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石症的中医治疗经验

胆石症的危害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活胆囊与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此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有明显的“重女轻男”现象,女性高出男性2~4倍以上,据统计,40岁以上人群胆石症可高达24.7%;70岁以上的人可高达70%。

典型的胆石症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一阵阵刀绞似的疼痛,可向右背及肩部放射,常有恶心、呕吐,皮肤或眼白发黄;堵塞严重的,大便变为灰白色,并可出现寒战、发热、虚脱等。

胆石症不仅会人们造成痛苦,且易并发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和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研究发现,在胆石病人中,胆囊癌的发病率为1.3%~7%,胆管癌的发生率为4.5%。

胆石症的形成

人体为什么会长胆石?现在一般公认的形成胆石的三个条件是:

(1)胆流淤带。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胆道痉挛,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胆道狭窄,均使胆道管径变细,胆汁流出不畅而淤滞;

(2)细菌感染。临床病例证明,胆囊炎合并胆石症者高达65~75%,两者有“挛生病”之称;

(3)胆汁成份的变化。正常胆汁是由胆酸、磷脂、胆固醇、胆色素、粘蛋白与水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胶粒溶液,其中胆固醇、胆色素是形成胆石的主要“原料”,当此两种成份增加至饱和状态时,极易形成结晶,沉淀为结石。

中老年人为何易患胆石症呢?

1.老年人由于胆囊及胆道系统增厚,胆管壁的弹性降低,胆汁淤滞浓缩,能刺激胆道系统粘膜使其发生炎症,使胆道系统更加狭小,从而使游离的胆红素和胆固醇容易沉积形成结石。

2.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肥胖使胆汁流通不畅,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易浓缩形成结石。

3.中老年因胃酸度降低而易引起胆系感染(细菌或蛔虫)。患胆系感染后,由胆流淤滞,蛔虫、蛔虫死后残体细菌及脱落的炎性细胞,均不易随胆计排入肠内,而常残于胆道成为胆结石的核心物质。我国胆石症高发地区的统计,以蛔虫残体与虫卵为结石核心者,约占所有胆结石的70%。

中医治疗经验

胆石症属祖国医学的“胁痛”、“服胀”范畴。中医认为,精神因素、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如过食油腻)或虫积都可导致肝胆气血郁积,湿热瘀结,滞而不通,久则煎熬胆汁而形成胆结石。

在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笔者自拟“黄胡六金汤”治疗胆石症54例,治愈(症状消失,B超证实结石排出)34例,占63%;好转(症状明显改善,B超证实部分结石排出)18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服药最少的18剂,最多42剂,平均服药24剂。

药物组成及用法:大黄20克、柴胡30克、玄胡20克、金银花40克、金钱草40克、海金砂40克、鸡内金30克、金铃子20克、郁金25克、白芍25克、木香20克、五灵脂20克、枳壳25克,每日1剂,水煎3次,混合后早晚分服。

体会: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通则不痛”的理论,笔者认为,治疗胆石症应着眼于“疏”与“通”要“炎”、“石”并治。方中选用柴胡金铃子疏肝清胆,解郁止痛;木香、枳壳行气止痛,消积导滞;白芍柔肝平肝,缓急止痛;玄胡、郁金、五灵脂活血散瘀;大黄荡涤湿热,通泻胆脂;金银花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清热利湿,散结排石。

据现代药理研究,玄胡、郁金、五灵脂能改善微循环,使肝胆血管的血流量增加,促使胆汁流速加快,促进疏通胆小管内钙瘀积,有利溶石、排石;枳壳能兴奋平滑肌,使胆囊收缩节律增强,以利结石排出,金钱草、木香、大黄可松驰括约肌,促进胆汁分泌,胆囊收缩、胆道扩张,因而对胆道起到有效的“内冲洗”作用,促进胆石排出;金银花有广泛抗菌消炎之功,炎性既消,使胆囊壁薄而有弹性利于排石。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解郁通滞、清热化石之效,实为治疗胆石症的有效良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胆结石
中医治疗胆结石简单分析
胆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
俞老中医一张经验方——加味五金汤,专门治疗胆结石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该不该发,但我觉得很多中...
胆石症不开刀。把握3要点,喝“利胆排石汤方”打下大结石也能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