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疑难杂症”中隐藏的心理问题

 

到处看病,不断挂号,不停询问,不停检查和吃药……不停换医生,他们熟知城中各个科室、大半名医,熟知每一项检查,怀里有成摞的检查单、病历本,成堆的药品……由于久治不愈,常被视为“疑难杂症”。这种反复求医,真是“病”没治好吗?



 心理疾病患者的“逛医症状” 

一位23岁的女性因血糖高控制不住而住院。医学心理科医生会诊后了解到,该患者的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她小时候多次在睡觉时看到身边的母亲被带走,后来父亲发生车祸身亡,她独自一人与肇事方打了多年官司。为了缓解压力,她常常一口气吃一斤奶糖。这是一位典型的心身疾病患者。

病人因躯体问题来看病,其实是由于心理不适造成病痛,专科医生无法从专业角度解释病人的发病原因,治疗效果也不佳。后来医生开了抗焦虑药,她的血糖很快恢复正常,康复出院。

调查显示,因心身疾病就诊的人数占近60%,这些病人还常常有一个明显的“逛医症状”:到处看病,不断挂号,不停询问,不停检查和吃药……不停换医生,他们熟知城中各个科室、大半名医,熟知每一项检查,怀里有成摞的检查单、病历本,成堆的药品……由于久治不愈,常被视为“疑难杂症”。



 心理问题常被“视而不见” 

目前我国大多数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障碍被忽视,心身障碍的知晓率、接受率、识别率、识别程度都不高。比较典型的是,明明知道病人可能有心理问题,却“相逢不相识”——选择视而不见。

心身疾病患者治疗起来非常麻烦。他们常常不能坚持服药,不遵医嘱,病情反复,对医生来说是“拖不起的病人”。由于医疗定价不合理,收费太低,医生没有动力开展心理咨询治疗。比如专家的心理咨询门诊收费区区25元,很多医生干脆配药、转诊、不做了。


 耐心聆听,读懂病人的生命故事 

心身障碍疾病患者“就医难”的问题,引起医患矛盾增多、关系紧张。例如不少恶性伤医事件发生在鼻病患者身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需住院手术的长期鼻病患者,疑病、心理变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和诈病的得分明显升高,这类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度关心,过分担心自己有病或不健康。

该中心主任况利告诉记者,评估和治疗心身疾病患者,必须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尤其要重视心理治疗,即医生的诊疗模式要改变,尊重病人身体症状的体验,耐心聆听,读懂病人的生命故事。



 传播正能量,润物细无声 

中国心身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说:“以往我们谈论心理辅导,都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要知道,谁都不愿意被教育、被辅导。我们的语言需要改变。互联网语言活泼轻松,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在他们设立的癌症互联网社群中,医护专家以“粉丝”身份入场,主要负责将社群中的负面情绪引导为正面情绪,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正能量。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患者反复求医,真是“病”没治好吗?
“疑难杂症”不妨试试中医心身医学科
为什么说催眠是治疗心理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脱发患者的心身特征
如何理解“疑难杂症”
社区心血管病人的心理干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