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方——炙甘草汤

【组成】甘草四两,炙(12g) 生姜三两,切(9g) 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50g) 桂枝三两,去皮(9g)阿胶二两(6g) 麦门冬半升,去心(10g) 麻仁半升(10g) 大枣三十枚,擘(10枚)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一日三次(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功效】滋阴养血,益气通阳。【主治】

1.虚劳心悸 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 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制方原理】本方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由阴血不足,阳气虚弱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虚弱,无力鼓动血行,脉气不相接续,则脉来或结或代,至数不齐;气血俱虚,心失其养,则心悸不宁;形体失于充养,则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瘦小。所治肺痿亦与气血阴阳不足有关。肺虚气逆,故咳嗽气短;阳气虚馁,津液失布,故多唾涎沫;肺卫气弱,腠理不密,故自汗不已;阴血不足,形神失养,故虚烦不眠,咽干舌燥形体消瘦,阴虚热扰,津液被耗,则盗汗便结,脉来虚数,亦为正气虚弱之象。故治宜滋阴养血,益气补肺。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补血,充脉养心,为君药。配伍炙甘草、人参健脾补气、兼能生津;麦冬、阿胶,滋阴养血,助生地黄养阴充脉,共为臣药。大枣、胡麻仁甘润而养血滋阴;桂枝、生姜辛温而温阳通脉,同为佐药。原方煎煮时加入清酒,取其辛热,温通血脉以行药力,为使药。数药相伍,使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复而心脉通,则悸定脉复,故又名“复脉汤”。又本方中炙甘草、人参能培土生金,补益肺气;阿胶、麦冬滋养肺阴;生地黄、胡麻仁长于滋补肾水,与胶、麦相合有“金水相生”之功,故也可用于虚劳肺痿的治疗。

制方特点:气血阴阳并补,心脾肺肾兼调;寓通散于补养之中,补而不滞。

本方与归脾汤均可补益气血,主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但本方重用地黄及大枣,滋阴养血之功较著,佐以桂枝、生姜等辛温通散,益气养血而能通阳复脉,适宜于气血阴阳俱弱,脉气不相接续之心动悸,脉结代;归脾汤中参、芪与白术相伍,健脾补气之力较强,又配以大队养心安神药,益气养血兼能补心安神,适宜于心脾气血两虚,神失所养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气(阳)血(阴)并补之剂。临床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气少,舌红少苔为使用依据。

2.临证加减 心悸怔忡较甚,加酸枣仁、柏子仁等助养心定悸之效,或加龙齿、磁石以增重镇安

神之功;肺痿阴伤肺燥较著,酌减桂枝、生姜、酒,以防温药耗阴劫液之弊。

3.现代运用 主要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属阴阳气血之不足者。

4.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者慎用;中虚湿阻者不宜。

(内容摘自谢鸣主编的方剂学教材)

炙甘草汤方歌: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

大枣阿胶加酒服,阴阳俱虚有奇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学方剂——炙甘草汤
[临床方剂大全]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秦伯未先生妙用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
【每周一方】第55期 •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之炙甘草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