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一个被谥文正的清末状元,支持变法图强,成为北大第一任校长

孙家鼐

在中国的历史上,文臣死后都会有一个梦寐以求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得到“文正”的谥号,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是绝不会轻易把这个谥号给人的。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自科举制度创办以来只有寥寥几十人,得此谥号的大多是当时文臣的楷模和表率。在清代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只有八人得以获此殊荣,最后一位得谥文正的就是清末状元、太子太傅、北大第一任校长孙家鼐。

孙家鼐,字燮臣,安徽寿州人。咸丰九年(1859 年)孙家鼐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历侍读,入直上书房。孙家鼐为人简约敛退,生平无疾言遽色,虽贵,亦与诸生钧礼,时人赞之。光绪四年(1878 年),孙家鼐与翁同龢授读光绪皇帝,成为帝师。后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孙家鼐主张议和,清廷战败后,有感于世事维艰,孙家鼐提出了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认为要振兴中华,要注重科学,兴办实业,国家欲富强、民族要兴旺首先要开办学堂。

1898年,光绪帝下诏实行变法,命孙家鼐为首任学务大臣主办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以研究欧美日本国家办学体制。孙家鼐提出“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来创办京师大学堂 。孙家鼐还认为变法自强宜统筹全局,分别轻重缓急,谋定而后动。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变法期间颁布的政令全被慈禧太后废除,但京师大学堂却得以保留,孙家鼐因在变法期间提倡循序渐进的温和态度而没有受到牵连。之后慈禧太后意欲废除光绪帝而另立新君,孙家鼐力谏不可。

1900年,孙家鼐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赏太子太傅。宣统元年(1909 年)病逝,终年83岁,谥号文正。英国人李提摩太评价他说:“孙家鼐是所有中国官员中最有教养、最具绅士风度的人之一。”在庸才辈出的晚清,能获得如此评价的人少之又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59年状元,北大首任校长,光绪见了要行礼的孙家鼐书法魅力影响
他是北大第一任校长,凭一副对联成了状元,他的字完胜当代大师们
从寿州古城走出的晚清状元孙家鼐
北大的历任校长一览!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当时
他是安徽的状元,光绪帝师,还是北大第一任校长,连陈独秀都是他的学生
北大的4位校长,墨宝首次大曝光!你更喜欢哪一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