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沙星”类抗菌药物伤害四类人群健康 容易伴生跟腱断裂

2017年7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决定对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说明书增加黑框警告,并对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项进行修订。目前,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主要包括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17个活性成分,共计124个药品品种。

氟喹诺酮类药品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无交叉耐药等优点。通用名的结尾均有“沙星”二字,因此在老百姓口中常被称为“沙星类抗菌药”。临床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常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肠道、皮肤软组织、腹腔和骨关节等部位感染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其不良反应的频频出现,人们开始重视其用药的安全问题。

四类人群慎用

根据总局的最新公告以及研究提醒,一般建议四类人慎用沙星。

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加重。总局的“黑框警告”中显示,氟喹诺酮类药品可能会加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无力症状。已知有重症肌无力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灼烧感、刺痛感、麻木感、和/或虚弱或其他感觉方面的改变,如轻触感、疼痛感、温度感觉、位置感觉和震动感觉等,提示可能是周围神经病变,应遵医嘱停用氟喹诺酮并换药。

心脏不好:当心QT期延长。心脏在每次跳动间需要休息,这个时间段就叫QT间期,有少数药物会进一步延长它,从而引发特定类型的异常心律(即QT间期延长),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总局在说明书修订要求中提醒,某些氟喹诺酮类药品可以使心电图的QT间期延长,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心律失常。因此,已知QT间期延长的患者、未纠正的低血钾患者及使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索他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应避免联合用药。并且,老年患者更易受药品相关的QT间期的影响,更要多加注意。

糖友:血糖波动。沙星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通过对于副交感神经的影响,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失常,引发血糖波动。因此,若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一过性晕厥等现象,应考虑是由于用药后的血糖紊乱,及时就诊。此点尤以加替沙星更为常见。

儿童:影响骨骼发育。虽然不少氟喹诺酮类药品的说明书写明了“18岁以下儿童禁用”,但腹泻的时候,仍有不少家长给孩子吃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甚至要求医生开具此类药物输液。研究提示,喹诺酮类抗菌药会影响关节软骨发育,进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千万不能给孩子用沙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也要避免使用。

预防跟腱不适

总局在黑框警告中提醒,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已有报告同时发生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当发生这些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其实,美国FDA早就喹诺酮类药物的类似不良反应设了黑框警告。在该类药物全身用药、长期用药后出现的致残性和潜在的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可同时发生、发展,尤其是对跟腱、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在具体症状上,主要表现为肌腱炎、肌腱断裂、惊厥、抽搐、癫痫、外周神经系统病变等。

一般来说,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肾功能不全、老年人高龄、过度运动等都是用药后出现跟腱断裂的高危因素。因此,建议大家在用药后,应当避免过度运动,老年人应注意用药后是否出现跟腱不适,一旦有明显的不适感应当及时停药并就医。

此外,建议大家在饭后服用沙星,以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服药期间不要喝酒,以免出现头晕,并充足饮水,每天至少1200毫升以上,以免发生泌尿系统结晶或血尿,对肾脏造成损伤。

避免交叉过敏

与磺脲类抗菌药物类似,沙星也存在交叉过敏的现象。即对一种沙星过敏时,可能会对另外多种沙星也存在过敏。例如,患者诺氟沙星过敏,那么他使用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后,也可能会出现过敏的情况。这是因为,不同沙星之间含有类似的母核。因此,患者用了一种沙星过敏后,不可心存侥幸,换用其它沙星很危险。

另外,服用强心药、利尿药、茶碱、抗凝药华法林、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胺碘酮、索他洛尔,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的患者,也需慎用沙星,以免药物相互作用,增大不良反应风险。

服药后应避光

总局在说明书修订要求中提醒,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后,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中度至严重的光敏性/光毒性反应,后者可能表现为过度的晒伤反应(例如烧灼感、红斑、水泡、渗出、水肿),常出现在暴露于光的部位(通常是颈部的“V”型区域、前臂伸肌表面、手的背部)。因此,应该避免过度暴露于光源下。发生光毒性反应时应及时停药。

光敏性/光毒性反应的发生,是因为药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结构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引发皮肤过敏反应的抗原,发病时间相对较长,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来说,出现光敏反应的皮肤,可见红斑、丘疹、水疱或者渗出。并且,某些情况下,皮疹还可以出现在未经阳光直接照射部位的皮肤上。因此,大家在使用“沙星”后,应避免长时间阳光曝晒,做好防护措施,可戴帽子、穿长袖或打遮阳伞等。尤其是老年人、儿童等皮肤更为娇嫩的人群,更要注意。必要时,可以遵医嘱选择睡前服药,以降低风险。服药后,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立即停药就医,不要擅自用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已发生光敏反应的患者,在皮肤症状未消失及症状消失后5日内,仍不能接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以免再次发生过敏。患者今后也要慎用光敏性药物,必要时咨询医生和药师。

饮食也要当心

除了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沙星也被用于水产业和畜牧业中治疗动物疾病,但由于国内暂无控制用法、用量的规范,养殖业已经成为滥用抗菌药物的重灾区。长期食用“有抗食品”,耐药性会不知不觉地增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有无药可治的风险。另外,抗菌药物在体内蓄积,也会无形中导致药物过量,增大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一方面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也有必要开发动物专用的抗菌药物,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性试验。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强自律,严格按照剂量、适应症规范使用。消费者要想规避药物残留的风险,应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物。

事实上,2009年卫生部下发的38号文件正是基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安全性的考虑而要求严格控制其临床应用。目前各家大型公立性医疗机构使用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和口服剂严格控制各不多于4个品规,且大多是临床相对使用时间较长,使用经验较为丰富的品种,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等。近几年来,从一些药学部门的处方点评数据回顾分析来看,临床上对于这些药品的使用习惯确实也有所改变,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再是灵丹妙药,用药量正在逐年降低,用法更是趋于合理。此次的黑框警告立足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进一步合理、安全使用,“杞人忧天”不可取,无端恐慌更是没有必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贴士:为什么儿童慎用沙星类药品
“药”知道,喹诺酮家族的那些事
沙星类抗生素禁用于未成年人
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肌腱炎、肌腱断裂和重症肌无力病情恶化
喹诺酮类药品严重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
同为“沙星”类抗菌药,莫西和左氧大有区别,药师告诉你如何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