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嘴上人人喊打假 假货却屡禁不绝?

最让人深恶痛绝假货原因是有人非正义性牟取私利。你花正价的钱,在专柜、旗舰店买到假货。

这个原因里不涉及生产、流通、需求的环节问题,纯粹是某部分阴暗的人,为了牟取个人(or集团)私利而生的。化妆品搞点水加酒精,药品搞点面粉加糖,用不坏你也吃不坏你还是好的,有毒有害的事例就更让人咬牙切齿了。

这部分假货,是应该首先被坚决打击的。至少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制造业青春期假货一定会出现

糖果里面掺有石灰和面粉,含有毒的砷,且用氯化铜来染色;酸黄瓜含有硫酸铜;蛋奶沙司粉含铅;牛奶掺水,加上石灰和打碎的羊脑--——这是美国制造业的年轻时代。

日本和韩国在战后经济起飞阶段,也先后面临“日本制造”和“韩国制造”的危机,曾是品质低劣的代名词。

马云也说,淘宝就是中国制造的镜子。中国制造还在青春期,大家都懂。在创业邦采访中,经常有采访对象表示,假货就是中国流通领域本身存在的货,错并不在中国电商。


二、假货钻制度的漏洞

为什么我国80年代之前没有多少假货呢?原因在于都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工厂啊(当然,这种情况下真货品质也不高),80年代之后,我国允许私人办企业政策开始实施,涌现出大量小作坊,假货就走进你我生活之中了。

据了解,电商平台没有哪家CEO是从主观意愿上卖假货的。自营一般假货少,出问题顶多是制约采购经理的制度没落实好。

商家低毛利平台是不是非要高扣点,逼商家卖假呢;运营规划上,假设一模一样的鞋,网上有100卖家已经足够了,但事实有30万个卖家,竞争导致低价后,利润高的假货则开始泛滥。


三、流通环节太多

在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地域内,是很少有假货的。可惜人的需求总是无限的,商品流通的范围只会越来越大。

商品流通领域有一个词儿叫“易手率”,就是商品从生产到到达你手中经了几遍手,一级经销商到二级经销商,再到以下,再到销售平台,每换一遍手,就多一分假货的可能性。所以“直采”是电商圈永远的正面标签。

海淘领域,电商平台直接和品牌合作的难度是不小的,业内也有很成熟的一级代理商,但假货作为海淘切身的痛,平台建立竞争壁垒的一大方面就是“拿下多少品牌商”,而一些大型代购平台,为了代言真货,甚至声称“我们决不碰货”,意思是碰货就有造假的可能,不碰才是最大程度上保证真货。


四、各方面既得利益者

这里讲的既得利益者,不是恶意牟利的人,而是长期在假货氛围浸淫下,居然也小有春风之感的角色。


1.品牌

LV是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服饰品牌之一,但显然不是人人都买的起,在帮LV品牌教育用户(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用户)的历程中,假货功不可没,不论真品还是假货,LV在中国消费者中的曝光率都在增加。


2.平台商家

在售假赚钱和售真不赚钱之间选择,商家肯定选前者,假货毛利高就算了,还因为低售价导致了高销量,导致商家铤而走险。


3.消费者

有时候消费者是需要假货,且知假买假的。但2006年,我国有一种往发达国家出口的雨伞,当地地头价只卖1美元,当地人只有下雨时买来用,用完就扔了。伞虽然“假”,但是挡一次雨足够了,使用者不认为它是假货,而认为它是价值和价格匹配的真货。


4.职业打假人

职业打假人把打假做成了生意,公司主营三种业务,帮消费者维权打假;知假买假;受雇于企业,替企业打假。


假货何时能被彻底消灭?

什么情况下,假货才能被根治呢?当然不是对消费者的危害被重视的时候,而是本国制造业跨过青春期,走向成熟的时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举世震惊!全是假货,没有一件真品!
吹响直播挽歌,打假人虽胜尤败
假买货真退款,人在家中坐就能月薅五十万。。。
10个订单8个被勒索,一月亏200万!职业打假师竟是这样……
网络上假货猖獗的几个原因
对网购的苛刻背后是更高的期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