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午战争剖面|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舰队,但是为何惨败?


作者|我方团队书剑为酒、张嵚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063  阅读时间:约8分钟

现代人提起北洋海军,大多数是屈辱和失败,起码是少有尊敬,各种谣言抹黑一起上,刻意的遗忘历史。上期,我们在《重说甲午:从谣言说甲午,北洋舰队真是渣?》中,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甲午战争的各种谣言,这期,我们再来看看甲午战争失败的剖面,为您还原最真实的甲午战争。

1

提督土包子?一字横阵非议多

上一期谣言晒过了,接下来,就是真实的大东沟海战!

这场代表十九世纪人类最高海战科技的惨烈一战,却有个没技术含量的槽点:北洋海军排出帆船时代的一字横阵,军舰舰首一字排开,好比俩人打架,一方抱头摆上架子让对方打。

▲本文图片均来自电影《甲午大海战》

这挨打造型,日本舰队一招破解:调出“严岛”“桥立”“秋津洲”三艘快速舰脱离本队,好比匕首突刺,把北洋舰队捅到满身鲜血。那为什么要用这蠢打法?难道只是提督丁汝昌陆军出身,性子怂眼光差,才排出这土包子战术?

其实只要看北洋舰队的硬实力,就知道没这么简单!北洋水师手里大多数硬家伙,火力航速吨位,全面不如日本,本钱只有两艘铁甲巨舰——镇远和定远,吨位绝对优势,定远舰的两门305毫米巨炮,更是日本舰队不二噩梦。

所以一字横阵,就是为了用好本钱:全舰队围绕两艘巨舰,以被打惨为代价,确保两艘铁甲巨舰的重炮,关键时刻给日本致命重击,但这305毫米巨炮,不可能做到360度无死角射击,而且船只老旧缺乏保养,北洋水师航速比日本联合舰队差十节,追不上打不着,依然白瞎。

还是好比打架,一个人战术再精巧,训练不系统体能差,再能扛打也是挨打,北洋舰队就是这情况,排没排一字横阵,只是挨打多少问题。一字横阵,已是最靠谱选择。

2

官兵多庸碌,海军战绩话短长

以无奈的一字横阵,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海战里,拼到血肉模糊,以惨痛代价,换来惨淡战绩:自己被击沉“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四艘军舰,击伤日本联合舰队军舰四艘,却无一艘没沉。这扼腕战果,正如电影《甲午大海战》里丁汝昌的台词:给我追上去,打沉它,打沉它一艘也好啊!

可问题是,前面说了,航速比日本差十节,就是追着打,也追不上人家,追不上日军的北洋舰队,也只能接受这悲惨战果,更因此招来好多历史学家指责,说北洋舰队是因为士兵素质太差,作战勇气不够,才被打到了这么惨。事实,真是这样?

真正说话的,还是大东沟海战的真实场面:且不说弹药耗尽后悲壮撞向日军的致远舰,就说这最令日军头疼的铁甲巨舰定远舰,战事刚打响,定远舰就被突袭,水师提督丁汝昌也被炸成重伤,然后又被日军数艘军舰围殴。可即使危急如此,定远舰始终死战不退,扛住日军一千发炮弹,更重创了日舰松岛号。只有一支历经严格锤炼的铁血队伍,才能经住这种考验!

更直观的数据,则是火炮命中率,日军速射炮多,火力速度快,但以战后的中弹统计说,北洋海军的火炮命中率,要比日军高出十多个百分点,这已足够说明,北洋水师的作战素质,不负亚洲第一舰队之名!

而真正令对手日本人震撼的,更有北洋舰队士兵的热血勇气,福龙号鱼雷艇敢冲到日本西京丸号一百米处搏命发射鱼雷。致远号悲壮冲向日舰吉野号时,吉野号上的日本士兵纷纷慌乱跳水,致远舰上的北洋水师士兵们,面向黄龙旗慨然而跪,毫无惧色。这连日本人都刻骨铭心的坚韧忠勇,正如战后光绪皇帝的那句含泪赞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

向明而治?圣主决断是非多

甲午战争的沉痛,令夹杂其中的政治人物,不论美名恶名,都是后世扬名,唯一一个直接责任人,却是常年被忽略成背景帝——光绪皇帝!

比如在好些甲午题材电视剧里,两位知名熟脸,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经常被塑造的十分不堪,至于贵为天子的光绪帝呢?大多时候没存在感,偶尔会发个悲愤万状的表情刷存在感。乍一看来,这小皇帝是背了锅,但仔细梳理下前因后果就知道:这锅,就是他闹大的。

甲午战争爆发前,朝鲜局面吃紧时,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的清一色反应,都是不能打。虽然指责他们怯懦的论调一直没停,但哪怕事后诸葛,事实也铁板钉钉:此时中日实力对比看,推迟甚至避免战争,就是大清最正确的选择!

但当时年轻的光绪帝,脑子里绝无“中日实力对比”这概念,他脑子里的日本,还停留在“蕞尔小国”的等级上,再被一帮清流御史一怂恿,立刻满身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把日本当软柿子捏了,当然还有个深层打算:借着捏日本立威,顺便把地方大权收到自己手里。本着这目标,甲午战争在光绪帝的坚持下,明明连弹药都没储备,竟就高调开打!

而比起盲目开战的决策,光绪帝另一大败笔,就是战争中越级瞎指挥,这位青年皇帝,起初面对这场残酷战争,兴奋的就像玩网络游戏,明明前线有李鸿章拼命支撑,他却动不动就越级下命令,闹的前线将士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听谁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丰岛海战,北洋舰队弹药不足情况下,光绪帝一再下旨催促,圣旨直接下到北洋舰队司令部,仓促出击的北洋舰队,这才吃了大亏!

等着辽东战役后,局面越来越糟,光绪总算泄气了,但战局也救不回来了。可怜李鸿章一面要扛日本人,一面还要绞尽脑汁糊弄他,就算把三国小说里妖一般的诸葛亮请来,摆在李鸿章位置上,这仗也难赢。光绪这水平,比扶不起的阿斗,都叫弱多了!

4

一盘散沙,国人带路真积极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里的作难处境,当年不论对手队友,都是集体认账,所以战后才有一句名言:日本非与大清国战而与李鸿章一人战耳。

但其实在甲午战争进行期间,李鸿章的同事们,也就是大清的那些王公贵族百官们,对这话也认账:支撑战事的是李鸿章,前线拼命的,绝大多数是李鸿章的淮军嫡系,那您就能者多劳了。前线打翻了天,京里的八旗子弟,照样提笼架鸟享受生活,朝中的清流们,除了观战就是挑刺骂,就看李鸿章在那里单练!

等到李鸿章被“练”的精疲力尽,战局严重恶化,先前观战挑刺的清流们全慌了神,更集体跑到慈禧面前哭闹,强烈要求杀了李鸿章谢天下。哪怕李鸿章后来谈《马关条约》,谈判桌上玩命苦撑,还被日本小流氓打了一枪,北京城里喊杀李鸿章的声音,比抗日的声浪响的多。

更多雷场面,把作为对手的日本人,当时都范楞,比如刘公岛大战刚打完,日本正打扫战场,广东水师就送来信了,说你打的是北洋水师,我们是广东水师的,麻烦您把我们的广甲号军舰还过来吧!这真叫日本人哭笑不得:不都是打的中国人吗?你倒分的细!

如果说这事还是笑话,那么另一个类似事,却耻辱到痛心:同样是刘公岛大战,北洋海军浴血死战,可山东巡抚李秉衡,却是李鸿章的死对头,这下更是赴国难不忘私仇,死扣着援军不挪窝,哪怕清政府急红了眼催,他却是稳如泰山,各种奇葩理由搪塞,看他那些奇葩理由,放今天上个综艺节目做奇葩,没准都能红,就这么奇葩到底,眼睁睁看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再对比一下海对面的日本,这个鸦片战争期间还是诸侯林立一盘散沙的岛国,此时却已经君臣同心,老百姓捐钱捐家当买军舰,举国扭成一股绳,疯了似的非要撕大清一块肥肉。而大清这边呢?看看被占领的东北地区就知道,那是带路党多了去了,甚至有士绅大户组织好了出面给日军搞欢迎仪式,就差唱东北欢迎您了。在大部分大清帝国的子民来看,谁家的军队来了我不一样在家喝疙瘩汤,这事儿跟我没关系。

这就是一个近现代民族国家对一个一家一姓的王朝的战争,再加上一大群喊打喊杀到了真事儿就得拉稀的清流,还有一个把国家大事视同儿戏,行政军事手段稚嫩的小皇帝,再看战场上两军军心士气,组织方式,技术装备力量的巨大差距,这场战争焉能不败?为何不败?

说了归齐,所谓的国家是想想的民族共同体,如果连这个想象共同体都没有构架完成,又谈何国家,又谈何国家战争?而这场甲午战争的失败,提供的失败范例是,清清楚楚的说明组织形式的严密与否,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形同虚设的组织是多么虚弱。而在不管是现代商战还是行业竞争中,这种团体也注定被扫进垃圾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息安全的失败:甲午战争中的情报泄密
第一次中日战争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光绪帝对此应该负责任吗?
正确的看待甲午海战的失败原因
丁汝昌,那个时代的缩影
甲午海战失败后,清政府为什么不能靠陆战挡住日本侵略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