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史】永顺彭氏土司家族的传奇

永顺彭氏政权始于五代后梁时期(907-923年),经两宋、元、明、清诸朝,至清雍正六年年中央王朝对永顺土司实行改土归流,历经三十五世,世袭统治溪州地区达八百余年。主要经历了五代、两宋溪州刺史时期和元明清永顺土司时期两个阶段,其治所大致经历了下溪州故城、会溪城、龙潭城到老司城、颗砂城等变迁,其辖区大致以溪州地区为中心,随其势力的兴衰而历代有所不同。永顺土司城世纪成为湖广地区永顺宣慰司治所。永顺宣慰司属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的最高职级机构之一,统辖溪州地区,土司为彭氏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



前土司时期:五代、两宋溪州刺史



湘西酉水流域上古为要服,周宣王时为蛮方,在秦楚争霸的战国中晚期,酉水作为沟通秦楚之间的交通孔道,曾一度成为争夺的焦点,楚设黔中郡,秦置洞庭郡,汉设武陵郡,武陵郡包括洞庭湖西北和鄂、渝、黔部分,永顺在秦汉时期属洞庭郡和武陵郡辖下的酉阳县,县治在今芙蓉镇(王村)。

唐末藩镇割据,农民起义,流寇此起彼伏,湖南蛮人纷纷自立,一片乱象。五代后梁开平年间(907-910年)彭鄉、彭搣、彭讦兄弟“聚徒众得数千人,自为领袖”,因镇压当地农民起义有功,升为州吏。期间,彭瑊联合地方蛮酋以武力驱逐吴著冲、惹巴冲等溪州土著蛮酋,统一溪州,授为溪州刺史,成为彭氏政权在溪州的第一世统治者。彭氏势力进入溪州地区。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彭瑊战死,其子彭士愁任溪州刺史。

代后晋天福四年年,彭氏政权第二世首领溪州刺史彭士愁“引奖、锦州蛮万余人,寇辰、澧州,焚掠镇戌”,楚王马希范遣刘勍、廖匡齐征讨,著名的溪州之战爆发。天福五年(940年),彭士愁“遣其子师翯率诸酋长,纳溪、锦、奖三州印请降于楚”,“师翯为父输诚,束身纳款”。溪州之战历时两年,战后议和,结盟立溪州铜柱于会溪坪,继续保持其溪州刺史的合法地位,溪州之战确立了彭氏在溪州地区的“自治”地位及其在诸蛮酋中的威望,为彭氏政权统治溪州八百年奠定下了基础。五代时(10世纪)彭氏政权的治所即溪州铜柱所载的下溪州古城,主要辖区在溪州地区。


两宋时期实行羁縻州府制度,采取“以本土之法治本土”、“以蛮夷治蛮夷”加以治理。在溪州地区,按照铜柱盟约“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赋租,自为供赡,本都兵土,亦不抽差。永无金革之虞,克保耕桑之业。”开创地方区域自治制度先河,使得彭氏政权继续统治溪州地区并展壮大。宋初彭氏势力统辖上、中、下溪州及周边十七州,共二十州,治所在会溪城。北宋中期以后,彭氏内部相继发生彭儒猛与彭仕汉,仕羲与师宝、师彩、师晏相互攻杀的内乱事件,实力大损,至彭师晏时彭氏已处于“孱弱”状态,治所迁至山高林深、四面天堑的龙潭城洲。王安石变法后中央王朝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南江蛮地区大部分归附,彭氏势力遭受严重钳制,势力范围向溪州核心地区收缩。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第十一世彭氏政权首领彭福石宠迁治所至灵溪河畔的老司城,自此长期作为永顺彭氏政权的统治中心。


土司时期:元明清永顺土司


元朝建立土司制度,对西南地区各部落首领委以土司官职,继续对其原有统辖地域进行统治管理,溪州彭氏政权也在此期间归入中央王朝的土司职官体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第十三世首领彭思万归顺元朝,授武德将军。元延祐七年(1320年)第十四世首领彭胜祖自改“永顺安抚司”。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第十五世首领彭万潜又自升为“永顺宣抚司”,并设南渭州,改保靖州为保靖安抚司,隶于永顺司,其辖域自溪州地区有所拓展。明朝进一步完善了土司制度,彭氏政权在明代达到其最稳定、鼎盛的阶段。明洪武二年(1369年),第十五世首领彭万潜被正式委任为安抚司官职,授以印信。洪武六年(1373年)第十六世彭天宝升为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这是土司制度中,中央政府任命的最高官职,级别为从三品。其下设六长官司,共辖“三州六洞”(施溶州、南渭州、上溪州;麦着黄洞、腊

惹洞、驴迟洞、施溶溪洞、白岩洞、田家洞)。明中后期,江浙一带倭患蜂起,永顺土司奉命抗倭,为中央王朝屡建战功。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彭明辅、彭翼南率土兵5000赴江浙抗倭,建“东南战功第一”。同时永顺土司积极履行朝贡、纳赋的义务,特别是明朝国都由南京迁往北京兴建宫殿而需大量楠木,永顺宣慰司分别于正德十年(1515年)、十三年(1518年),嘉靖四十年(1562年)、四十二年(1564年)、四十四年(1566年)共六次献大木,减轻了中央王朝迫切需要大木的压力,获得重赏。

清朝沿用明朝旧制,维持土司制度。顺治四年(1647年)第二十九世首领彭泓澍率领“三知州、六长官司、五十八旗、三百八十恫苗及图册归附”,清王朝赐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清雍正二年(1724年)治所迁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颗砂城,又称新司城。雍正四年(1726年)年中央王朝推行大规模改土归流政策。雍正六年(1728年)第三十五世永顺宣慰使彭景燧在其父彭肇槐的带领下献土归流,举族迁往江西吉安,置产安居。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2014年第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湘西彭氏三土司
土司王国缔造者彭瑊
永顺老司城:揭秘湘西彭氏土司王朝八百年兴衰史
八百年土司王国的风水根基
永顺老司城丨武陵山深处的土家王城
八百年土司王朝风水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