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阳修为何诬陷名将狄青

北宋仁宗时期的著名将领狄青含冤而死,这一悲剧给北宋的政治和军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在两宋军事史上,狄青是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之一。他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为北宋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勋。

在这一悲剧的酝酿及演变过程中,欧阳修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众所周知,在北宋的政坛、文坛及学术发展上,欧阳修均有重大建树和影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文臣,竟以种种诬蔑之辞三次上疏宋仁宗诋毁狄青,对狄青被贬乃至其身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一代名臣无端陷害一代名将,实在是匪夷所思。

据现有史料看,欧阳修曾三次上疏诋毁狄青,分别见于宋仁宗至和三年所上的《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是年七月《上仁宗论水灾》第一状及同月《上仁宗论水灾》第二状。

这三次上书中,欧阳修极尽污蔑陷害之词,言语上也多有蔑视和不敬,究竟是私人恩怨还是另有原因使他对狄青如此深恶痛绝呢?可以说,欧阳修对狄青之贬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但是,他并没有置狄青于死地的想法。欧阳修之所以大骂狄青,都是北宋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恐武症”在作祟。

我们知道,宋代江山是如何而来的,因此,两宋历代帝王出于防止赵姓江山易手的考虑,在制度上对武将的防范无所不在。

特别是从宋太宗后期开始,随着北宋治国方略的改变、内部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宋辽、宋夏关系的演化,如何防范武将逐渐成为所有士大夫及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念。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下,北宋的武将不管立下什么丰功伟绩,也不能摆脱文官的蔑视和反感。但是,宋仁宗时期,仁宗对狄青十分青睐。

原因其一,宋仁宗统治期间,军政弊端已经毕显无遗,表现在战场上便是武将怯战避战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狄青却充分表现出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与战争智慧,为赵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二,狄青不仅功勋卓著,且对宋王朝忠心耿耿,即文彦博所说的“忠谨有素”。

因此,行伍起家的狄青在短短十余年间一跃成为枢密使,得到皇帝的宠爱。可是,这一事实却与文臣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严重冲突,最终,狄青成为文臣眼中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

在这种大背景下,欧阳修在其奏疏中频频使用鄙薄、蔑视狄青之语,也就不足为奇。

北宋这种畸形的文武关系,造成狄青郁郁而终的悲剧,也造成了北宋军事实力孱弱,使其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欧阳修如此聪慧之人,仍旧摆脱不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枷锁和时代的局限,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岳飞齐名的宋朝名将,被一文学家诬陷含冤而死,其文章家喻户晓
欧阳修是大文豪,品德高尚著称,但他为什么要陷害名将狄青?
作为历史一代名将,别人死的悲壮,他死的“窝囊”
狄青:他是北宋最闪耀的将星,却为何成了朝廷中的众矢之的?
悲催的名将狄青因何忧惧而死?
相比秦侩陷害岳飞,欧阳修陷害狄青致死,为什么感觉少有人提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