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身边的千里眼:从国军俘虏到开国中将,一人胜千军万马

引言:

他本是蒋介石身边的无名小卒,在一次作战中被我军俘虏,从此改名换姓迎来了新的人生,成为我党的尖端人才,为毛主席破译了不少电报,是我党后方强有力的支持,在授衔大典上更是被封为开国中将,他就是我党的电报指挥员王诤将军。

仅凭半台电报就成为了我党第一位使用无线电的技术人才,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在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诤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传奇人生?

误打误撞进入国民党军队 不满严苛统治

王诤原名吴人鉴,出生于江苏的一个小县城。他的父亲是个九品芝麻官,对地方百姓很是关照,也算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父母官,父母的言传身教在王诤心里播下一个小小的种子,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对百姓好,能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员。

但不久后清王朝覆灭,为了养活一家人,王诤的父亲只得放下官帽拾起锄头,重新开启务农生活。战乱年代混口饭吃都成为奢望,王诤的学业也被耽误下来。好在父亲任职时的藏书还完好无损,每每帮助父母干完农活,王诤就会拿着书溜到田地上借着日落前最后一丝光亮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他有着更大的志向,要做比父亲更大的官,造福更多的百姓。

1928年,王诤来到了黄埔军校求学,进入无线电专业学习。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国民党收录进国民革命军,在18师张辉瓒的手下任职。

王诤本以为自己要赢得光明的未来,却不料等待他的是一桩又一桩不公。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完全陷入了蒋介石的管控,成了他的一言堂。蒋介石并没有完全继承孙中山先生的政治理念,比起一心为民,他把天秤偏向了自己。

为了保证自己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更是不惜对曾经的盟友兵戎相向。自24年起,蒋介石就对我党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屠杀,在全国各地制造了多起“白色恐怖”事件,大肆迫害我党成员。蒋介石对这些白色恐怖事件的结果还不满意,又展开了“围剿”行动,而第一次“围剿”行动就是由王诤的直系领导张辉瓒指挥的。

张辉瓒此人嚣张跋扈,仗着与蒋介石关系好在军中横行霸道。新兵不少都受到过他的虐待。除此之外,张辉瓒对待百姓的态度也很不友好,肆意去百姓家中搜刮,稍有不顺心的地方就对百姓又打又骂。

王诤一度陷入了迷茫,他不明白为什么一支保家卫国的军队竟然能做出如此违背道德与良心的事情。他本是来建功立业造福百姓的,现在却成了张辉瓒的走狗,内心受到了极大的煎熬,决定递交信函离开军队。可没等他写好退伍信就被拉到了第一次“围剿”的战场上。

张辉瓒并没有把我党放在眼里,过分低估了我军实力,造成了惨败下场。

弃暗投明 成为我国无线电事业第一人

张辉瓒带着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去围剿红军,自认为没有输的可能,一路上都在畅想自己打赢胜仗后向蒋介石要什么报酬。到了前线后,张辉瓒向属下下达了一个惨无人道的指令:方圆五十里内,只要是超过十岁的人都要尽数抹除。

这里只是前线,并不是战场。除了红军战士,还有许多老百姓世世代代生存在这里。只是因为张辉瓒要向红军示威,他们就要被残忍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成为张辉瓒炫耀的资本。这可都是活生生的同胞啊!王诤看着滥杀无辜的张辉瓒心中激起了无限愤怒,他也是平民百姓出身,也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是邻里时不时接济他才让他平安长大,对于张辉瓒的这个行为十分愤懑。这种无耻行径,与封建地主阶级又有何区别?

好在张辉瓒太过高估自己的实力,在战场上被我党打的落花流水,直接缴械投降。12月30日,张辉瓒与部队被我军团团包围,尽数被俘。

张辉瓒以及其部下全部被俘,王诤也位列其中。但由于他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受到了我军优待,大家都希望他能弃暗投明,为我党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王诤本就对国民党心怀不满,来到我党后非但没有受到虐待,还被奉为座上宾。最重要的是王诤看到了我党军人对百姓的态度,与国民党大不相同,百姓也没有向对待国民党那般畏畏缩缩,而是亲切友好的与我党交谈,还时不时送些吃食过来犒劳我军。

王诤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对我党产生了亲近心理,成为了我党第一位能应用无线电技术的工作人员,填补了当时我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缺。

到了新环境的王诤打算给自己换个新的名字,告别过去的自己,迎接新的人生。在记录名字时,他想到了古代的铁面清官王诤,想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造福百姓的事业,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这位清官的名讳,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当时的红军部队在国民党的“围剿”下陷入了重重困境,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是问题,更别提什么电台等先进设备。王诤加入我党时,我党仅有一台从国民党那里缴获的电台。在运输过程中还受到了损坏,处于半报废状态。王诤就是靠这一台电报,支撑起了我党的无线电事业。

这半台电报在王诤的手里发挥出了非同寻常的作用。虽然电报机外表破烂不堪,能收到的信号也十分微弱,但它被王诤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就凭借这台电报机接受的信号,我党多次抢占先机,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发展无线电事业 成为开国中将

随着我党的不断发展,红军队伍的不断壮大,王诤也收获了第一台完整的电报机器。但是最初那台破旧的电台机依旧被王诤妥善保存着,对于王诤来说,那是他走上正确道路的纪念与见证,是他在长征途中最不能割舍的东西。

王诤除了破译电报外还有着更大的志向。他想为我党培训出一支电报破译队伍,壮大无线电工作的人数。为了这个目标,王诤向组织申请组建一个电报培训班,每个红军团最好都有一批电报员。

这大大加重了王诤的工作强度,监听电报本就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他每天步履匆匆,不是在电报室监听信息,就是在给学员上课,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三分钟花。战事吃紧的时候,王诤把吃住都搬到了电报室,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生怕错过重要信息,让前线战士们白白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王诤在一次次作战期间早就成为了一名共产党战士,组织把他的行动都看在眼里,内心早就认定他是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者。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王诤都为我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带领的无线电小组多次破译重要的军事行动信息,为我党的胜利做了巨大贡献。

王诤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前线,但是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与敌人进行无硝烟的战争。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夺取制空权,干扰敌军的战机飞行,王诤在后方可没少下功夫。将士们在前线开路,他就在后方运筹帷幄,靠一台台小小的电报机用自己的方式击退敌军。

1955年,王诤凭借出色的表现在开国大典上被授予开国中将的头衔,还受到毛主席的称赞,说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工作的开山鼻祖人物,足以见王诤在党内的地位。从俘虏到开国中将,王诤充分地向我们展示了只要内心坚定,志向纯洁,专业知识过硬,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新中国成立后王诤担任了中军委的通信部部长,继续在岗位上为我国的发展发光发热,是我党通讯事业的领军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军活捉张辉瓒,还俘虏了一位特殊人才,他后来成为开国中将
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的两场战斗
红军抓了一个俘虏,他帮红军连胜35仗打垮20万敌军,成为开国中将
1930年12月30日,国军第十八师被歼...
红军师长俘虏了一名士兵,多年后,师长成大将,士兵成开国中将
他被俘后主动加入红军,25年后成为开国中将,两个儿子也是将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