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龙胆子真大:1934年,三次拒绝李德等上级的命令,谁给他的勇气

贺龙,拿着两把菜刀闹革命,经历非凡,资历深厚。

南昌起义失败后,作为总指挥的他去了湘西,在那里,他拉起了一支队伍,经过发展壮大,成了著名的红二军团(曾改名为红三军)。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红二军团在黔东、湘西活动,红六军团也前往了湘西,两个军团大量活动的目的就是给中央红军的长征减轻压力,对敌人进行牵制。

但是,在长征初期,在湘川鄂黔的贺龙,竟然三次拒绝李德等上级的命令,这是为何?谁给贺龙的勇气,敢违背上级的命令?

1、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师,贺龙等人两次拒绝了李德等上级

中央红军长征的时候,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也就是红三军)已经在黔东、湘西一带活动很久了。

不久后,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经过西征到了黔东,并于1934年10月24日在贵州东部的印江县和红二军团胜利会师。

会师了,这是好事,可是贺龙、萧克等人高兴不起来,因为在会师的前两天得到了上级的一个电报:

让红六军团单独进攻湘西的吉首、凤凰城、松桃等地区,让红二军团留在黔东,以便于策应中央红军西进。

电报是“最高三人团”发来的,而三人团就是博古、李德、周恩来。

因为博古和李德的观点几乎一致,可以说,“命令”几乎是博古、李德两人确定的。又因为博古不太懂军事,盲目信赖共产国际派来的德国军事顾问李德,所以,这个命令就是李德拍脑袋决定的。

当时的情况是,中央红军正在通过国民党的第二道封锁线,如此的安排更像是为了中央红军的前景。出发点没毛病。

有个数据得说一说,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虽然称之为“军团”,但会师时只有七千多人,其中,红二军团四千多人,红六军团三千多人。

当时,“湘西王”陈渠珍率领的新编第34师,加上控制的土著武装等,人员要远多于红六军团,关键是武器还要精良得多。如此情况,红六军团如果单独去湘西,会栽大跟头,会有大损失。同时,红二军团一直在黔东待着,也容易受到敌人的围堵,造成大损失。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不分开,共同在湘西北活动,才能牵制敌人,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句话,合则两利,分则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于是,贺龙和任弼时、萧克、王震等人经过商议后,于10月28日回复了李德等上级领导:我们认为2、6军团一起行动更好,可避免逐一击破。

这是直接抗命啊,大有一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意思。

这是第一次直接拒绝李德等上级的命令。

上级火了,口气严重地回道:2、6军团绝对不应该合并......

并且上级划定了两个军团分别活动的区域。

怎么办?明知道那是“坑”,还要往里跳吗?

本着对革命负责的态度,贺龙和任弼时等人商议后决定:坚持原定方针和计划,两个军团一起行动。

这是第二次拒绝了李德等人的命令。

远在长征途中的李德因为此事,气得暴跳如雷,但也无可奈何。

其实,当时的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的错误方针,让很多红军将领等心生不满了,贺龙和任弼时等人也多有耳闻,所以,对于李德等人的命令,他们还是持保留意见了。

2、贺龙等人为了转瞬即逝的战机,第三次拒绝了李德等人

事实证明,贺龙等人的举动是正确的。

红二、六军团,先是北上过了川、鄂边区,然后向南进入湘西北大地。那一刻,陈渠珍慌了,赶快组织人马去严防死守,防止进入自己的辖区。

但是,谁能想到,贺龙等人突然掉头向东,直接进攻永顺。

永顺是湘西北的重要枢纽,继续向东,就可到达重镇常德,那相当于长沙的西大门啊!

于是,驻扎鄂西的国民党军队慌了,担心进入湖北大地。而大军阀何键也有些心慌,开始调兵北上,防范红二、六军团把长沙占了。

其实,攻打长沙当然是不容易的,但牵制敌人、做大“湘鄂西根据地”,才是贺龙等人的目的。陈渠珍北上攻打红军,又被贺龙打了一个伏击战,损失惨重。

就此,红二、红六军团在永顺、桑植一带形成了气候,让人不可小觑。

李德等人一看,贺龙和萧克率领的队伍造成了大动静,不再多说了。1934年11月16日,中央给贺龙等人发来了电报:同意两个军团合兵一处,并成立“湘鄂川黔边省委”,任弼时担任书记,贺龙、萧克、关向应、王震等人为委员。

两个军团的最高指挥者为贺龙、任弼时。

之后,中央红军忙着西进,而红二、红六有时向南突进,有时派游击队向东进攻,借此牵制敌人。

1934年12月初,机会来了,国民党军队独立34旅布防常德、桃源。但是,部署上明显有巨大漏洞。

于是,贺龙等人决定派大军向东进攻常德、桃源等地。

但是,恰在此时,李德等军委领导人发来了命令:希望部队南下,到湖南的吉首、凤凰城等地运动,牵制国民党在黔阳、芷江、洪江的部队,让中央红军向湘鄂西推进时减轻压力。

之后,李德等人又下命令,让红二、六军团挺进沅江上游,可以留一个支队向桃源方向活动,借此牵制、迷惑敌人。

南下,意味着放弃有利战机。大军东进,又和军委李德等人的命令相左。

怎么办?

贺龙等人经过反复商议,最终决定继续攻击常德和桃源的守军,只要胜利了,依然可以牵制敌人。

这是贺龙等人第三次拒绝李德等上级的命令。

再一次,贺龙等人证明了自己,击溃了敌人,占领了桃源、慈利等县城。

加上先前占领的湘西的永顺、大庸、桑植等县城,总共建立了九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人口总量达到了四五十万。

至此,“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形成,成了当时中央红军转移后长江以南唯一的革命根据地。

而李德希望中央红军北上到红二、六军团建立的根据地会师的计划,也被开会否定了.....

从整体来看,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二、红六军团完全执行了中央让其牵制鄂、湘、黔敌人的大方向,让中央红军的行动少了一些阻碍。

从微观来看,贺龙为了大局,抵制并拒绝了左倾路线控制下的博古、李德的命令。

要说贺龙抵制李德等人的勇气来自哪里,应该是三方面,一是为了整体大局着想;二是为了少牺牲,怕白白伤亡;三是,李德等人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频出昏招,其命令实在不可全部执行。

不得不说,贺龙是个清醒的人,是个看得清大势的人,是个关键时刻能够坚持自己的人。或许,这才是他后来能够带领队伍创造佳绩,最后成为元帅的理由之一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二、六军团挺进湘西| 策应中央红军突出重围| 湘西大捷
根据地在脚板上——开国少将邓东哲回忆红六军团转战湘西
历史和李德开了个玩笑:发给红二六军团的批评电报,没收到
红二和红六军团的真实长征细节,之前宣传报道得很少
红军的十个军团后来都发展成哪些部队,军团长后来都怎样了
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