。

自从隋代隋炀帝设立六尚二十四司之后,皇帝的妃嫔就不再管理宫廷事务,宫廷事务的打理就交给了庞大的女官群体。由女官照料打理宫廷事务,普通宫女太监负责基本的劳动和服侍,由此构成了宫廷的基本运行体系,妃嫔只需陪伴皇帝便可,唐代沿用隋制,所以女官会负责管理宫廷。

女官管理宫廷的职能,指得并不是整个宫廷所有事宜都由她们决定,而是指宫廷运行的基本事项和一些琐事由他们负责。

这些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管理宫廷藏书、名册等,负责维护宫廷所纳典籍名册,女官们的身份记录,还有宫廷日常所用笔墨纸砚等皆由女官调度。二是管理宫廷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之常务,食物、衣物、居所的配给和保养等都是女官的负责范围。三是督导后宫礼仪,宫廷之内所有女官、宫人都会受到女官群体的监督,纠正失仪,负责宫廷成员礼仪培训等。四是起到监察职责,主掌宫廷戒律责罚,保证宫廷秩序稳定。

这一类会参与进宫廷管理的女官地位很高,对于宫女来说这一类女官是掌生杀大权的上位者,是她们向往的目标。

唐宫仕女图

女官们的第二类主要职责,就是参与祭祀和大型典礼。

唐代国力雄厚,而且宗教思想浓厚,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唐代的祭祀或者大型典礼场面盛大,细节众多,所以就有专门负责祭祀和典礼的礼仪、服装、流程等种种细节的女官

比如唐代著名的亲蚕礼,是由唐代皇后带领后宫妃嫔祭祀蚕神嫘祖,以鼓励天下百姓积极从事蚕桑生产的大型典礼。

唐代亲蚕礼包括斋戒、陈设、车驾、劳酒等众多复杂流程,典礼中的服饰、祭礼、流程都十分考究,有硬性规定,甚至皇帝都会亲自出席。类似的盛大祭祀典礼还有封禅、告祖等,这些典礼的组织和安排都由女官进行,部分女官甚至还可陪同皇帝皇后随行参加典礼。

亲蚕礼

这一类女官虽然手中并无太多权力,平日工作内容也更为单一,但是地位却更加崇高。

女官负责的第三类职责,就是教育或者陪伴皇帝子嗣。

这一类女官往往都是家学深厚,满腹经纶的奇女子。因为皇帝子嗣众多而且极为繁忙,皇子公主也很少见到生母,所以陪伴教育他们的职责就由女官担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位女官:

“二月有尼宝乘者。高祖太武皇帝之婕妤……妙通经史,兼善文才。大帝幼时从其受学,嗣位之后以师傅旧恩,封河东郡夫人,礼敬甚重”。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薛婕妤曾担任唐高宗的幼年启蒙老师,等到高宗即位之后感念其教导之恩,封她为河东郡夫人,所受礼遇和地位极高,堪称唐代女性的梦想。

这一类女官因为长久陪伴在皇帝子嗣身边,所以会随着皇帝子嗣的成长而逐渐获得崇高的地位,可以理解为另类的“母凭子贵”,往往都能获得丰厚的封赏。

唐代女官职责各异,相应的女官群体也存在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来管理她们。

二、唐代女官的等级制度

女官制度经过了从周到隋的长久发展,已经日渐成熟,唐代吸收了前代制度,形成了一套具有唐代特色的女官体系。

唐代沿用了隋代女官等级制度,将女官中的宫官分为六局二十四司二十四典二十四典,不同级别女官所负责职务也有所不同。其中,尚宫局其下司言掌宣传启奏,司簿掌名录计度,司记掌宫廷刑罚,司闱掌门阁管钥……各级女官均享有官职,有等同朝官的俸禄,六尚为正五品,诸司正六品,诸典正七品,诸掌正八品。

在这些可享有官职的宫官之上,还有内官。内官等级更高,人数屈指可数,更受皇帝青睐,其中大多数人甚至能成为皇帝的枕边人,在保有女官身份的同时成为妃嫔。

唐代女性内官

唐玄宗时期,内官设立三妃为正一品其下六仪六人,美人四人,才人七人,分别是正二三四品官职,前文提到的“婕妤”就是唐初旧制,位列正三品,在才人之上。

唐代女官数量巅峰时可达数万人,但是只有这区区十几二十人能达到内官这一地步,可谓万中无一,是各种意义上的人中龙凤。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唐代女官上官婉儿,就是宫官出身最终得到赏识,成为拥有内官身份的顶级女官的。

上官婉儿

唐代女官制度拥有尊卑分明的等级制度,和分工明确的职能体系。看似只是宫廷之中一群女性的工作,但其实背后所蕴含的争端和荣宠丝毫不比唐代朝堂差上半分。

正是得益于如此完善的制度,唐代女官才能成为真正对江山社稷产生一定影响的女性群体,这在其他封建朝代中是无法想象的,也是唐代女官制度的一大特色了。

女官们需要负责复杂的事务,还拥有庞大复杂的体系,甚至做到最高能获得正一品的地位,所以女官的筛选也非常严格,女官们的选拔标准之高绝不亚于皇帝选秀。

三、唐代女官的选拔标准

在唐代想要做女官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不光要面对难以计数的竞争者,还要拥有相当过硬的个人条件,达到女官的选拔标准才行,这个选拔标准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选拔女官的内在条件,标准大体可以分为才能品行

因为女官们入宫以后的职责非常重要,祭祀等大场面和教育皇嗣都有可能要面对,所以对女官的才学就有了很高的要求。在选拔之时,才能过人是女官通过这一关的重要加分项,《唐代墓志汇编》中有关唐高宗时期内官韦氏的记载很能说明这一点:

“飞彩笔于花旦,则鹤峙鸿惊;披绣册于娥宵,则敦诗悦礼。春椒起咏,艳夺巫岫之莲;秋菊腾文,丽掩蜀江之锦”。

从韦氏的墓志铭中能知道,韦氏诗画双绝,妙笔生花,画技超凡脱俗,诗文绮丽,艳夺莲菊蜀锦。韦氏也凭此惊艳才学搏得内官之位,如此才华当真令人神往。

内在标准的另一方面就是品德。所谓品德其实大多是指女德,封建社会下女性的行为标准在儒家思想的束缚之下被圈定在了三从四德之中,女德也成为了封建女性跳不脱的一层囚禁。

封建女德著作《列女传》

女官们的选拔同样以女德为标准,而且女德的优先级甚至要高于才能。那些符合女德标准的特征,比如“淑慎为德”“淑德早贤”不外乎就是对女性女德的要求而已,贤淑温良的女性更容易成为女官,这基本已经成为了唐代女官选拔的硬性标准之一了。

如果一个女性既女德充沛又才华横溢,那么她就能成为女官了吗?还真不一定,别忘了女官的选拔还有外在标准的。

唐代女官造型

女官外在条件选拔标准,第一条就是必须姿容秀丽。无论在什么时代,优秀的容貌都可以成为一种资源,女官的选拔就非常重视这一点。毕竟是深居宫廷,要面对皇帝和一种妃嫔,所以优秀的容貌基本成了女官们的刚需。

根据目前已知的唐代女官墓志来看,几乎所有有墓志留下的内官都会有类似这样的评价——容色过人、窈窕其仪、兰姿雅丽……不难看出,其共同点都是生得极美,因而才会特意留下这样的描述。所以说唐代女官的选拔,是把容貌作为一等一的标准来进行的。

唐代美女

外在条件的另一方面,就是家世了。这个条件能满足的人就比较多了,唐代女官选拔对于家世要求并不高,不局限于豪门贵族中,只是要求家世宗族中没有犯罪者、逃兵等便可,普通百姓、官员、甚至是手工业者和商贾,只要家世清白,是良家女子就能满足女官选拔的家世要求。

在这样堪称严苛的选拔标准下,也造就了唐代女官这一素质极高的特殊群体,德才兼备,身世清白,容颜娇美的女官们也成为了唐代的一大特色。

结语

唐代女官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对于女官的管理非常完善,有极为完整的等级、职能、地位、选拔标准等细则,这也让唐代女官成为了唐代盛景之中的一道美丽印记,是独属于封建时代女性的艳丽色彩,留存在历史记忆中供后人回忆。

参考文献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代墓志汇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心凌男孩,快来看 “唐朝姐姐”乘风破浪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浅谈古代女官制度的诞生与发展
揭秘:上官婉儿身为罪臣之女,为什么能得到两代帝王的任用?
明代朱元璋为何重视女官?古代皇宫的女官制度,对皇家有何作用?
大唐才女的职场闯关图鉴
后宫的女官有什么用?无条件满足皇帝任何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