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母乳喂养,赶紧纠正这些误区

双向奔赴的爱,母乳喂养宝宝好,妈妈也受益

母乳是妈妈送给宝宝第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母乳中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和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完全满足6个月以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即使在6个月之后开始给婴儿添加辅食,母乳仍然是孩子饮食中重要而健康的组成部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8月1日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母乳喂养可以保护婴儿免受常见传染病的侵袭,增强婴儿免疫系统。相比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没有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婴儿在1周岁以内死亡的概率高出14倍。母乳喂养在提供宝贵营养免疫物质的同时,也带给孩子满满母爱和安全感。

母亲产后即哺乳,有助于子宫收缩促其早日恢复,促进母亲产后康复,降低产后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同时哺乳还可消耗母体多余的脂肪,有利于产后形体恢复。

母乳喂养的这些误区,看到请避开!

宝宝出生后不立即哺乳而是等着下奶,错!

宝宝刚出生第一天没奶,家长担心宝宝会饿着,常常先给孩子喝点奶粉,等奶下来以后再喂孩子。

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女性怀孕16周左右就开始产生初乳,分娩后,随着孩子不断吸吮乳头,刺激母体内分泌催乳素和催产素,这两大激素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和排出。

若孩子出生后不立即哺乳而是等着下奶,将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和乳房肿胀,还会干扰母亲及孩子的一些本能行为。

正确做法是分娩后即开始母乳喂养,不限制哺乳次数、时间,这样乳汁来得更早、更多。

给宝宝定时哺乳,错!

产后访视中发现,有的产妇反应月嫂建议定时定量母乳喂养,比如3小时喂一次,一次20~30分钟。错!

据调查,那些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母亲产后的最初几天,每天吃奶次数多达8~12次,甚至更多,而且孩子吃奶并不规律。

母亲可以根据孩子给出的吃奶信号,如咂嘴、舔手、嘴巴寻找目标等动作,进行有效哺乳。

初始几周是母亲和孩子建立关系的重要阶段,根据孩子的需求进行哺乳,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哺乳关系。而且,产后早期频繁的母乳喂养,能够帮母亲尽快建立奶量,产生更多的乳汁。

多喝汤会增加奶量,不一定哦!

传统观念认为,多喝汤就能多产奶,产后喝汤真能帮助多产奶吗?

有研究证实,饮食对母乳成分影响较小,除了某些脂肪的种类及一些水溶性维生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哺乳女性每天的摄入量应比孕前增加500千卡(约一块三明治的热量)。因此,哺乳期女性摄入过多能量,不仅不能让乳汁变得更多,还会造成自身脂肪堆积。

同时,没有证据显示,喝汤会增加奶量。相反,汤中的脂肪可能会增加乳汁中脂肪的含量,从而引起奶结、乳腺炎等哺乳问题。如要喝汤,尽量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汤、蔬菜汤等。

最好的下奶方法是让孩子在母亲乳房上频繁吸吮。如果只是母亲喝汤而没有让孩子频繁吸吮刺激乳房,那母亲的乳汁还是不会很快大量分泌的。

月经恢复母乳没有营养了,错!

传统观念认为,来月经后奶水就没营养了。这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月经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

部分女性在哺乳期间来月经,说明子宫已经逐渐恢复正常,也有部分女性在哺乳期间不来月经,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

来月经一般不会影响哺乳,也不会影响乳汁质量,可以正常哺乳。

月经期间哺乳应多注意喝温热水;适当进食有营养的食物如肉、蛋、奶等;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不要吃生冷食物等;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累等。

这些举措,助力成功母乳喂养

1.接受母乳喂养教育,认识其重要性及好处,要有信心,家人要全力支持。

2.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3.母婴同室:让母亲建立信心,相信自己能成功进行母乳喂养。

4.按需哺乳:按照婴儿需要随时进行哺乳,不限制时间和次数。

5.不给婴儿喂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坚持纯母乳喂养。

6.喂哺姿势正确。

7.科学合理饮食。

这些情况不能母乳喂养哦!

1.产妇处于传染病急性期,如开放性肺结核、肝炎传染期、艾滋病、细菌或病毒感染急性期,要避免母乳喂养,防止感染宝宝。

2.产妇患有严重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病、肾脏疾病、精神病、产后抑郁症等,均不适合哺乳。

3.产妇慢性病长期用药、如需放射性碘治疗或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农药等,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助力职场家庭 促进母乳喂养!

有研究表明,女性生育后重返职场,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如果工作场所提供相应条件将能明显改变这一现象,而为母乳喂养提供便利,对职场女性、家庭和社会都有好处。

为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向各国政府发出呼吁,为所有职场母亲提供母乳喂养环境,增加对支持母乳喂养的政策和项目的投资。

我国持续推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母乳喂养促进工作机制,加快完善支持母乳喂养的政策体系、服务网络和场所设施,持续提升母乳喂养水平。

加强部门协作,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妇联等部门和单位,指导用人单位切实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相关规定,确保女职工享受产假、生育奖励假。

鼓励用人单位为哺乳期女职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解决哺乳困难。大力推进医疗机构、商场、车站、机场、景区等公共场所以及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托育机构加强母婴设施建设,提高母婴设施配置率。

回归职场,妈妈做好“背奶”准备

妈妈们在返回工作岗位前的1~2周,可根据上班后的作息调整宝宝的哺乳时间。准备电动吸奶器及背奶包等设备,以保持丰富的泌乳状态,给宝宝储备更多“口粮”。

如果上班时间较长,上班前和回家后各亲自喂哺一次。工作期间把奶挤出来放到干净的储奶袋或奶瓶内。在16~24摄氏度的室温条件下,挤出的母乳可以保存6~8个小时。在冰箱冷藏室4摄氏度的情况下可保存4天。放到零下18摄氏度的冷冻室温度内,可保存6个月。

目前,全球6个月以下婴儿中只有不到一半能获得纯母乳喂养,过去10年,全球纯母乳喂养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到48%,但还需要多方加强努力以实现到2030年提高至70%的全球目标。所以,相信自己,相信孩子,母乳喂养,为爱坚持,全社会共同努力,助力职场妈妈,促进母乳喂养!

精彩

推荐

全科基层风采高血压糖尿病儿科用药呼吸新冠乡村医生

家庭医生| 中医政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7℃的母爱,不说再见——“背奶妈妈”需要做哪些准备
母乳喂养误区
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母乳喂养有哪些「潜规则」,你了解么?
职场新妈妈躲公司办公桌下挤奶 被男同事撞见|挤奶|迷你小冰箱
送给职场妈妈的母乳喂养攻略|世界母乳喂养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