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协和人的故事 一生一心为肾病的毕增祺教授

2017年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100周年,北京尤迈医学诊所整理出“协和人的故事”,以此表达对协和前辈的敬意。

【协和人的故事】一生一心为肾病的毕增祺教授

毕增祺教授简介

毕增祺,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25年生,安徽歙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55-1959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医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回国,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1962年学习中医两年,在湖北中医医学院师从名老中医张梦龙等。以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心、肾科工作,长期将中西医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应用于临床。

毕增祺,安徽歙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55-1959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医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回国,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1962年学习中医两年,在湖北中医医学院师从名老中医张梦龙等。以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心、肾科工作,长期将中西医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应用于临床。

1972年,在中美未建交前,受国务院指派,毕增祺任首届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之一,担任代表团医疗等工作。1976年回国,198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创建肾脏病科。

1984年,他在我国最早报告IgA肾病。最早倡导对慢性肾衰竭进行早期防治,提出非透析的综合治疗。对防止慢性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在早、中期防治做了系列性研究,其中对中药大黄等治疗作用,作了临床严谨观察和效果的肯定,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作用。曾用中、外文发表论著多篇,有较大影响。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问题,首先研究和应用我国自制的多种必需氨基酸治疗肾功能衰竭,配合低蛋白饮食为该病营养治疗奠定了基础。科研成果在上世纪80年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成果奖。还研究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对部分老年病人能延缓恶化甚至部分病人可以好转(中华老年杂医学杂志,1995,21:89)。此外,对各种继发性肾病包括狼疮性肾炎、干躁综合症肾炎、糖尿病肾病,老年肾脏病的诊治等均进行了不少临床和研究工作。曾先后三次受国家政府派遣,带领中西医治疗小组为国外政要人士治病。

毕增祺曾发表论文、著作百余篇。曾参加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医学部分等。1994年参加方圻教授主编的现代内科学编写,任编委,该书已获国家级二等奖。2003年主编“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防治和理论基础”一书,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1952年在上海立二等功、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荣誉证书。1996年,被中国科协评为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名誉理事。

毕增祺就是也是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创始人之一,任第1届常委和2-4届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内科、中华老年杂志编委。现任国外医学泌尿系分册副主编,临床肾脏病杂志名誉主编,中华实用内科等杂志编委、美国Geriatric Nephrology and Urology(国际老年肾脏病杂志)编委。为北京老年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知名专家委员会委员。2007年,中华肾脏病学会授予卓越贡献奖,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

一生一心为肾病,这样形容毕增祺教授,可谓恰如其分。

(说明:文字根据网络内容整理汇编,部分图片转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毕增祺
毕增祺教授:中西医结合,保住肾
远离尿毒症,呵护肾健康 -----专访协和医学院内科教授郑法雷
刘玉宁个人简历
赵宗江
中华当代名中医经验方之‘王永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