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上博物馆之南京博物院家底超级厚

看博物馆是我的习惯,去南京之前猛查江苏省博物馆(院),竟然没有!这也是奇事,现在哪个省至少都会有一个省级博物馆呀,何况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后来发现,以南京命名的博物馆(院)有两个,一个是中山门附近的南京博物院,这个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博物院;另一个是位于朝天宫的南京博物馆。仔细分析,觉得前者就是省一级的,后者是市级的。时间有限,省级先行。

原中央博物馆文物+南迁文物+经济发达省份,南京博物院底子厚,东西多。和姑娘累得中午都没了走出去吃饭的力气,咖啡厅一块小蛋糕填肚子。用一天走全历史馆,特展馆只看了“走进佛前:清代帝王和皇室供奉佛教供器展”、“陈设清宫: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文物展”,溜一眼“盛世华彩:清康熙、雍正和乾隆官窑器展”,在民国馆流连在民国旧日时光里。直到闭馆,拖着已经发直的腿找饭辙……。

国内,国家博物馆主要展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都是精品;故宫博物院,主要专题展宫廷文物,专项性强;南京博物院办得也很有特点,将江南文化的灵巧展现出来,之前写过《历史也能萌萌哒》,造型可爱萌的不少。这里把精品列出来,没有机会拿在手中玩味,过过眼瘾也是“极好的”。

清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 (这件瓷器自己住一个大大的标间,非凡地位可见一般)

转旋瓶瓶身图象多达四层,是乾隆时期唯一一件集珐琅、绘画、青铜、玉石、园林、牙雕、小木作、机械技巧等工艺于一身的精绝之作。也只有乾隆爱干这种费事的事。

新石器时期 神人兽面纹琮

(良渚文化玉器的精绝代表,通过宽度0.1毫米左右的阴线精细刻画出神人与兽面形象。)

西周 原始词尊

(从无釉到有釉,釉不均有流的现象)

战国早期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

(由八条蛇组成,装饰点状蓝色琉璃釉。蛇是越国图腾,该器是越国独有器形,世所罕见,用途不明)

春秋早期 青铜尊

(北方的一般是兽面纹、饕餮纹之类的,这个是一些小纠纠)

春秋晚期 青铜鸠杖

(鸠杖是吴越文化特有器物,应该是王权的象征。)

青铜错金银立鸟几何纹壶

(以传说中的大力神鸟为底座,器身以错银花纹和绿松石为装饰,集合战国青铜工艺之大成,盖顶的展翅鸿雁则减轻了整器的笨重感,显示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此壶出土于涟水县三里墩西汉墓,应属西汉贵族收藏的战国“古董”。)

西汉 玉璧

西汉 金缕玉衣

东汉 银缕玉衣

(我国第一件经考古发掘、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

西汉 铜编钟

(一套十九件,出土于盱眙大云山西汉江都王刘非墓,是国内出土的第三套完整的西汉编钟,而悬挂编钟的架构,即铜虡业和铜虡兽座则是首次出土)

汉 铜香炉

东汉 有把三足器

有点漏勺的意思不

西汉 彩陶旗亭

(旗亭为古代市场管理机构,这件旗亭模型是我国发现的首个相关实物资料,证明徐州地区在西汉时商业发达,同时弥补了文献对旗亭形制的失载)

南朝 陶牛车

(那时候是慢生活,出门坐牛车)

六朝砖画

有一副“竹林七贤”是国宝,漏掉了没照到

六朝 龙凤玉佩

(龙身栖一凤,一大一小,一主一从,寓意深刻。魏晋南北朝是玉器发展的萧条期,而这件玉器使用上等玉料精心琢磨,非常难得。)

唐代 青花瓷片

(将青花瓷的诞生时期从元代前推至唐代,意义重大。)

南唐 二陵 哀册

宋 白釉黑花瓷镜盒

(是迄今所见唯一一件有明确名称的镜盒)

宋 建阳窑瓷器

元 八棱镀金团花银盒

元 如意云纹金盘

元 缠枝花果金腰带饰

我小猫一样的姑娘

空旷的空间把我给显瘦了

琉璃拱门,是明代著名的大报恩寺琉璃塔中的一部分,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塔是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为了纪念自己的生母而建造的,前后花了16年时间,非常辉煌、壮观;被当时过往的西方客商誉为中世纪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令人惋惜的是,这座塔100多年前被太平天国的战火所毁坏,成为绝唱。

明成祖也算开国之君,做事情就是大侈,据说塔是做了两件,一份作为备份以便将来维修之用,可惜一直没找到,这个门是找到的备用件组装成的。看见这个门就知道塔得多漂亮。还据说,大报恩寺连地砖都是青花的。

明 白釉赏赐铭瓷梅瓶

(罕见的洪武白釉瓷器,出土于南京明初明故宫遗址东部社稷坛内一口大井下十一米深的淤泥当中,带有“赏赐”铭文,同类器仅见此一件。)

明洪武 釉里红大盘

清 金凤冠

(出土于清代两江总督李卫夫人墓,是其夫人死后佩带之物,黄金与宝石交相辉映,尽显贵族气质。)

云锦

清朝的执照

云锦龙袍

也不知道硬不硬,能摸摸就好了

这件雕漆宝座为热河行宫内皇帝的御用宝座。整件宝座雕满了龙纹、云纹、回纹、石磬纹等,椅背和扶手两侧用黑漆描金技法勾绘各种图案,如蝙蝠、如意等,寓意吉祥,雕刻精细,富丽堂皇。

走进佛前:清代帝王和皇室供奉佛教供器展

金观音菩萨立像

此像由乾隆皇帝督造,各族艺匠合力制作,代表了清代宫廷造像工艺最高水平

陈设清宫: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文物展:

清乾隆 金凤冠

粉彩太平有象瓷塑

乾隆官窑精品,不仅形象逼真,而且用釉色模仿不同材质的特征,惟妙惟肖。

各色龙纹瓷盘

按清宫规定,皇帝、皇后、皇太后使用内外皆施黄釉的瓷器,皇贵妃用外黄内白釉,贵妃、嫔用黄地绿釉,妃用蓝地黄釉,贵人用绿地紫釉,答应、常在的瓷器不施彩。其中绿地紫釉瓷器最为罕见,集齐全套更是难得。

和硕智亲王金册

(道光未当皇帝时的封号)

和硕智亲王宝金印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

使用从斯里兰卡进贡的整块珍贵石料雕刻而成,造型和色彩富贵大方,曾被乾隆皇帝放置在御书房中赏玩。

清 雕漆山水楼阁人物纹盒

孝贞显皇后鎏金铜发塔

就是慈安皇后,乾隆给他妈建的是金发塔,光绪没钱,建一个鎏金的

盛世华彩:清康熙、雍正和乾隆官窑器展:

青花万寿瓶

为康熙皇帝六十大寿祝寿而造的。周身整绘一万个寿字,字体各异,楷、行、草、篆、隶都有,千姿百态,极尽所能,寓意祝皇帝万寿无疆

清雍正 窑变釉出戟尊

清乾隆 粉彩百鹿纹牛首尊

宫殿式内景

欢迎评阅相关文章《爱上博物馆之策展的有心,看到的有福—首博京津冀联展》;

爱上博物馆之大唐的盛世美颜—西安各博物馆中的唐代美女

更多工科生眼中的博物馆、高校,也可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traveller_sa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瓷韵
南京博物院藏瓷器精品展
图说陶瓷一万年|从石器时期到末代王朝
2008南京博物院之清宫膳食器展(二)
“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三)
南京博物院(一)瓷器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