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明我才是丞相,为什么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首辅却是霍光?

在汉武帝刘彻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通过遗诏的形式,做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性的人事安排:以外戚霍光“行周公之事”,与其他几位朝廷重臣一起组成顾命大臣班子,代替新皇帝掌管汉帝国的一切事务。即让霍光以实际的宰辅身份,来辅佐幼主刘弗陵。颇为意外的是,担当重任的霍光,却始终不是西汉皇朝的丞相。众所周知,在西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丞相地位极为显赫,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一号辅臣。那么,面对霍光的秉政揽权,作为刘彻在位时期最后一任丞相的田千秋,又该置身于何处呢?

家世显耀 起身卑微

要探讨田千秋的相国生涯,还得先从他的家世谈起。

田千秋的祖先原本是极为显赫的,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历史事件“田氏代齐”,说的就是他老祖宗的事迹。公元前 386 年,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标志着田氏在齐国国君地位的正式确立。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齐国田氏作为“关东九族”之一,被西迁至了长陵地区(今陕西咸阳东北)。长陵便成了田千秋的故乡。

据班固《汉书》田千秋传所载,他最初的官职是高寝郎。何谓“高寝郎”?单从字面上来看,或许不容易知晓此为何官,不妨分开解释。“高”即指汉高帝刘邦,由于此时汉高帝早已去世,故这里应当再延伸为汉高帝庙;“寝”是指“卫寝”;“郎”即官职名称。三个字合起来就是指奉祀汉高帝刘邦的庙宇的护卫官。这显然不是一个重要的官职,一般情况下发展前途也不是太大。但田千秋却在此位置上做出了一鸣惊人之举,这一举动从此也改变了他一生的人生轨迹。

一纸上书 轻易拜相

当时汉武帝刘彻刚刚经历了废太子起兵事件。

公元前 91 年,时任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生遭人告发,说他与阳石公主通奸,并以巫蛊妖术诅咒皇帝,致使公孙氏父子下狱,阳石公主、诸邑公主等也被杀死。刘彻便令宠臣、赵人江充来查办此事。江充素与太子刘据有间隙,故打算借此机会陷害太子。在江充的挑拨之下,刘彻将一双凶煞的眼睛对准了自己的皇位继承人。不久,遂导致了太子起兵谋反,后来太子兵败自杀。当时人们都对太子刘据的死愤愤不平,认为太子本愿并没有将矛头对准自己父皇的意思,是被逼反的。但满朝文武皆是敢怒不敢言,最后,是高寝郎田千秋的一纸上书打破了朝廷的沉默。

田千秋上书对武帝刘彻说: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的儿子因失误而杀人,又有何罪!臣常常梦见一位白头老者这样对我说。也就是说,儿子动用了父亲的军队,也就是犯了挨一顿打的罪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若天子的儿子过失杀了人,是不应当受到追究与责罚的!这话也并非他田某人所言,他只是转述了一位梦中老者的意思。看完田千秋的奏折,刘彻首先觉得言之有理,其次令他万分震惊的是,田千秋提到了白头老人,以此再联想田千秋的职务,刘彻觉得这是他的祖上汉高帝显灵,托梦于田千秋,才使得田千秋有勇气站出来替太子喊冤叫屈。于是“乃大感寤”,并吩咐马上召见田千秋本人。

第一眼瞧见田千秋,汉武帝刘彻就喜欢上他了,因为“千秋长八尺余,体貌甚丽”。刘彻对他说:“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决定诛江充三族,并建“思子宫”,在太子去世处建“归来望思之台”,以表达对爱子的悼念与歉意。同时,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田千秋成了仅次于三公的九卿之一的中央级高官。

田千秋为刘据辩护一事,使刘彻以实际行动为刘据的起兵定了性。从此,田千秋的仕途扶摇直上。

田千秋担任大鸿胪没几个月,刘彻又下了一道诏书:罢免丞相刘屈氂,任命田千秋为丞相,并封其为富民侯。田千秋的升迁速度可谓飞快,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竟然从微不足道的高寝郎一跃而成为了大汉丞相,这令当时的人们及后世史官极为震惊。《汉书》上说他“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的确是这样,回溯西汉初期的丞相,无论是萧何、曹参,还是王陵、陈平、周亚夫等人,不是军功显赫,就是原本便才智出众,与这些文臣武将相比,田千秋显然要逊色得多。

难怪匈奴单于曾以嘲笑的口吻对西汉使者说道:你们大汉任命丞相,那些有贤才的人不用,“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这一“妄”字,着实气坏了刘彻,他于是下令将照搬匈奴单于原话的无辜使者打入大牢,很久才将其放出来。

拜相条件 深合帝意

田千秋之所以能够为汉武帝刘彻所看好,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升至位高权重的宰辅,简单地将这归结为他人的幸运及刘彻的“妄为”或许也是说不过去的。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田千秋的拜相原因。

第一,体貌美好。我国古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爱“以貌取人”,无论是选官,还是后来的选状元,同等条件下,貌美者往往更容易得到当权者的青睐。比如张苍原本在楚汉并立时期犯下了死罪,在刑场正当要伏法的时候,王陵见他“身长大,肥白如瓠”,而“怪其美士”,便立马请示沛公刘邦将其赦免,刘邦果然答应。翻阅《太平御览·人事部》可知,在汉朝凡是受到帝王宠信者,往往都是要么身高有优势,要么貌美。如刘彻宠臣东方朔“长九尺三寸”;金日臄“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外戚王商“长八尺余,身体洪大,容貌绝人”。而田千秋正是如上所言的这类人。《汉书》上说“千秋长八尺余,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悦)之”。

第二,胆大正直。田千秋上书刘彻替废太子刘据讲话,情况非同一般,因为他的辩护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当时所谓的“谋反者”。虽然武帝刘彻与刘据亲为父子,但手握最高权力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他不允许有任何人向他挑衅,哪怕是自己的皇太子。所以田千秋能够冒着杀头风险上书刘彻,是他胆大的体现。而争取为废太子平反,在立场上,确实是与江充一伙仗势欺人之徒完全不同的。田千秋敢于将矛头对准得势小人,这本身就显示了他的正直性格与正义精神。

第三,职务特殊。田千秋原本担任的是汉高帝庙的护卫官,也就是说,在武帝刘彻看来,田千秋梦里的那位老先生,毫无疑问乃是自己的老祖宗汉高帝。自己面前能够站立这么一位体长貌美的正直之士,不是祖宗的眷佑与恩赐,还能是什么?这样的人物,岂有不重用的道理———在古代的帝制时代,帝王最怕的可就是违逆祖辈君王的意愿,不重用田千秋,便是悖逆了“高庙神灵使公教我”的神差。

第四,时代要求。刘彻统治前期,多行攻伐之事,此一时期,大汉版图明显增大,四夷皆臣服于汉皇帝。正因如此,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诗人夏曾佑先生才在其 《中国古代史》 一书中感慨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此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夏先生对刘彻在开疆扩土方面的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对当代中国版图的形成,最、有贡献者乃汉武帝。

但毕竟,此消彼长的道理是客观存在的,连年在军事上过于动用人力、财力、物力,必然会加重帝国内劳动人民的赋役负担,使农业、工商业的发展遭到严重的影响。刘彻在晚年任命田千秋为新一任丞相,明显有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农业为核心的经济建设上来的目的,我们仅从刘彻所封田千秋的爵号“富民”侯中,便可窥得刘彻“悔征伐之事”的急切心情。田千秋拜相以后,又以著名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这些措施都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与提高。

武帝立嗣 托孤外戚

刘彻晚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确立了一项新的皇位继承制度———立子杀母制。

“巫蛊事件”渐息以后,刘彻的长子刘据、次子齐王都已经去世了,三子燕王还健在。燕王欲争皇储,便上书父皇请求入宫护驾,意思是探听刘彻对自己的态度。但燕王不为武帝刘彻看好,刘彻根本没有传位于燕王的意思。他中意的乃是宠妃赵婕妤(因居钩弋宫,故又称“钩弋夫人”)所生之子、五岁的刘弗陵(后来的汉昭帝)。令刘彻最为担心的是,刘弗陵尚幼,将来即位,“母以子贵”,其年轻的母亲钩弋夫人自然会被尊为皇太后,钩弋夫人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吕后呢?他越想越担心。“无毒不丈夫”,于是刘彻决定赐死钩弋夫人,并立刘弗陵为皇太子。是为立子杀母制。后来这一惨绝的制度为北魏统治者所承袭。

有了心仪的皇储之后,由于刘弗陵年纪尚幼,刘彻又开始物色可堪当重任的顾命大臣。遍察群臣后,他发现“唯(霍)光任大重,可属社稷”。霍光乃是名将霍去病的弟弟,其母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若论辈分,汉武帝乃是霍光的亲姨夫。此时霍光的职务是侍中、奉车都尉。汉武帝令宫廷画师画了一幅以“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为主题的画,并赐给了霍光,意在让霍光做周公,辅佐年幼的刘弗陵。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 87 年),刘彻病重,守在他身边的霍光流着眼泪问刘彻:“若您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当继承您的位置?”刘彻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道:“你难道还不明白此前我赠送你那幅画的意思吗?立少子,你行周公之事。”霍光这才恍然大悟,皇上是要让少子刘弗陵即位,并让他来担当重任,辅佐幼主!霍光跪倒在地,对刘彻说:“臣不如金日磾。”金日磾原为匈奴王子,后归降汉朝,此时任职于西汉朝廷。听罢霍光的话,金日磾说:“臣外国人,不如光。”最后,汉武帝刘彻喘着微弱的一口气,做出了一生中最后的政治安排: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顾命大臣之首,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等共同辅弼幼主。

据《通典·职官十一》的记载,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三公上”。在此以前,刘彻曾任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但当时刘彻大权在握,卫青也很少干政,故当时的大司马大将军虽然位高,但还没有成为朝官首领。而此时,霍光一人身兼大司马、大将军,他不但成了内朝的最高首领,而且更是百官之首。《文献通考》上也曾写道:“大将军之官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宰相之右。”这显然是在说霍光。从此以后,外戚霍光正式以内朝(中朝)首领的身份走上了大汉政治舞台的最显赫位置,成了大汉王朝有其实而无其名的真相国。而田千秋,则成了“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丞相。

身失首辅 位居虚相

汉武帝的临终决定,使汉昭帝朝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现象:丞相失去了首辅的地位。

虽然以上的论说皆为历史事实,但人们难免有此疑问:田千秋贵为丞相,虽失首辅之位,那么他是否也是刘彻的托孤大臣之一呢?为何刘彻没有赋予他“行周公事”的权力呢?稽考《霍光传》,上面写着“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这样一席话,没有出现田丞相的大名。

田千秋在刘彻统治末期未曾有过错,按照常理来讲,国相绝对应当在顾命大臣范围之内。再看田千秋的传记,上有“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臄、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的记载;另外,霍光也曾对田千秋说过“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这样的话。由此便知,临终前头脑尚清醒的刘彻并没有忘记当朝相国田千秋,田千秋亦在顾命之列。这种说法于情于理都能够为人所接受,但他在刘彻顾命大臣中的地位却并不显耀。

至于刘彻没有让田千秋继续担任首辅,主要是基于了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刘弗陵年幼,他需要的是替自己来决断一切军国事务的决策者,而非执行者,田千秋只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执行人;第二,霍光乃是外戚,刘彻认为他更加可靠,在这里,很明显刘彻只看到了外戚秉政的优势方面;第三,霍光为大将霍去病之弟,刘彻认定其身体内定会有与兄相似的将才基因,更有“匡国家,安社稷”的本领,这对于他代替幼主担任内朝最高决策人,显然也是极为有利的。所以刘彻才决定在厚道的田丞相之上,再安排一个更能担当大任的人物。

按照汉武帝的政治安排,在汉武帝驾崩以后,霍光在事实上成了汉朝廷的“太上丞相”。

然而此时的田千秋,也没有自暴自弃,他依然在努力做好服务皇帝、安抚民众的工作。史书上一句“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便是对他的最中肯评价。一次朝会,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对田千秋说:“我与君侯共同受先帝临终前的委托,如今我霍光治内,君侯治外,君侯要时时教导督促霍光,使我不至于辜负天下的期望啊。”霍光的意思是说自己与田丞相共同奋斗,大司马大将军主管宫廷事务及朝廷人事等大政决策,而田丞相负责外部的执行,只有双方共同配合,他霍光才能治理好天下,天下方可太平。

田千秋则说:“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他把天下安危系于霍光一人之身,至于他本人,却始终都保持缄默,从来不曾给霍光秉政安插过拦路虎,更没有违逆过霍光。因此,霍光更加敬重田千秋,每当国家有什么祥瑞征兆,都要代皇帝下诏,重赏田丞相。故“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

清道光朝有一军机大臣叫曹振镛,一次门生问他为何能够受到皇帝的殊遇,曹振镛说:“多磕头,少说话!”将曹振镛的话用在田千秋身上或许是再合适不过了,面对权贵,除了少说话,还有什么能够防止“言多必有失”呢,还有什么可以使自己得以保全自身呢?况且头顶上的权贵也并非众叛亲离、十恶不赦之徒。所以,面对霍光秉政,田千秋的做法是明智的,是值得肯定的。

贵人相助 化险为夷

有一件事,差一点导致“霍田和谐关系”的破裂。燕王、桑弘羊对抗霍氏专权事件爆发后,桑弘羊之子桑迁知道自己亦受到了牵连,便逃到了桑弘羊的一个故吏侯史吴家。后来桑迁、侯史吴俱被朝廷逮捕。参与了处置反霍党一事的廷尉王平与少府徐仁二人,认为桑迁有连带之罪,而侯史吴却是无辜的,应当将其赦免。后来监察部门的侍御史重新审核此事,认为桑迁通经术,知道老子要谋反,当儿子的却不上前劝阻,既不忠也不孝,这与谋反无异,不但桑迁罪不可赦,就连侯史吴也不应当被赦免。侍御史还将王平、徐仁二人给弹劾了。

事情也巧,这个少府徐仁不是别人,正巧是当朝丞相田千秋的女婿,所以田千秋站在女婿这一边,也替侯史吴说了一些好话。田千秋还召集中二千石、博士于公车门集会,共同讨论侯史吴问题。其间,议者都认为大将军霍光逮捕侯史吴是不对的。霍光知道此事以后,认为朝廷的决策者与执行者意见不一致,大为恼火,便下令将王平、徐仁押入大牢。明眼人都明白,霍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对着田丞相来的,所以“朝廷皆恐丞相坐之”。

正在此时,一个“贵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僵局,使田千秋本人化险为夷。此人便是建平侯杜延年。杜延年乃是霍光的亲信,霍光“持刑罚严”,但杜延年却“辅之以宽”,帮助霍光避免了好多过失,霍光对其极为信任。

他对霍光说:“官吏放纵犯罪之人,国家自有既定的处理规章,如今说侯史吴犯有大罪,从法律上来讲的确是有些严重了。田丞相素无所守持,就是爱经常替手下的人说话,这是他的一贯做法。以我延年的愚见,田丞相是先帝时代所选拔出的政府首脑,如果没有引起大的事故,是绝对不能轻易废黜的。现在天下流言四起,都认为这件事确有失妥当,延年担心大将军您因此事而失掉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威信啊!”经过杜延年的耐心劝说,霍光这才意识到“丞相”也是不容轻易动摇的的高官显位,再说田千秋也没有对其构成什么威胁,于是决定不再追究丞相田千秋,只是将王平、徐仁二人杀死,并弃于市。由此,霍光的专断与严苛作风也可略见一斑。

这个结果是很难得的,它毕竟使田千秋保住了丞相之位,并在为相十二年以后善终。田千秋去世后,以霍光为首的西汉朝廷追谥其为“定侯”。总体来看,应当承认田千秋算是一个识趣的人,他虽然贵为一国丞相,但却没有去动摇霍光在西汉臣工中的核心地位,他这种“无为”,不但使他本人得以善终,更避免了西汉统治集团的内部分裂。这既是田千秋的大幸,无疑也是西汉朝廷的大幸!

在《汉书》里,作者班固将“田千秋”书为了“车千秋”,给他改了姓氏。这又是为何?事实上,这正是田千秋受宠的表现之一。田千秋晚年,皇帝见他年老体衰,对他给予特别礼遇:允许他在进宫上朝时乘坐小车,所以人们便将其称为“车丞相”。渐渐地,蕴含着皇恩浩荡之义的“车”便取代了“田”,成了田千秋的另一姓氏。这一恩赐,或许能够给因失去首辅位置而一直压抑内心不快的田千秋一丝慰藉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汉武帝选匈奴出身的金日磾为托孤大臣,也没选择丞相田千秋呢
霍光的顶级权谋之路,你能从中学到什么?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市井出身的汉宣帝刘病己是怎么摆脱傀儡的身份?
千秋功过,谁与评说
车千秋:因为一个梦,他成了帝国的宰相
对西汉有功的霍光为何被灭族?真相你可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