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十三五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上海要扩大医疗服务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规划内调整和新增的资源优先考虑社会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在人口导入区开设医疗机构。


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称,要鼓励发展社会办医。支持有资质的医生开办私人诊所,发展一批有一定规模、影响和品牌特色的社会医疗机构,逐步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床位比重。


同时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完善政府和医保购买服务机制,进一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支持社会医疗机构发展。


此外还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体检、医学检验、影像检查、健康管理、医疗旅游、健康咨询、卫生检测和评价服务。


上海医疗资源发达,但是社会办医并未随之发达。


在日前举行的“2016第十二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就表示,目前上海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发展并不平衡,上海的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数是远远不够的。


上海市卫生监督所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2014年,上海社会办医疗机构从223家,上升为1695家,增长7.5倍;社会办医床位数从1236张,增长到10521张,增长8.5倍;在上海整个医疗资源的占比中,社会办医机构数占比为57%,床位数占比10.5%,但是,服务量占比则偏少。


具体来看, 2013年上海总诊疗人次中,公立医疗机构就医占92.06%,社会办医仅占7.94%;出院人数中,公立医疗机构占比94.42%,社会办医仅占5.58%。社会办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为67.9%,而公立医院为101.2%。


而这种不平衡,有上海医疗环境的特殊性。


首先,上海的公立医院整体服务能力、水平、可及性都是比较好的,得益于此前公立医院改进服务模式、提升效率、运用新技术,使得公立医院的服务量非常大。邬惊雷表示,比如过去化疗都需要住院,现在则基本上都在门诊完成。从这方面来说,私立医院或者是社会资本医院的积累还不够。


上海的社会办医中,87%是门诊部和诊所,仅13%是医院。医院中,50%是30张床位以下的小规模医院。


其次,在对医生的吸引力方面,包括医生的职业发展上,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而要做好社会办医,需要为公立和民营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业内人士就认为,要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计划生育”,明确一个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数量和办医方向,让出有效的空间给民营医疗机构发展。


目前,上海也在推进一部分存量公立医院的功能转化,一些医疗服务体系弱化的医院比如上海杨浦区的老年医院、卢湾的东南医院、第一钢铁厂的职工医院都转化成康复医院。


此外,邬惊雷认为,目前成立的一些医生集团,既可以在社会医疗机构服务,也可以在公立医院服务,是推动社会办医发展的途径。或者通过PPP的形式,也是发展社会办医的方法。


2015年3月30日开业的上海天佑医院,是上海首家混合经济体制的综合性医院,也是附属于同济大学的首家社会资本注资的医院。邬惊雷说,这也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探索。


对于社会办医,邬惊雷说,需要引导、支持、规范,同时一视同仁的监督。“从行业监管的角度里讲一视同仁,应该跟公立医院一样的监管。”


邬惊雷在此前的2016年民生访谈里曾表示,一些民营医院已经形成服务品牌和专业特色,这些品牌和特色不断弥补了公立医院中的缺憾,因此,民营医院绝对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定要积极引导,积极规范。


同时,也要一视同仁地促进发展。邬惊雷说,上海在高级职称的评审、重点学科的评审上,在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之间,都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政策。


“我想上海不一定具体说要用哪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可以探索不同的模式,最终的目的希望在整个上海的医疗市场的培育、发展更加的完善、形成一个更加好的良性互动和竞争。”邬惊雷在上述论坛上说。


来源:第一财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决策者说 | 邬惊雷深度解读“上海健康服务业50条”
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院(民营医院)的法律概念辨析
“非禁即入”原则
免收增值税 民营医疗机构或迎来发展的春天
社会办医三大军团:非营利性医院投资主体未明
社会资本办医三大问题亟待破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