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要过年了,我们来温习一下我们文山各地的民风民俗!

民族戏曲—文山壮剧篇

作为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艺术,壮剧于2006年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起壮剧-民族精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流行于广西地区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和壮族师公戏。但是,你不得不知的是,文山州也是壮族同胞的聚集地,富宁、广南等地的壮剧也是民族瑰宝的精粹哦!

文山乐西壮族土戏—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每年春节期间,文山市西北部48公里处的德厚镇乐西村,老村公所院心里的土戏台上总是上演“百年壮剧”—乐西土戏。这是当地壮族同胞为村民和回家过年的人精心烹制的春节“文化大餐”。乐西土戏是云南三大壮剧的分支剧种之一,文山壮族布傣人自称“戏布傣”,被国家文化部专家汪效禹誉为“中国戏曲后花园中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云南富宁土剧


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土族聚居的富宁县一带,名“土剧”。1919年从广西流入富宁壮族地区后,被壮剧艺人吸收、融化,成为富宁地区极具特色的土剧。剧目有《螺蛳姑娘》、《换酒牛》、《穷山巨变》等。

云南广南壮剧


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名“沙剧”。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剧目有根据壮族历史传说改编的《侬智高》,民间生活小戏《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移植汉族戏曲剧目《薛平贵》、《金纱帕》,以及新创作的现代戏《万年树》、《曲折的水沟》等。


历史记忆—文山村寨篇


文山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州。从普者黑的仙人洞村,到坝美景区的坝美村,这些地方都是为世人所熟知。你或许没有听过下面几个村落,但是你需要知道他们。

历史文化名村—麻栗坡城寨村


城寨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董干镇。村内文化遗存比较真实完整的彝族支系白倮人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即语言、口传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艺术、祭祀、礼仪、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009年城寨村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最后的穴居村落—文山峰岩洞村


岩洞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境内南屏镇。岩洞村起源于清末时,始祖李氏为躲避战乱逃到这里安居,300年来,峰岩洞又陆续接纳多姓人家,现已繁衍了九代300余人,现成为如今世界之最的洞穴村落。位于文山峰的这个独特村落依山洞地形、地势而建,与正常村落无别。1999年,村民全部搬出峰岩洞后,这个完整的穴居文化遗迹被保存下来,成为一个活的民俗博物馆。2001年,峰岩洞村是作为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居住时间最长、惟一穴居的村落而被记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战争记忆、老山第一村—小坪寨


小坪寨村,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自治州老山脚下一个瑶族村寨,是当年收复老山战斗时官兵的出发地。因为那场战争,老山名扬天下,小坪寨村却因此承受了家园被毁和生命财产受损的巨创,时至今日,小坪寨村的后山上立的“雷区禁行”碑,告诉世人当年的那场战役是多么的残酷。

小坪寨是一个充满独特的民族韵味的小村庄,处处弥漫着浓郁、神秘的瑶族风情。古老的水碓、水车,穿着民族服饰的瑶家少女,还有路两旁成排的芭蕉林,山坡上成片的竹子,一排排的梯田,让你仿佛走进一片原始的净土,灵魂倾刻间超越尘世的烦琐,在静谧中升华。而新修建的老山支前参战纪念馆更像一条历史的玉带,把小坪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首优美的诗篇,大量的文字、实物、图片、影像和模型,记录和传承着的是瑶族同胞家园被毁的痛苦、瑶家儿女灿烂悠久的文化,同时也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的真实写照。


风情文山—民俗歌舞篇
铜鼓舞—古老的歌舞艺术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期间,文山地区众少数民族扛起铜鼓,来到红水河岸胖的山顶赛铜鼓。

弦子舞—砚山彝族文化符号


砚山县是彝族弦子舞之乡,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亦称跳弦,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群众性、自娱性民间音乐舞蹈,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因而流传面最广,普及面最宽,几乎所有的彝族支系的人都会弹会跳,且世代经久不衰,百跳不厌,故有“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阿哥的弦子响,阿妹的脚板痒”等民间谚语流传。

草人舞—“行版”壮族舞蹈


“草人舞”主要流行于砚山县壮族聚居区,舞蹈只在每年正月属猪日举行“开年节”时跳。其调度也是无拘无束,可随意发挥。草人舞只能在开年节上跳,故至今仍保持原始风貌。


节事习俗—文山节庆篇
苗族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三)


苗族“花山节”是丘北、马关苗族节庆活动,节日时间正值春节长假期间。“花山节”是在每年的春节大年初三至初五不等举行,节庆活动主要有男女山歌对唱、踢脚架、爬花杆、斗牛等。

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节”叫祭龙也叫祭“竜”(竜即神灵之意),是壮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主要节庆内容有祭龙、壮族民间歌舞表演、服装展示、对歌比赛等。内容精彩丰富,时间在农历三月。节庆活动的时间在清明小长假前后,活动上充分展示壮族特色歌舞和民族风情,还可一尝壮家的特色饮食。

彝族“花脸节”


“花脸节”是丘北彝族的传统节日,它由彝族民间传统的“祭龙节”演变而来的。主要活动内容有祭祀活动、抹花脸狂欢、男女青年对歌等。。花脸文化成为普者黑旅游的文化品牌,海内外游客,只要知道普者黑,都知道普者黑有一个花脸文化。特别是彝族的“花脸节”是云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精品之一,节日期间恰逢普者黑万亩荷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景区还在节日期间举办钓鱼大赛、龙舟赛、摸鱼比赛等系列活动,场面十分热烈。

彝族白倮人“荞菜节”


麻栗坡县的原始密林中,居住着一群自称倮人的神秘彝族支系。他们至今保留着很多古老的做法:不与外族通婚,房屋不用玻璃,没有现代的门锁...“荞菜节”是彝族白倮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四月第一个龙日举行。近几年,“荞菜节”在麻栗坡县城寨村举行。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老少身着传统服饰聚集村头宰牛喝酒,并伴随着鼓点跳铜鼓舞、荞菜舞、龙袍舞、月亮舞、竹竿舞等传统舞蹈。

本文转载自云风摄影旅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山旅游攻略(图文)
爸爸去哪儿 云南文山州普者黑自助游攻略
壮族
夏日的普者黑
普者黑 -导游词
出行即生活|文山 普者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