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种药材有大毒,你害怕了吗?

作者: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管中药师 李云静


生活中的斑蝥,是一种昆虫,在中药里,是可以当做药材使用的,斑蝥有大毒,需要经过炮制处理以制约其毒性,对于斑蝥具体是什么形态?又是怎么对其炮制的呢?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性状: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用于癥瘕,经闭,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用法与用量: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因本品有大毒,需通过炮制以制约毒性,炮制过程如下:

关于炮制作用论述:“生者误服,吐泻难当。”(《本草蒙筌》)

“当以糯米同炒,看米色黄即为熟,便出之,去头、足及翅翼,便以乱发裹之挂一宿然后用之,则去毒矣。”(《证类本草》)

炮制工艺:

生斑蝥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米斑蝥取净斑蝥与米,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米呈黄褐色时,取出,筛去焦米,除去头、足、翅,放凉。或取米用清水浸湿,取湿米置炒制容器内,使其均匀地平铺一层,用中火加热至米黏住锅底并起烟时,投入净斑蝥,在米上轻轻翻动,炒至斑蝥变色、米的上表面黄褐色时,取出,筛去焦米,放凉。

用量配比:每100kg斑蝥,用米20kg。

注意:米炒斑蝥时应注意劳动保护,操作人员应戴眼镜、口罩,以保护眼、鼻黏膜免受其损伤;工作完毕,用冷水清洗裸露部分,不宜用热水洗;炒制后的焦米要及时妥善处理,以免人畜误食,发生中毒。

炮制作用:

生斑蝥有大毒,气味奇臭,多外用,以攻毒蚀疮为主。多用于瘰疬疼疮、痈疽不溃等。

米斑蝥降低毒性,矫臭矫味,供内服。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癥瘕肿块、狂犬咬伤、瘰疬、肝癌、胃癌等。

为什么米炒斑蝥可降低毒性,生斑蝥易引起中毒?原因如下:

1.斑蝥中含有大量具有升华性的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升华点在110℃,米炒斑蝥时,锅内温度是128℃,正适合斑蝥素升华,又不至于温度太高而使斑蝥焦化。

2.斑蝥与米同炒时,由于均匀受热,可使斑蝥素部分升华,被米吸附,降低毒性和刺激性,斑蝥素含量降低。

3.斑蝥自身呈乌黑色,若单炒难以判断其炮制程度,米炒可使斑蝥受热均匀,便于控制炒制温度、指示炮制程度。由此说明,用米炒法炮制斑蝥是比较科学的。

注意与禁忌:内服慎用,斑蝥的副作用主要有刺激胃肠黏膜、损伤神经、肾脏功能损害、危害眼睛,禁忌的人群主要有孕妇、体质偏弱者。

因为斑蝥具有一定毒性所以孕妇禁用,孕妇服用之后容易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胎儿流产以及胎儿畸形的情况发生。体质偏弱者也不可以服用斑蝥,服用之后容易使病情加重。所以,患者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斑蝥虽然有大毒,但是经过正确的炮制后,不仅降低了毒性,同时还保存了治疗效果,真的不失为一剂良药。


审稿专家: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药师 徐保利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斑蝥虫有毒吗?
斑蝥——治疗肝癌之王!
【转载】【中药学堂】斑蝥
斑蝥有什么样的作用?
拳参
斑蝥(附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