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是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 | 2017冰读书单



撰文 | 冯雪梅 


冰读君语


 

快到年终了,

正是一年盘点时。

这一年你读了多少书?

有哪些是可以给您感动和智慧的?

又有哪几本是值得您向别人推荐的?

 

今天,“冰读”(ID:icereading)首先推出的是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冯雪梅的“2017年书单”,希望能给您一点启迪和帮助。

 

我们也期待看到您个人的“2017年书单”。


联系邮箱:bcsxk2016@126.com

小编微信:Sniper-back

欢迎勾搭。


小说


《时间的噪音》,朱利安·巴恩斯 著


巴恩斯继《终结的感觉》(2011年布克奖获奖作品)之后,又一部长篇小说。


有关肖塔科维奇——一个终其一生都在等待枪决的音乐家,和斯大林的故事。读他的作品,需要一点耐心。


《天上再见》,皮耶尔·勒迈特


印象中,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品没有布克奖好看,这本倒是例外。有关战争与复仇,离“杰作”还有距离。


《七杀简史》,马龙·詹姆斯 著


最新的一本布克奖作品。掺杂着黑帮、黑人摇滚、爱情等诸多因素。基本对布克奖几乎没有抵抗力,但这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独居的一年》,约翰·欧文


据说欧文是村上春树的偶像。


一本故事里套着故事的小说。欧文最早在国内出版的著作好像是《苹果酒屋法则》,曾被拍成电影《总有骄阳》。


父母离异,童年不幸,影响了欧文的写作,他小说中的“家庭”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太正常。


《凯旋门》,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雷马克最著名的是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一部仅花6个星期就写完的小说,却拥有了500万册以上的发行量。他的小说多以战争和流亡相关,《凯旋门》是其流亡生活的代表作。


《天堂里的影子》,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天堂里的影子》是雷马克最后一部小说,出版于他逝世后,有不同的修改版本,《我的应许之地》就是其中之一。


《七屋》,艾芙·丽泰·克罗提尔


《毒木圣经》,巴巴拉·金索沃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萨曼·鲁西迪 


三部家族史。


第一本是土耳其女作家的作品,第二部讲述非洲的故事,第三部是有关摩尔人的神秘家族史诗。在有关家族史的叙述上,男人和女人的视角有很大的差别。


《百年孤独》也是一部家族史,在政治的隐喻上,马尔克斯和鲁西迪有相似之处。


尽管在两部作品中,女人都是主角,但他们关注的并不是女性本身,这与金索沃或克罗提尔完全不同。


《香蕉的低语》,伊切·泰玛尔库兰


另一位土耳其作家的作品。据说是位天才,用4种语言,为全球12家媒体写作。


一个发生在黎巴嫩贝鲁特的故事,两个背景迥异看似毫无关联的女子在此相遇。


伊切想讲一个有关中东,“尝试在永恒的现实之尘中看见一点点真相”的故事。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故事从来没有被好好地记下来过。在那片土地上,现实不断地超越虚构故事,而虚构故事则被认为是真实的”。


《相约萨马拉:重现经典系列》,约翰·奥哈拉


有个故事:


一位巴格达商人,让仆人到集市上买些食品。仆人回来了,脸色苍白,说刚才在集市上遇到了死神,向他作了一个威胁的手势。


仆人向主人借了一匹马,飞奔而去,躲避死亡的命运。商人来到集市上,看见了死神,于是问:你为什么用手势威胁我的仆人?


死神回答:那个手势不是威胁,而是表示惊讶。看见他身在巴格达,我十分惊讶,因为我和他今晚在萨马拉有个约会。


小说其实与这个故事毫无关联,圣诞聚会上的一个偶然事件,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冥冥之中,偶然逃不开命运的必然。


作者的处女作,有人评价说“不输于菲茨杰拉德”。


《本来我们应该跳舞》,海因茨·海勒


海勒根本就没打算给你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他把整个故事打乱,变成69段打乱顺序夹杂着回忆和想象的章节。


一个寒冷的冬日周末,“我”和4个好友在即将结束愉快的山中假期之时,末日陡然降临。


尸横遍野,逃亡中,已然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死亡,却不知道是谁,将以怎样的方式,在何时夺走你的生命。


自始至终,你都不知道毁灭世界的力量是什么,但是,在末日降临的阴影里,你不得不审视死亡,以及如何生存。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找未删节版不太容易。诲淫诲盗之书实则世态炎凉之作。


畅销书


《无尽世界》,肯·福莱特


这个家伙不用多说,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作品估计高过身高。


太能写,也真的很会讲故事,这一本是“王桥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圣殿春秋》。


此前热销的是有关二战的“世纪三部曲”——《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第一部最好。


《螺旋之谜》,圣地亚哥·帕哈雷斯 


西班牙新锐作家的畅销书,可谓归为安慰心灵的鸡汤小说。不过,感动之作通常不是经典。


《雾中回忆》,凯特·莫顿       


畅销书的特征之一就是速读。庄园凶杀案,在爱情与姐妹情谊的PK中,前者输了。


侦探小说


《幽灵》,尤·奈博斯


《警察》,尤·奈博斯


▲《猎豹》,尤·奈博斯


▲《金色梦乡》,伊坂幸太郎


《无人生还》,阿加莎·克里斯蒂


奈博斯有北欧悬疑小说天王之称。


看了《雪人》之后就掉进了他的陷阱,一本本找他的书。相比之下,伊坂幸太郎之书,功力就显得比较差。


阿加莎的小说不必多说,一起读,只是想对比一下几个人不同的风格。


毛姆有专门的文章谈论犯罪小说,有兴趣可以找来一看,好看是其第一要素。


科幻奇幻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菲利普·迪克


《高堡奇人》,菲利普·迪克


▲《流吧,我的眼泪》,菲利普·迪克


迪克是个鬼才,一生穷困潦倒,吸毒、焦虑、抑郁,着迷于玄学和超自然,为各类科幻奖所推崇。《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电影《银翼杀手》的原著,最近热映的《银翼杀手2049》的前传。另一部电影《少数派报告》则取自其同名小说。


《美国众神》,尼尔·盖曼


另一本囊括科幻大奖的作品。各种“大神”(奥丁、洛奇、安纳西……)决战美国的故事。可以和迪克的书对照着看,截然不同的风格。


《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约翰·斯卡尔齐


《幽灵舰队》全传,12个星球的敌人在外太空集结,人类将要应战,战士是75岁以上的老人……


So,书的原名叫《the old man’s war》(老人的战争)。


脑洞开得比较大,但是看科幻,不说是为了想像的空间和世界,以此逃离和躲避现实么?


文学批评


▲《文学或者音乐》,余华


《博尔赫斯谈艺录》,博尔赫斯 


新书旧作。2000年之后的文字明显好过之后。


其中好几篇都谈到博尔赫斯,可以和后一本对比着读。就理论性和深度而言,两本不在同一层次。


▲《悠游小说林》,安贝托·艾柯


《不负责任的自我》,詹姆斯·伍德


《小说机杼》,詹姆斯·伍德


《文学阅读指南》,特里·伊格尔顿


《写作人生》,戴维·洛奇


《小说面面观》,E· M·福斯特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托马斯·福斯特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托马斯·福斯特


都是有关文学评论的著作,让你更好更深入地阅读文学。比较耐嚼,如果你不太熟悉其间所提及的作品的话,可能会有些难度。不过,每本书同时也是书单,可以从中寻找自己感趣的作品。


《文学回忆录》,木心 


这本书不必多说,大约是文青们的必读书。


偶然看李舒讲木心,想起他的这本著作,拿起翻看。许些知道的事,经他一写,就变得很有意趣。


传记


《一个女人的自传》,杨步伟


《杂记赵家》,杨步伟


杨步伟最著名的身份是赵元任的妻子,俩人恩爱近60年,杨步伟在92岁的高龄离世,第二年,赵元任也驾鹤西去。退婚、留学、开医馆、战乱、逃亡、周游欧美……


一个女人丰厚饱满的一生,一段历史的缩影。这是一个民国女子的纪事,也是那代文化人的纪事。


《孤灯下的记忆》,赵絪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赵俪生、高昭一


两代人的家族记忆。


曾经有人评价:解放后,中国通史讲得最好的首推赵俪生。


老先生若还活着,今年100岁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他,记得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反右、拔白旗、大炼钢铁、四清、“文革”……


几十年的磨难,两位老先生和他们的女儿,各自记录下那些痛彻肺腑、铭心难忘的旧人、旧事。


那曾经是多么好玩有趣又个性鲜明的一群人,童书业、王瑶、周明镇、张政烺……


他们串联起的不是某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回忆,而是整整一代学人的唏嘘人生。


《穷途墨路》,保罗·奥斯特


作者青年时代的回忆录。那时候,他是一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文艺青年,已不算年轻。“缺钱缺到无以为继,在无穷无尽的惊惶中难以自拔”。眼看着曾经和他一样“晃荡”的同学们回归“正途”,他却放弃大道走上写作的“独木桥”。


“孟浪”的代价,就是总生活在窘迫之中,靠翻译、写写小文章、编辑艺术品目录之类的零工赚钱。这是一个后来成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的人的年轻岁月,有我们大多数人青春的影子。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保罗·奥斯特


很难说这是本传记、回忆录还是小说。


有对父亲的追忆,有夹杂在回忆录中的自传,还有对父亲的追忆……


因为唯有在孤独黑暗中,记忆的工作才会开始。


社科


《印加帝国的末日》,金·麦夸里




《征服者:葡萄牙帝国的崛起》罗杰·克劳利


都与西班牙或葡萄牙扩张的历史相关。


麦夸里既是人类学家,又是四次获艾美奖的纪录片制片人;克劳利则以“地中海三部曲”而闻名。两人共同的特点是能让历史变得很有趣。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汉普顿·塞兹


这是一群男人的北极探险,充满勇气和忠诚,惊险、曲折而又感人。


在错误的理论引导下,他们深陷绝境,珍妮特号先是被冰冻住,然后沉没了。


有人受了伤,有人精神失常,有人在策动哗变,没有精确的地图,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有人幸运生还,有人却永远留在冰天雪地里。


《奠基者:独立战争那一代》,约瑟夫·埃利斯 


两个传奇人物的故事。美国独立战争的奠基者:亚当斯和杰斐逊。


在亚当斯眼里,杰斐逊只不过是个“小字辈”,可他却因为起草《独立宣言》而名扬天下。


这让亚当斯很是不爽,一直坚持认为7月4日不是真正的独立日,“《独立宣言》的通过,只是一件没有任何重大历史意义的装饰性事件。”


独立战争之后,两个人也因政见不和而心生罅隙屡有龃龉,甚至一度数年不再通信。而等到两人都离开了政坛,又逐渐在争论、让步中恢复了友谊。


相互争斗而又离不开对方的一生。


彼此眼里,历史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样子,而“只有当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时,美国独立战争的碎片才能够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罗斯·金


关于米开朗琪罗和壁画的故事,流行最广的是:因为不得不半躺着昂头画壁画,“老米”的身体受到严重摧残。


可惜,这是假的,经过认真考证之后,罗斯·金告诉有关西斯廷礼拜堂湿壁画的故事,还有教皇的权力之争,以及丑大叔“老米”和“小鲜肉”拉斐尔之间的八卦和比拼。


充满曲折,引人入胜。


几百年后,在罗马,随处可见一件艺术品的局部仿作:两双相隔很近,指尖相对手。那是米开朗琪罗笔下《创造亚当》里,上帝和亚当的手。



《黎明破晓的世界》,威廉·曼彻斯特


中世纪思潮与文艺复兴,充满八卦和宫廷秘闻,记者写历史大约就是这个样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四年级必读书单推荐
中文名: 有声畅销书 写作:我的作家生涯 斯蒂芬·金
新鲜出炉!顶尖美高2023年Summer Reading 暑期阅读书单分享
书单 | 快速了解创意写作,一本书掌握入门技能
书单|2016年即将搬上银幕的15本书,没准就有明年的奥斯卡
今日分享|凯迪克大奖历年获奖书单(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