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知识普及】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关系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不但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治疗依据,至今,五行学说仍然被中医学广泛应用。

(1)借五行“析”五脏。中医学利用五行这一分析工具,详尽解释了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认为,肝喜条达,因此与生发的木对应;心有温照的作用,因此与阳热的火对应;脾主运化,因此与生长的土相对应;肺有清肃的功效,与坚韧的金相对应;肾主水,与寒润、下行的水相对应。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关系,可以推出五脏之间的关系。例如根据五行相克,可以做出如下推断:肝主疏泄,可以有效抑制脾的郁滞;脾主运化,可以有效抑制肾水过多,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肾主水,可有效缓和心火过盛;心阳可有效抑制肺过于清肃。根据五行相生,可以做出如下推断:肾精可以养肝,肝血可以养心,心阳可以温脾,脾土可补肺,肺气可助肾水。

(2)观五行识病因。五脏同五行一样,是相克相生的,也表明人体脏腑处于健康状态,人体不会出现什么异常;但若五脏出现乘侮,即五脏中的某一脏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过于充盛或者衰弱,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其他脏腑出现异常。例如,若脾脏出现异常,有可能会影响肾脏和心,造成背脏、心脏功能素乱。脏腑中若有一个器官发生病变,其他脏腑未必一定会受到影晌。若其他脏腑功能正常、旺盛,则不会受发生病变的脏腑的影响,只有其本身较为虚弱时,才会受到攻击。中医学在应用五行学说寻找病因时,一方面要判断脏腑异常是否是由其他脏腑功能紊乱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脏腑发生病变也有可能是其他外在因素引起的,因此,一定要谨慎,不要“误判”。

(3)利用五行治疗疾病的原则。中医洽疗疾病,不是“一叶障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除了对发生病变的脏腑进行治疗之外,还要诊断是否其他脏腑也受到了影响,若受到了影响,也需治疗。外另五行学说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释脏腑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在运用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要注意其局限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阳”非“矛盾”,中医阴阳学说探析
路绍祖:肺、心、脾、肝、肾五脏证候针灸治...
邓铁涛 名老中医经验集目录(一)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四)
五行学说——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人体五脏相关的哲学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