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棉纺业是如何开启英国工业革命的?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毛纺织业曾是英国工业革命前发展最强大的手工工业。然而,仅仅在18世纪开始的40年间,英国棉纺织业却迅猛发展,并取代毛纺织业成为当时英国工业的中坚力量。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以棉纺织业为起点。


一、英国工业革命前毛纺织业的发展

英国中世纪时期,英国兴起了历史上最早以及最重要的一个手工行业——毛纺织业。在1500年前后,英国还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传统经济国家,作为英国的民族传统产业,养羊和呢绒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的两个方面。例如,1300年英国贸易出口总值为30万英镑,其中羊毛出口总值就有28万英磅,约占整个出口总额的93%。英国的毛呢织品深受欧洲大陆上各个国家消费者的欢迎,仅在1470年至1510年的40年间,英国毛呢出口量就以30%的年增长率不断增加,由每年3万匹跃至9万匹。在如此丰厚利润的驱动下,许多英国商人们把资金投资到养羊和毛纺织业上。



羊毛和毛纺织品的外销,给英国商人们带来了十分高额的利润,反过来又促使了英国本土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分化。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了牧羊人、剪毛工、纺织作坊劳工等,为各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来源。据史料记载:“英国人宁愿养羊而不愿意耕种,有近1/3左右的土地都用来从事养羊。在英国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养出来的羊,羊毛的洁白与柔软程度都是欧洲他国无可比拟的。”同时,英国政府也对毛纺织业采取了扶植发展的政策。



从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统治起,英国政府为毛纺织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政策条件,使得英国的呢绒生产打败了其他国家,垄断了整个欧洲市场。英国政府还制定了吸引外国移民等政策,通过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本国呢绒产业的发展,并且在税收、出口等政策上都做出了积极调整,为毛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这为英国后来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一流工业强国打下了稳固的根基。


视频:工业革命


二、英国棉纺织业的兴起与发展

英国的棉纺织业与古老的毛纺织业相比,可谓是新兴的工业。最初是它与英国农村的家庭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发展伊始,无论是其劳动组织方面还是工具设备等方面,均是仿照毛纺织业的发展模式。到18世纪五十年代,英产的棉布虽然已经对外输出,但出口总值却不到四万六千磅。可见当时棉纺织业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毛纺织业。



然而,这样一个新兴的、发展相对落后的工业,仅仅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其发展速度、规模都远远赶超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导,促进并推动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不可不谓之惊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棉纺织品市场的扩大

工业革命前,国际市场对棉织品的需求量激增,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第一,随着英国在北美洲殖民以及北美种植园的拓展,美洲成为了棉织品的新市场。同时,棉织品成为了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用来交换黑奴的重要贸易手段;第二,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为棉织品在欧洲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17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开始制造棉布,而此时欧洲人对于棉织品的需求仅限于将其用来作为装饰品、桌布等,需求量相对较少。然而18世纪开始,伴随着欧洲经济繁荣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时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具有轻便化、实用化的棉布越来越青睐,因为用印有美丽图案并且色泽亮丽的棉布制成的服装,不但舒适暖和,而且价格低廉、外观精致,成为了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据统计,1750~1760年英国人均原棉消耗量200克,比1698~1710年增加了两倍以上;法国1750年仅为50克,1790~1802年消耗量也增至100克;此外,包括荷兰、瑞士、普鲁士等其他国家,原棉的人均消耗量亦呈逐年上升趋势。


2
创新发明的激励

棉纺织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受到的封建行会以及政府法规等约束相对较少,加之可以自由雇佣工人、应用机器生产各类产品,新技术和新发明能够更加容易地在棉纺织工业中得到应用与发展。
1761年英国“工艺协会”发表文告,由于纺织业手工业者数量不足,导致制造速度比较慢,从而使得商人订货交付延迟,建议设立奖金“奖励最优良地发明一种能够同时纺出六根毛线、六根棉线、六根麻线或者六根丝线的,并能只由一个人操纵看管的机器”。自此,各类新发明和新专利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771~1780年英国发明专利297项,1781~1790年增至512项,之后十年时间,其专利总数更是高达655项。其中,以棉纺织业最为突出,专利发明数量最多。最为著名的有: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1768年阿克莱制成了水力纺纱机,取得了技术革命的关键突破,从此纺纱机转动不再依靠人力;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综合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在木匠和锻铁匠的帮助下,发明了动力织布机,从此将织布效率提高了近40倍。棉纺织工业的技术革命加速并带动了其他工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反之又促进了棉纺织工业在英国的蓬勃发展。


3
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

17世纪末,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对毛纺织业影响最大。印度以其精美的棉织品横扫了整个世界市场,这意味着英国毛纺织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使得英国经济遭到致命的冲击。这对于18世纪已经成为世界顶级强国的英国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为了保护本国的纺织工业,早在1662年,英国政府便实行双重政策:一方面禁止在本国内销售印度棉布,并向进口的印度商品征收高额的歧视性关税;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本国商人向印度学习,建立自己的棉织业与印染业。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棉纺织业成为英国纺织业当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部门。在之后的一百年内,为了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织品市场,英国棉纺织业部门不断发生着技术革新。政府通过制定各项优惠和奖励政策,实现棉织业的工业化,使得整个棉纺织业飞速发展起来。1785~1850年,英国棉织品产量从4,000万码骤增到20亿码,提高了大约350倍。1800年,棉织品出口额占据全英国出口总值的25%;1828年棉织品出口额达1,900磅,高达英国出口总值的一半。自此以后,英国在与印度的竞争中逐渐将其驱逐出去,自身垄断了整个棉织品的世界市场。


三、棉纺织业战胜毛纺织业成为工业革命起点的原因

18世纪以前,英国的毛织物占据着英国输出品的王座,而棉纺织在英国制造工业中却处于十分渺小的地位。然而,仅仅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棉织业就以惊人的速度击败了毛纺织业,使英国一跃成为世界棉纺织工业头等强国,并以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这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原因。


第一,强大的社会需求。18世纪初,英国伦敦和其他各大城市出售的棉纺织品已经成为英国上流社会十分时髦的东西。上至王后下到普通商人,都以用印花布和白洋布做窗帘、垫子、卧具等为典雅美观和时尚。



这种崇尚棉织品的社会风尚一度引起了毛纺织业者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他们要求议会颁布禁令,禁止印度、中国和波斯等地的棉织品输入。在该条禁令产生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他们又出版小册子进行煽动,甚至通过制造骚乱来反对棉织品的进口。此后,议会于1721年又颁布了一条更加明确和彻底的新禁令以限制英国人民对进口棉织品的拥有和买卖。然而,棉织品的生产与普及已是大势所趋,颁布的禁令虽然对于棉织品的直接进口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却仍无法阻止英国本土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到1735年,议会也不得不颁布法令,对英国棉麻混纺织品的合法性予以承认。



 

第二,棉纺织品利润高,收入多,政府大力支持。从18世纪开始,棉纺织品不仅在英国国内受到欢迎,同时也深受欧洲其他国家、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民众欢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畅销、利润最丰厚的商品。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全力支持和保护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并采取关税保护政策,提高棉布的从价税,以保证英国本土制造的棉纺织品对国内市场的绝对垄断。


1787~1813年白棉布的从价税从16.5%提升到85%,细棉布从价税由18%提升到44%。除了对棉纺织工业直接的政策保护外,国王和政府还对那些在棉纺织工业发明创造者发奖、封爵以奖励其在促进棉纺织工业发展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请他担任德比郡的郡长。1812年国王发给发明综合纺纱机的克隆普顿5000英镑的奖金。


第三,要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大范围地采用和普及新技术,实现产业的机械化和工业化。棉纺织业作为新兴工业,传统约束较少,容易进行技术革命。从它诞生之日起,棉纺织工业不像毛纺织工业那样,具有许多制造规程、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因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新技术。由于它的数量和质量远落后于当时市面上流通的印度棉织品,为了能够实现同印度棉织品竞争并抢占国内外市场,也要求它必须进行技术革命。相比而言,毛纺织工业分布比较分散,对于新技术的传播十分不利,同时由于羊毛质量问题,使其在珍妮机和综合纺纱机上不易纺成毛线,这也是毛纺织部门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上述客观原因之外,毛纺织工业的技术工人们认为,采用机器以节省劳动力并不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反会造成严重的失业。因此,他们抵制新机器在毛纺织工业的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工业革命便首先从棉纺织工业蓬勃展开了。


结 语
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仅仅40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超过了传统的毛纺织业。毛纺织业作为英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16~18世纪期间支持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棉纺织工业的兴起以及国家工业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18世纪开始,棉纺织业凭借其自身易于接受新技术、使用新机器等特点不断地快速发展起来,在英国政府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推动着英国产业结构从农业国转变成为以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并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号角,使其在世界上率先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独揽世界经济霸权。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2):12-13,作者夏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济史真相:现代帝国崛起与衰落的样本
英国曼切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棉花是如何推动工业革命成功的?
内驱与统合: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及对全球体系的影响
梁孝: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爆发?--资本扩张、殖民掠夺与争霸战争
英国工业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