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有讲究

 诸多大型临床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被公认为是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那么,是否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它有哪些不良反应?究竟应当如何规范服用呢?下面就来谈谈这方面的有关问题。

 

对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行分层

 

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可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所以,仔细权衡阿司匹林的益处和风险非常重要。为了规范阿司匹林的使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发表了关于《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使用》的声明。

 

该声明的核心内容是先对糖尿病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充分考虑风险/效益比,最终确定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宜选择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即在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通过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达到避免或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种预防策略)。

 

该声明强调,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是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的基础。基于整体心血管风险,可将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成高、中、低3个档次。

 

高危人群  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且合并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蛋白尿)者,其10年内心血管风险>10%。

 

中危人群  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无危险因素,以及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但合并任一项危险因素者,其10年内心血管风险在5%~10%之间。

 

低危人群  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且无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其10年内心血管风险<>

研究显示,患者发生心血管风险越高,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获益越大。

 

根据危险分层,合理应用阿司匹林

 

在充分权衡不同危险等级患者获益/风险比之后,《声明》明确推荐如下:①“高危人群”应常规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②“中危人群”可考虑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62 mg/日)预防心血管事件;③“低危人群”不宜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因为此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后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其心血管获益。

 

此外,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还推荐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62 mg/日)作为二级预防,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率,进而降低病死率。

 

另外,对伴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许多临床医生担心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导致眼底出血。200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新版指南指出,阿司匹林治疗不会增加视网膜出血危险,因此,视网膜病变不是阿司匹林治疗的禁忌证(A级推荐)。这一推荐是基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的结果,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3 711例伴有轻到重度非增生性或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治疗组服用阿司匹林325 mg,2次/日。随访时间>5年。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司匹林组玻璃体/视网膜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

 

重点提示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应当注意,必须是小剂量(75~150 mg/日),且要以没有阿司匹林禁忌证(主要为哮喘、慢性荨麻疹、对阿司匹林过敏、血友病和活动性胃溃疡等出血倾向的疾病)为前提。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王建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有人说阿司匹林肠溶片走下神坛,你怎么看?
阿司匹林,你吃对了吗?
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指的是什么?
健康人是否要吃阿司匹林
辟谣‖《走下神坛的阿司匹林:一个长达40年的错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