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中后期的支柱神策军,是怎样堕落的?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评价一位唐玄宗时期名将哥舒翰的诗句,诗句尽显褒奖之意。

将哥舒翰与大汉帝国双壁之一的卫青,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相媲美,这位名将何许人也?

他为大唐做过哪些丰功伟绩?

玄策之祖,名将舒翰

大唐以武建国,其军队核心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纯纯的军事贵族。

大唐又是极具包容性的王朝,唐太宗时期开始,大唐长安被称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云集各国使臣和商人。

政策上大唐百官有不少少数民族子弟,或科举出身,或军功出身,哥舒翰就是大唐时期少数民族将领。

哥舒翰出身于突厥人,其父祖皆为唐朝在西域重要官吏,年近40岁后从军于河西节度使帐下,哥舒翰此人可以称为天生的将才,但大器晚成。

公元746年只身从军,到公元755年,仅九年时光,哥舒翰以兵卒依靠战功晋升为太子太保,御史大夫,封爵平西郡王,足见此人带兵打仗本领高强。

哥舒翰战功几乎都来自于与吐蕃的战争中,唐玄宗时期唐朝与吐蕃关系恶化,双方甚至已经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时间跨度非常漫长,哥舒翰带兵有方,屡次重创吐蕃,因此受到唐玄宗赏识不断对其进行提拔。

吐蕃交战期间,哥舒翰为更有效率对抗吐蕃军队,同时也是便于将领指挥,向朝廷建言,组建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等八军,用来对抗吐蕃入侵,保卫边疆。

神策军刚刚建立之时兵力仅数千人,规模不大,但因为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在边疆和吐蕃人拼命,所以战斗力方面非常强悍。

安史之乱,神策壮大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三镇之兵15万反叛大唐。

大唐因地域广阔,常年与外族接壤,导致边镇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悍,而内陆地方军队几乎虚设,中央军队更是缺乏训练,兵力不足。

因此安禄山三镇边军如入无人之境,为此,唐玄宗急令西北边军勤王剿灭叛军。

驻扎西北地区的神策军也接到命令,赶赴战场,参加了相州之战,最终依旧不敌安禄山大军而败退,退至陕州一带布防。

神策军地位的提升不仅仅是战功,更重要的跟对了领导,安史之乱期间神策军更换过三位主将。

分别是卫伯玉,郭英乂,以及大宦官鱼朝恩,而恰恰就是这个大宦官使得神策军身份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位大宦官掌握神策军军权后,为了巩固自身势力,将陕州节度使军队吞并补充进神策军,为此神策军兵力由千余人扩编至万余,自此神策军有了一定的实力和底气,开始正式影响大唐这个历史舞台,但也因如此神策军的指挥官逐渐由边将,大臣,转换为宦官亲领。

出身边疆,晋升禁卫

对于神策军来说,选宦官为军事总指挥,是一把双刃剑。

未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宦官离皇帝近,这是导致神策军能够成为禁军最主要原因。

广德元年,安禄山残余势力几乎被扫清,大唐似乎迎来了中兴,但正在此时一直无暇顾及的外族吐蕃大举进犯唐朝,一举攻陷长安。

唐代宗慌忙出逃,一路奔向陕州,此时陕州由鱼朝恩坐镇,鱼朝恩火速率领神策军护驾,保护皇帝直至长安光复。

皇帝感念鱼朝恩以及神策军救驾的功勋,特赐神策军全军为禁军,直属中央,自此神策军防区变为长安,戍边的职责转化为卫京。

军队由宦官统领合不合适,其实皇帝也曾经有过其他的考虑。

唐德宗时期,由大臣白志贞为神策军的统领,但随着泾原之变长安三次陷落,皇帝内心彻底崩溃,对于大臣和将领很难再建立信任,而是处处提防。

但是军队不能没有统帅,为此,身边的宦官开始走入德宗的心里。

宦官没有子嗣,没有人承继大统,伺候皇帝多年,这些天然的缺陷此时恰恰成了皇帝信任的优点,没有夺取天下的欲望的人,那就是最忠诚的的人,宦官开始掌握军权。

贞元二年至贞元十二年,唐德宗对神策军进行军事改编,设立左右神策军,指挥官仍为宦官,后又设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指挥官依旧是宦官。

神策军的组织形式上,设立大将军一人,左右共计两人,品阶为正二品,每位大将军领两位将军,合计四人,官阶为从三品,统军各两人,官阶为正三品。

神策军的最高统帅为护军中尉,神策军内部所有军官,皆受护军中尉管辖。

神策军部队不仅在京师城内驻扎,在城外京师直属地区也设置布防军队,其领地划分畿内畿外。

压制地方,神策扩编

神策军的扩编主要经历两个时期,其原因是由于地方与中央矛盾逐渐尖锐。

安史之乱虽然被全面扫清,但是大唐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很尖锐,当年为了对抗大唐周围的军事强国,在四周布置重兵,而出现外强内虚的局面,导致安禄山可以轻易攻克唐朝首都。

虽然内乱被平息,但是余波尚存。

由于唐玄宗时期给予边军将领过多的军事地方财政大权,致其逐渐脱离皇帝的掌控,形成与地方与中央极其微妙的关系。

为了威慑地方,中央军事实力的加强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神策军开始大规模扩军计划

代宗大历初年,在皇帝的授意下,神策军吞并了大唐的塞外军事重镇平卢镇和朔方镇,以及安禄山史思明的降军。

这些军队都是战斗力强悍的边军,这些部队的补充,使得神策军战斗力和数量上有了质的飞跃。

德宗年间又陆续吞并其他边镇包括镇国镇,朔方镇,河东镇,凤翔镇、银夏镇,开始大量招募新军。

鼎盛时期神策军兵力达186700人,下辖十二个镇,军力强盛。

此时的神策军不仅有戍卫京师的责任,还具备野战的能力,用于震慑地方,维护皇室权威。

盛极而衰,走向堕落

神策军自安史之乱以后逐渐堕落就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由宦官担任统帅,虽然曾一度统帅回归军事将领,但是大部分时间依旧是宦官作为统帅把持军务。

宦官把持军务会弱化军中位高权重的将军实权,从而方便自己把控。

为了彻底控制住这支军队,宦官势力渗透到神策军各个领域,所有与实权贴边的部门都要有宦官势力把持。

然而禁军不止有神策军一支军队,对于其他禁军不能成为朋友,那就只能成为敌人,不能消灭掉,那就打压削弱其势力。

在宦官集团不断的打压下,除神策军以外的禁军严重缺编少额,实力大损,形成了神策一家独大局面。

宦官集团控制神策军虽然成功,但自身并不会训练和指挥作战,为了加强自身的影响力,从而排挤压迫有能力的将领,导致神策军战斗力每况日下。

在宦官眼中,神策军是其私家财产,并不是国防力量。

其二皇帝自身政策漏洞也很大,神策军数量庞大,近20万,不可能全都驻守京师。

很大一部分部队都驻扎边疆,同样都是神策军,京师神策和边疆神策生活差距太大,士兵心中不满。

为了加强士兵的忠诚度和缓和两地军队矛盾,皇帝给予神策军的物资军费是其他部队的三倍以上。

如遇军功晋升神策军优先,神策军不受一般法律监管的特权

这种政策却使得神策军两极分化越来越大边疆神策军待遇优厚,更心甘情愿去卖命,战斗力稳定。

京师神策军不需要拼命,待遇优厚,这就导致很多富家子弟花钱走后门让家属参加神策军,赚取利益和上升渠道,但如此以往,神策军战斗力开始出现断崖式崩塌。

就如同白居易写的诗《夜宿阁山北村》,其中“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就是意指神策军看中了一户人家的奇树,即使主人很珍惜也不得不砍掉,因为这些人是为皇上服务的神策军,主人千万不要开口反抗,因为他们正受皇上恩宠

穷途末路,走向灭亡

唐僖宗广明元年黄巢起义爆发,大量破产农民拿起武器攻击着这个残垣断壁的大唐,临近潼关重镇,朝廷派遣京师神策军数万前去平叛。

正常来说,神策军装备大量铁甲,武器先进优先补充,占据重要关隘,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情况下,应该可以取得胜利。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神策军全线崩溃,不堪一击,只有少量神策军和皇帝再度出逃。

逃亡的路上,皇帝再度招募五万重组神策军,但因为这些部队绝大部分并不是原有军队,使得神策军脱离了神策军中尉,成为了各都头的私兵。

唐昭宗年间神策军被重创数次,天下割据,唐朝中央失去了经济来源,无法扩大军队编制。

同时各藩镇公然反叛朝廷,削弱朝廷力量,最终朱温进入朝堂,诛杀了宦官,将残余的神策军吞并,至此神策军彻底消亡。

神策军本身是一支非常强悍的军事力量,保家卫国为其初衷,但因为其后来的高层的种种不正确的措施,导致这支军队逐渐腐化,堕落,最终成为了过去,成为了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唐代的神策军为何会成为禁军还交给宦官统领?
安史之乱后,唐朝凭什么坚挺百年?多亏这支百战强兵
大唐最后的守护者———神策军
哥舒翰为边防的一条建议为大唐续命100多年,也苦了大唐皇帝
神策军
神策军(唐中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