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悲剧诗人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虽然我们不同意那种把贾宝玉等同于作者曹雪芹的说法,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以贾宝玉的视角来对世界进行观照却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如何认识贾宝玉这个形象,是解析《红楼梦》的关键。

贾宝玉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物?关于这一话题,历来红学界众说纷纭。有叛逆说、双重性格说、多余人的典型说、新人萌芽和新兴力量代表说等等。大多数是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来加以论述,虽然合理,但不足以概括贾宝玉形象的整体特征。总体来说,贾宝玉主要是一个悲剧诗人。

所谓悲剧诗人,包含两重含义。它既指创作悲剧的诗人,又指其人生充满悲剧意味的诗人。贾宝玉正是这双重意义上的悲剧诗人。

贾宝玉是生活在诗的世界——大观园里唯一的男性,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虽然在历次诗会中,他的诗从未能力拔头筹,大家评出的佳作总是出于林黛玉或者薛宝钗之手,但是,贾宝玉不仅能够写诗,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存在、他的生命历程是富于诗意的,他是“诗意的存在”。所谓“诗意的存在”,就是指不处于日常生活的时间中,不是以符合生活逻辑的现实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而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用诗人的方式感受世界。正如不能理解他的傅试家的两个嬷嬷所说:“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鱼就和鱼儿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他不是长吁短叹的,就是咕咕哝哝的。”(第二十五回)在他看来,只有女儿才是“钟灵毓秀”的宇宙的精华,才葆有未经斫伤的纯真的心灵。所以他说出那惊世骇俗的名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看见龄官用金簪在地上连画几十个“蔷”字,不由得看得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他心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说不出的心事,才这么个样儿。外面他既是这个样儿,心里还不知怎么熬煎呢!看他的模样儿,这么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呢?——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天忽然下起雨来,他只想人家身子单薄禁不得骤雨一激,只顾提醒她身上湿了,不用写了,却没有想到自己正淋着雨,浑身冰凉也没有感觉到。(第三十回)他完全被龄官的痴情所感化了,在他的感受中,只有龄官存在,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忘我”的境界。“玉钏尝羹”、“平儿理妆”、“香菱解石榴裙”等,都表现了贾宝玉对青年女子的非功利的迷恋、对美的关注与审美化的欣赏。

贾宝玉关注许多女孩,即使他后来对林黛玉情有独钟,也不时痴念宝钗、湘云之美。为什么呢?这正体现了诗人极重要的特征。一个以追求完全的美为职志的诗人,其心灵不会只被一个人占据,他会爱许多人,通过许多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个体美接近完全的“美”。贾宝玉曾作《庄子·外篇·箧》续篇,赞美“宝钗之仙姿”、“黛玉之灵窍”;看到宝钗的酥臂,想着要长到黛玉身上就好了。他对诸多女孩的爱其实是对诸多部分的“美”的爱。

贾宝玉的爱情纯粹是一种精神的恋爱。本来,现实的爱情不可能没有情欲的成分,而诗人却要将之剔除。《红楼梦》借警幻仙姑之口表明,宝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在闺阁中虽可为良友,却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第五回)纯粹的精神的倾慕排除了“皮肤淫滥”,正是诗人独有的柏拉图式的爱。

贾宝玉的这种诗人性格是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他初出场时,小说为他写的定场词——两首《西江月》,正是以世俗的立场对他作出的非常准确的评价: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上,他是“宝玉”;但对于现实世界来说,他只不过是块顽石罢了。在大观园里,他每日“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贾宝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表明他不愿意走传统价值观所规定的人生道路。他经常冷嘲热讽“学优而仕”,他给所谓“读书上进”的人起名“禄蠹”。一旦湘云、宝钗以仕途经济之事劝他,他立刻冷言相对,丝毫不顾平时的情意。他之所以选择了黛玉,正因为只有黛玉才是不对他讲仕途经济的惟一知己。贾宝玉否定传统的价值观,甚至对于向来被视为大丈夫名节的“文死谏”、“武死战”也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沽名钓誉”。贾政对贾宝玉的这种生活态度,是极为愤怒的,终于爆发了“宝玉挨打”的大事件。

成长对一个人来说是件烦恼的事,对贾宝玉来说更是悲剧。他鄙视现实的社会生活内容,但在抛弃了旧的世界后,他并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宝玉最终也悟得了“空”字。当他听到林黛玉的葬花诗,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想到自己身边的女孩子都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到那时自己也可能不在了,就是眼前的园子也将不知归于何人,想着想着,不禁暗自悲伤起来。(第二十八回)这里宝玉所悟到的正是时间造成的悲剧。“天若有情人亦老”,时间是无情的,无论什么,最终都将在它的冲刷中了无痕迹。

贾宝玉一再谈到他的死。他希望自己在大观园中的女孩们活着时死去,“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第三十六回)这还不算,他在另一处还说他死了要“化成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连死都那么无形无迹。贾宝玉知道时间会使一切变成“无”。后来“椿龄画蔷”一事却使他更深一层地领悟到人生的悲剧性。宝玉对龄官不乏爱意,但龄官思念的却不是他,而是贾蔷。他由此深有感触地说:“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看来我竟不能全得。从此后,只好各人得各人的眼泪罢了。”(第三十六回)他悟出“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因此格外珍视会为他洒泪的林黛玉的那份深情。他对金玉良缘的抗拒也只有从这一个角度才能获得理解。毫无疑问,作为妻子,宝钗是第一流的、无可挑剔的。然而,尽管娶了这样一个标准的贤妻,宝玉依然对人生充满了遗憾。《红楼梦曲》第二支《终身误》以宝玉的口气唱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这里说的“齐眉举案”,讲的是汉代梁鸿与孟光夫妇相敬如宾的事,在《红楼梦》里是指宝钗与宝玉相互敬重,关系至好。所谓“美中不足”,并非说宝玉不尊重宝钗,而是说他和宝钗的婚姻尽管美满,但失去了黛玉,毕竟是人生中最大的憾事。其中并不包含对宝钗的贬抑,只是表达了一种不能舍弃黛玉的铭心刻骨的伤感。因为黛玉与宝钗不同,她从未“教育”过宝玉,她与宝玉之间心心相印,亲密无间,是宝玉感情世界的知音。

但是,刚刚觉醒的新人的力量又怎能与深厚的传统和强大的世俗抗衡?以对抗社会的姿态去恋爱,其结果必然是一场悲剧。到最后,凤姐设奇谋,黛玉焚稿断痴情,宝钗出闺成大礼。宝玉失去了他的精神支点,再也无法抵挡现实世界的压力。林黛玉的死不是宝玉出家的唯一原因,无力解决重大的人生问题才是宝玉的痛苦所在。小说写道:“那知宝玉病后,虽精神日长,他的念头一发更奇僻了,竟换了一种,不但厌弃功名仕进,竟把那儿女情缘也看淡了好些。”(第一百十六回)面对感情与责任,宝玉束手无策,徒唤奈何,他选择的归宿是出家。

促使贾宝玉出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时间无情的感悟,对人生虚无的体验,对命运、世界抗争的失败,以及对永恒者、绝对者的爱与追求的失落。既然人生的悲剧与人的存在是同体的,那么要消解这一存在的悲剧,就只能抛弃这个世界。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一个人出家后,就意味着脱离社会,不再是社会的一分子,不再与现实世界发生关系。贾宝玉了结了他的“尘缘”,在一僧一道的携持下,“飘然登岸而去”。

宝玉的选择真的如此“飘然”吗?事实上一个诗人不可能以大智慧剑斩断一切尘丝。只要他处在社会关系中,那么他的离去必然会影响到关心他的人。至少,宝玉的出家对于薛宝钗来说是一个悲剧。而且,这个悲剧正是宝玉造成的。解脱悲剧的行为却造成新的悲剧:一个如此贤慧的妻子,宝钗竟落得被抛弃的命运。

注:节选自陈文新主编《明清小说名著导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什么造成的?红楼梦的历史背景解密!
林黛玉死前说的六个字,困扰文学家100年,至今仍无解!
经典名著《红楼梦》赏析
★《红楼梦》阅读150分竞赛题
红楼梦:贾母明知宝玉和黛玉相爱,却不成全他们
宝玉、黛玉和宝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