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漠深处写忠诚——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程开甲(3)

  做纯粹的科学家

  程开甲的一生都在求索、创新。张蕴钰将军曾评价:“程开甲是一名纯粹的科学家。”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在那里,恩师王淦昌告诉我,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紧跟前沿、抓住问题、扭住不放。”回忆过往,恩师的话让他始终铭记。

  1946年,程开甲来到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成为被称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玻恩教授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先后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5篇有分量的论文,用量子力学证明了狄拉克提出的“狄拉克方程”在自由粒子条件下的正确性。而此方程连狄拉克本人也从未证明过。

  1948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程开甲与师兄海森堡就学术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程开甲,时而用英语,时而用德语,与这位1932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展开舌战。弄得担任裁判的大会主席泡利十分为难,最后只得风趣地说:“你们师兄弟吵架,为什么玻恩不来?这个裁判我也不当了。”

  玻恩听到此事很高兴,跟程开甲讲起自己与爱因斯坦长时间针锋相对的争论。玻恩说,爱因斯坦是一个“离经叛道”者,因而才能超越常规。这次谈话,让程开甲终身受益。

  在献身核事业的几十年间,程开甲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但他的学术研究仍然硕果累累。

  20世纪6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教科书;80年代,他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高温和低温超导普遍适用的超导双带理论;90年代,他提出并建立了系统的“TFDC(托马斯—费米—狄拉克-程开甲)”电子理论,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思想,并将该理论应用于金刚石触媒等方面的研究。

  过去,程开甲身边始终有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现在,尽管计算尺已被计算机取代,但程开甲对黑板还是情有独钟。北京家里还特意装了一块黑板,以便在上面推算数学公式。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20世纪70年代,程开甲在大西北搞试验。一个宁静的夜晚,他突然发现天际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光点,随即整个天空都被照亮。程开甲推断,这可能是邻国在搞新武器试验。程开甲当时预言:自卫星上天后,太空就成了人类竞争的新空间。未来,空天武器将可能成为又一个竞争热点。 而今40年过去,事实证明了他的科学预见。

[责任编辑:王宏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国之盾:为祖国隐姓埋名四十载,唯一荣获6个顶级勋章的程开甲科学家
程开甲故事(2)游子归来 与祖国荣辱与共
核开拓者程开甲:回国前 玻恩叮嘱多买吃的带走
拥有6大荣誉,被称为核司令的程开甲,为国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谁能想到,《奥本海默》居然与十二位中国科学巨匠时空交汇
被忽视的玻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