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是志不输男儿的中国第一位女博士,也是语言之父最惺惺相惜的伴侣,一辈子只求洒脱自在

部长说:我们有留言功能啦,为了庆祝,底部留言24小时内排名第一的,包邮赠送一本富书签约作者萧萧依凡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作者:起风了(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js

她是中国的第一个女博士,论志气不输男儿;

她有胆有识,十六岁就有“女子者,国民之母”的远见;

她是“语言之父”的贤内助,更是育儿能手;

一生平平坦坦,一生闲云野鹤。

用杨步伟的话来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假小子,尽管出生于名门望族从小就被教导大家闺秀的礼仪,但自己从小就习惯了无拘无束。

杨步伟

女子志不亚于男

小时候的杨步伟原名叫兰仙

有一次在私塾里,教书的先生正慷慨激昂的读圣人孔子的一句话“割不正不食”,意思就是他吃的肉一定得割的很规矩。

杨步伟听后很是不满的问道“他是纯粹浪费粮食,那割下来的边边角角又给谁吃呢?”

她的父亲得知后,大骂杨步伟不尊重圣人,她反而还高高兴兴,觉得自己并没有说错什么。

十六岁时,她参加学堂考试,论其女性之镜境。杨步伟想了一下便大笔一挥写下“女子者,国民之母。”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之大的口气,让所有的监考老师都对之刮目相看。

“你这个人将来一定会是个很伟大的人,一步步走下去就叫步伟吧。”同学林贯虹说,这就是杨步伟名字的由来。

在杨步伟出生没几天,家里人就做主给她定下了亲事约定成亲的年纪。

杨步伟知道后,并不管的了什么三教九流的说法,立马提笔写信决定退婚。

因为杨家在当地是大户人家,怎可女子说退婚一事?

这只能是给家里人有失颜面。

父亲大骂不成欲要动手,幸好祖父出面这件事才得到了解决。

“我的孙女步伟虽说是女子,但论胆气和志向,一点都不输给男子。”杨步伟的祖父十分骄傲的说。

杨步伟

自给自足赚学费

1912年,杨步伟有从医的打算,但是苦于学费的昂贵只能望尘莫及。

有人建议她从父母那里拿点救济,但是杨步伟却说“我如今已经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我身体健全又有什么不能靠自己的。”

就在走投无路哦时候,有人邀请她去出任崇实女子中学校长。

酬劳可以当做她学医的学费。

就这样,还不到23岁的杨步伟正式出任可该校的校长。

当时那个学校的周边环境很乱,经常有叛军因军饷发放问题而发生暴乱,有时候甚至会殃及到学生的安全。

就这样,杨步伟精心培养了一支将近500人的女子敢死队,每当发生暴乱的时候,杨步伟总是处变不惊的坐镇指挥,带领女子敢死队英勇奋战。

“我脾气躁,我跟人反就反,跟人硬就硬。你要跟我横,我比你更横;你讲理,我就比你更讲理。”

1919年,30岁的杨步伟利用出任校长的报酬从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博士毕业。

她成为中国上第一个拿到女博士的人,甚至是比大才子胡适还要早。

回国后,她的朋友黎元洪强烈要求为她开一家医院,让她担任院长。

就这样,一家名为“森仁”的医院在北京西城的绒线胡同院正式成立了。

那一年,杨步伟成了我国第一位女院长。

“你的脾气太暴躁了,这样下去谁敢娶你啊?”三十岁时杨歩伟的朋友好心劝告,杨步伟却不以为然“明白我的自然会喜欢,我就是我又何必去改变?”

杨步伟性格洒脱,对待爱情也一样。

后来她真的遇到了那个懂她的人,他就是赵元任

杨步伟和赵元任

伉俪情深,相互扶持

“赵元任啊,他就那样荡阿荡啊来了。”

第一次见赵元任的时候是在一次聚餐上。

后来是因为赵元任有事,去森仁医院,两个人开始了缘分。

你是学什么的?

哲学。

学什么不好千千万学这个。

杨步伟说话就像她的脾气一样,特别直。

一般人听了早都走了,偏偏赵元任觉得“这真是个有个性的妹纸。”

1920年,赵元任鼓足勇气在中山公园和杨步伟坦白了自己的倾慕之情。

之后的1921年6月1日,二人在在北京举行了一个特别简单的婚礼。

杨步伟请了朱证赵元任请了胡适,这两个人是他们的嘉宾也是他们最重要的证婚人。

除了两个例外,贺礼绝对不收,例外一是书信、诗文,或音乐曲谱等,例外二是捐给中国科学社。

这是他们婚礼的特别规定。

第二天,两个人婚礼的消息就被刊登在了《晨报》上。

杨步伟

今生有你,一生足矣

婚后的杨步伟干脆就当起了“家庭主妇”,但是人家的家庭主妇可不是我们说的刷锅洗碗加扫地,杨步伟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子,怎会就这样甘心?

她利用闲余时间开餐馆,主要是招待附近的学生。

杨步伟厨艺不错,饭菜又卫生,为人还特别亲和,所以整条街的饭馆都不如他们家的好,还有很多学生自愿过来给杨步伟帮忙。

同时她还不忘出书。

就这样,杨步伟既有了自己的事业,也同时兼顾了家里。

有一次胡适问杨步伟,平时在家里谁说了算?

她很谦虚地说:“我在小家庭里有权,可是大事情还是让我丈夫决定。”

但是她不忘了地补充一句:“不过大事情很少就是了。”

有一段日子是赵元任受任于哈佛大学的教授。

因为刚到美国,人生地不熟,家里的经济只能靠国内大学和教育部发放的津贴。

有一个月这两笔款迟迟不来,让两个人的生活雪山加霜。

身怀有孕的杨步伟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分期付款买来的缝纫机,用在购物市场淘来的碎步做成衣服甚至是贵妇人们喜欢挎的小包出售。

清她还和几位太太共同组织了一个“三太公司”,不少附近的女孩子跟着,她们做各种手工。

杨步伟在国外收集了好多的样本,有桌布、床单、手巾等。

北京的“东升祥”,还借了她的样品仿制过。

有些人嘲笑杨步伟生活苦不堪言属于自讨苦吃,杨步伟却从不介意:“生活,不就是有苦有甜。

1946年6月1日,是他们的银婚纪念日,证婚人胡适寄来一首《贺银婚》:“蜜蜜甜甜二十年,人人都说好姻缘。”

杨步伟和赵元任还有他们的子女

最好的婚姻,是彼此的心心相惜

赵元任本身会30多种语言,而自己的妻子杨步伟也不差,只是没有赵元任的语言来得精深罢了。

两个人为了切磋互相学习,就在家定制了一个日程表,今天说哪个地方的话,明天说哪个地方的话。

平常的时候,两个人还特别喜欢出去游玩,从来不愿意被工作捆绑。

因为在他们两个人看来,生活就是拿来该享受的,而不是一辈子只为了钱。

1938年,杨步伟一家移民美国,把家里开成了招待所,专门招待当地的留学生。

她在美国生活了多年,一直没有掌握好英文的语法。

傅斯年见她和美国人说话,说得异常流利但错误百出,不禁感慨:“赵太太真胆大!”杨步伟反问他:“我哪样事不胆大!”

平常有客人来到家里的时候,也都是杨步伟一手操办,亲自下厨,而丈夫赵元任就负责和客人们谈论,偶尔会跑到厨房后面要给妻子打下手。

金婚纪念日的时候,杨步伟写了这样一首诗纪念两个人的:

吵吵争争五十年,人人反说好姻缘。元任欠我今生业,颠倒阴阳再团圆。

丈夫赵元任也即兴和诗一首:

阴阳颠倒又团圆,犹似当年蜜蜜甜。男女平权新世纪,同偕造福为人间。

也许彼此都是这种感觉:此生遇见,已无憾。

赵太太(杨步伟)是女中豪杰,女中英雄。她是既管理得了国家,也能下厨房做得一手好菜的女子,她就是那个时代的女中能人。

傅斯年说。

这一生,能够遇到这样一个明白自己的女子,赵元任也算是一辈子都值了吧。

1981年,是杨步伟和赵元任结婚60周年的日子,没想到91岁的杨步伟先走一步,只留下赵元任一个人的“念及伊人”。

杨步伟和赵元任

这一生,她来过, 她活的潇潇洒洒也坦坦荡荡,一生只为做自己!

中国第一个女博士、中国第一个女院长、志气不输男......然而她却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人生大者智者,大致如此吧!

在我看来,母亲的一生,整个的说来,是一个爱情故事。像她这样一个从小闹革命长大的,结果放弃了一切,跟着父亲,照顾他,帮他成全了他的事业,这年头像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相信我的外公和太外公,假如他们也像我们似的看到我父亲的成就,实际上也是我母亲的成就,可能也会感到满意,而得到安慰了。

女儿赵如之说道。

作者简介:起风了,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鰣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简书@蔡小小小小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博士,19岁当校长,32岁嫁才子,“离经叛道”一生
23岁当校长,评首位医学女博士,养出4个教授女儿:“民国奇女子”杨步伟的开挂人生
她是中国首个女医学博士,出身名门,叛逆不羁,嫁旷世奇才老公
从皖南大小姐到中国第一医学女博士:她用4毛钱的婚礼,赢得旷世奇才的老公
孔子吃肉有讲究,八岁姑娘现神反驳,后成中国首个留日女博士
男生三国 女养唐朝(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