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36亿元,“今年最贵艺术品”背后的皇家故事


12月4日晚,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共50件精品上拍。最终,元代画家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以咨询价形式上拍,经过近一小时、147次的激烈竞价,最终以2.64亿元落槌,成交价3.036亿元,创今年中国艺术品在全球的最高成交纪录。

 

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为处于平稳期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带来持续乐观的情绪。上一次有中国艺术品攀上3亿元高价还是2014年刘益谦以3.48亿港元在香港佳士得拍下“大明永乐御制刺绣红夜摩唐卡”。


(大明永乐御制刺绣红夜摩唐卡)


《五王醉归图》卷绘了唐朝临淄王李隆基、宋王李宪、申王李撝、岐王李范、薛王李业,花萼楼宴罢醉归的情景,描述的正是800多年前皇家的日常生活。

(《五王醉归图卷》纵35.5厘米,横212.5厘米,清宫旧藏,出自元代水利专家任仁发之手)

画中共有五个王爷,四个侍从,九骑九乘。其中穿深红色衣服,由两个侍从搀扶的是玄宗,他所骑的是“照夜白”;在玄宗后面的是身着淡黄衣,骑乌骓马、面部醉红的宋王;接着是顾前后盼,骑玉花骢的岐王和骑黄骢骠的薛王李业;需要侍从侧骑服侍、伏鞍欲吐的申王,骑的是九花虬。伺从挽着袖子,一边照料身旁醉得坐不住的申王,一边还要回头问后边那位能否撑得住。十分生动。


乾隆、嘉庆、宣统曾收藏该作品

既然是皇家故事的记录,自然被历代帝王所重视。这件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原本正是清宫旧藏,曾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明确的收藏记录自明代便已开始,先后经数人递藏。入清后由梁清标、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收藏并归入内府,历经满清九帝,卷上乾隆、嘉庆、宣统三帝钤印累累,更用清宫最高规格的装裱重装此卷并记录在册,由此可见清宫对此卷的高度重视。

《五王醉归图卷》明确的收藏记录自明代开始。卷中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弘历)、“石渠定鉴”(弘历)、“宝笈重编”(弘历)、“嘉庆御览之宝”(颙琰)、“干清宫鉴藏宝”(弘历)、“宣统御览之宝”(溥仪)等;卷尾钤有“乾隆鉴赏”(弘历)、“三希堂精鉴玺”(弘历)、“宜子孙”(弘历);后隔水上钤有“宣统鉴赏”(溥仪)、“无逸斋精鉴玺”(溥仪),显示乾隆、嘉庆、宣统曾收藏该作品。


图卷曾被溥仪偷运出宫

《五王醉归图卷》诞生以后,历经元明清三代大官员和文物鉴赏家王麟郭、王永吉、梁清标、耿昭忠、耿嘉祚的递藏,清代被收入宫中。

 

辛亥革命后,溥仪预感到自己在宫中呆不长了,就以赏赐弟弟溥杰的名义,在两年时间里,将1200幅名画分批运出紫禁城。1922年11月4日,《五王醉归图卷》和另外20件名作一起被赏赐给溥杰,其中包括宋徽宗《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王振鹏《江山胜览图》等名画。几经辗转,这些名画被带到“伪满洲国”,存于吉林小白楼内,1945年“伪满洲国”覆灭,这些画从小白楼散至民间。


《五王醉归图卷》辗转流入琉璃厂古董经销商郝葆初之手,通过郝葆初售卖给了全球顶级古董商卢芹斋及其女婿杜博思,1948年,这件国宝被带往美国。之后,该画在美国又转手给了德裔收藏家侯士泰,直至2007年侯士泰去世,才由侯氏家族将此卷拍卖,2009年10月,《五王醉归图卷》在香港拍出4658万港元。

作者任仁发是元代水利部部长

任仁发(1254—1327年),字子明,号月山道人。元代朝廷官员,主修水利,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水利专家,曾先后主持修治浙西吴松江、大都(今北京)通惠河以及黄河等的疏浚工程,并有水利工程著作传世。他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擅长书法、绘画,画马尤其出色,曾被皇帝要求画御苑马厩中的名马,得到皇帝的赏识。任仁发的绘画用笔遒劲,线条简练,设色典雅,形象生动,能传神刻画人物的鲜明个性和所处的环境背景。任仁发的作品目前全球仅存21件,大多数在博物馆,这件流落民间的名画曾被古代书画鉴定界泰斗徐邦达给予最高评语:“《五王醉归图》真迹,上上。”


由于绘画仅仅是任仁发的业余雅好,所以在元代的很多画史类著作中都没有他的名字记载,直到1953年上海市青浦县章堰乡北庙村南的高家台出土了几块任氏家族的墓志铭残石,他的生卒年、籍贯、出生地、家庭情况等基本了解清楚,得知他生于南宋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与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同岁,卒于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


古人评其画可与唐代曹霸、韩幹媲美,与同代赵孟頫齐名。任仁发的作品深得唐宋遗法,多科兼擅,笔致优雅,法度谨严,是早年“复古”的实践者之一。杨维祯跋《九马图》:“任公一生多马癖,松雪画马称同时,已知笔意有独得,天育万骑皆吾师。”传世之作《二马图》可以和赵孟頫相匹敌,有“用笔逼龙眠,法备而神完”之誉。


《二马图》

任仁发《二马图》绢本,设色,纵28.8cm,横14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九马图》

任仁发《九马图》绢本,纵56.99cm,横120.81cm。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品


与以往画家画马不同,任仁发画马实则是画人,也反映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画马图几乎描绘的是当时进贡朝廷的外国良驹,色彩艳丽,雄健肥硕,故而,他所画的马深受元朝皇帝的喜爱。

任仁发《出圉图》,绢本,设色,纵:34.2cm,横:201.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与《五王醉归图》同为梁清标旧藏,阮元《石渠随笔》载:“任仁发《出圉图卷》与《五王醉归图》法格相同”。


《五王醉归图》背后的皇室与良驹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中记载,五王少时感情和睦,常宴饮,或斗鸡、击球,或打猎、游赏。按照古代皇帝继承制,继承唐睿宗帝位的应当是嫡长子、玄宗的哥哥李宪。但是,李隆基骁勇善战平息内乱,功勋卓著。睿宗想立李隆基为太子,却不合旧礼,想立李宪又有所犹豫。此时的李宪深明义理,主动放弃太子之位,睿宗才得以将帝位传于玄宗。玄宗感念哥哥义举,继位以后,在兴庆宫里专门为他们弟兄修建了花萼相辉楼,他携弟兄们时时登临,一同奏乐坐叙,一起吃饭、喝酒、下棋,赠金银丝帛取乐,可谓兄弟情深。


明成化年间程敏政《篁墩文集》八十二卷记载了一首《任月山五王醉归图》

何处离宫春宴罢,五马如龙自天下。锦鞯蹀躞摇东风,不用金吾候随驾。

缓策乌骓衣柘黄,颜赪不奈流霞浆。手戮淫昏作天子,二郎旧是临淄王。

大醉不醒危欲堕,双拥官奴却鞍座。宋王开国长且贤,谁敢尊前督觞过。

申王伏马思吐茵,丝缰侧控劳奚人。可怜身与马斗力,天街一饷流香尘。

岐王薛王年尚少,酒力禁持美风调。前趋后拥奉诸兄,临风彷佛闻呼召。

夜漏归时严禁垣,花萼楼中金炬繁。大衾长枕已预设,帝家手足称开元。

我闻逸乐关成败,狗马沉酣示明戒。二公作诰五子歌,此意当时可谁解。

仙李枝空人不还,王孙一日开真颜。鸰原终古存风教,珍重丹青任月山。


此诗描述的内容与本卷完全相符,或有可能为本卷已失题跋。根据这些诗文内容可以很好的说明我们解析《五王醉归图卷》诸王的身份及马的品种、命名——


二郎旧是临淄王。大醉不醒危欲堕,双拥官奴却鞍座。(睿宗三子)唐玄宗【照夜白】

唐玄宗(穿红衣者)骑照夜白

唐玄宗有两匹心爱的“胡种马”,叫做“玉花骢”和“照夜白”。所谓“胡种马”,又叫做“汗血马”或“天马”,原产于西域大宛国。大宛,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张骞通西域以后,大宛与西汉王朝往来频繁。唐玄宗李隆基时,大宛与大唐关系更加密切。天宝三年,唐改大宛为宁远,并将义和公主远嫁宁远国王为妻。宁远国王向玄宗献“胡种马”两匹。玄宗亲自将这两匹马命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曾跟随唐玄宗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天宝年间,著名画家韩幹绘《照夜白图》,为传世名画。图中被栓在马柱上的照夜白膘肥体健,仰首嘶鸣,奋蹄欲奔,神情昂然。


韩幹绘《照夜白图》

杜甫《画马图歌》诗云:“曾观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李公麟绘《五马图》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五匹马各具美名,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五王醉归图卷》中任仁发对“玉花骢”和“照夜白”的刻画,并未像史料记载一样,完全按照唐玄宗登基的时间去描绘,而是任仁发为了突出这两匹马的特征从而显现出唐玄宗特殊的身份。

李公麟绘《五马图》中的照夜白

缓策乌骓衣柘黄,颜赪不奈流霞浆。宋王开国长且贤,谁敢尊前督觞过。(睿宗长子)李宪【乌骓】

宋王李宪骑乌骓

乌骓马出自于《西汉演义》中霸王项羽的坐骑,此马在项羽时期号称天下第一骏马,属河曲马系列。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九战九捷,以少胜多,力战六十多员秦将,霸王枪未点地,马未倒退半步,霸王身经百战无有败绩。数年以来,乌骓所向无敌,尝一日行千里。后此马随着项羽乌江自刎,跳江随主而去。郭沫若先生有诗云:“传闻有马号乌骓,负箭满身犹急驰,慷慨项王拖首后,不知遗革裹谁尸”。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中的乌骓

乌骓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名唤'踢云乌骓'。隋末唐初名将尉迟恭的坐驾名唤:“抱月乌骓马”,唐初时太宗平定薛仁杲后定名为昭陵六骏之一的“白蹄乌”都皆是此马的品种,皆是纯黑色,四蹄俱白。


岐王薛王年尚少,酒力禁持美风调。前趋后拥奉诸兄。(睿宗四子)李范【玉花骢】

岐王李范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赞云:“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异人録》言:‘玉花骢者,以其面白,故又谓之玉面花骢。’”


(睿宗五子)李业【黄骢骠】

薛王李业

《广韵》:“马黄白色曰骠”。此马的白点多位于肚子和两肋处。最主要的是马头上有白毛,形状圆如满月。所以别名'西凉玉顶干草黄'。黄骠马即使喂饱了草料,肋条也显露在外。所以另有别名'透骨龙'。是难得一遇的宝马良驹。《隋唐演义》中所记,秦叔宝的坐骑即为黄骠马。此马,身高八尺,遍体黄毛,如金细卷,并无半点杂色。唐太宗有黄骢骠《东志》载:“唐太宗破窦建德,乘马名黄骢骠。命乐工制《黄骢迭》,曲宫商也。”在任仁发的传世名迹《二马图》,元代画家赵孟俯《秋郊饮马图》远景平坡上皆绘有此马种。乾隆帝有八骏,其中一马名为“赤花鹰”乃蒙古外藩所进贡的骏马,与此马颇似为同一品种。

任仁发《二马图》中的黄骢骠

申王伏马思吐茵,丝缰侧控劳奚人。(睿宗二子)李撝【九花虬】

申王李撝

唐代宗时,范阳节度使李德山(李怀仙)将此马进献给代宗李豫,后代宗将它转赐给郭子仪。额高九寸,毛拳如驎,头劲鬃鬣,真虬龙也。每一嘶,则群马耸耳。以身被九花文,故号为‘九花虬’,又名“狮子花”。


据《杜阳杂编》载:“上因命御马九花虬并紫玉鞭辔以赐子仪。子仪知九花之异,固陈让者久之。上曰:‘此马高大,称卿仪质,不必让也。’上东幸,观猎于田,不觉日暮。忽顾谓左右曰:‘行宫去此几里?’奏曰:‘四十里。’上遂令速鞭,恐阂夜。而九花虬缓缓然,若行一二里而已。侍从奔骤,无及者。上以为超光趋影之匹也。自是益加钟爱。既复京师,以赐子仪,崇功臣也。”


此卷现存的面貌除了包首破损被更换过,其余大多保留了清宫原来的装裱。此卷曾由宣统帝溥仪于1922年偷运出宫后数年,这幅图卷先后辗转“琉璃厂八仙”博闻簃经理郝葆初与卢芹斋及女婿杜伯秋之手,并被带往美国。


之后此卷在美国又转手德国裔收藏家侯士泰之手,直至2007年侯士泰去世,才由候氏家族将此卷拿出进行拍卖。时至今日,此件国宝漂洋过海,得以重归故土,乃是冥冥注定的缘分。古代书画界鉴定泰斗徐邦达先生在《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记述此卷:“《五王醉归图》(美国)真迹,上上。”这是徐先生对于古画鉴定结论的最高评语。


时至今日,此件国宝漂洋过海,得以重归故。2009年《五王醉归图》在香港佳士得以4658万港元成交。时隔七年,涨了2.5亿。无疑体现了中国书画市场的振奋。


*文章内容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2016年最贵的中国艺术品高清全卷赏析
古今十大名家画马
康里巎巎行草书法墨迹《跋子昂临相马图》欣赏
洗马图瓷板
95匹《百马图》
003L 《百马图》L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