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盘点止血药物


本文作者刘志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止血药物众多,各种止血药物因作用机制不同其适应症也不同。血凝酶和凝血酶,一字之差,其作用靶点和用药方法却不同;同为巴曲酶,取自巴西矛头蝮蛇的不同亚种,其作用刚刚相反,具有止血作用的巴曲酶被称为血凝酶,具有溶栓作用的巴曲酶被称为去纤酶。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临床常用的止血药。


一、止血药的作用机制:

止血药主要作用于凝血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瀑布反应”,多种凝血因子共同参与,一个因子依赖另一个因子,组成多蛋白催化复合物来完成。基本效应是大量α-凝血酶及更大量的纤维蛋白生成,取代血小板血栓[1],使之更长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常用止血药的分类

(1)促进凝血系统功能的药物

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商品名巴曲亭,从巴西矛头蝮蛇蛇毒中提取并精制而成的酶性止血药,可用于各种出血病症,能缩短患者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特别是应用于传统止血药无效的出血病人。

维生素K1:VitK是参与肝内凝血酶原合成的必要物质。故本品适用于由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各种出血疾患,如低凝血酶原血症、梗阻性黄疸及胆瘘患者手术前、新生儿出血性素质。由于本品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故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胃肠道、胆道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疼痛有解痉止痛作用。

硫酸鱼精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可与强酸性的肝素结合形成无活性的稳定复合物,这种拮抗作用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应用:1.注射肝素过量所致出血及其他自发性出血(如咯血);2.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或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肝素者,在结束时用本药中和体内残余肝素。

去氨加压素:用于控制或预防某些疾病小手术出血或药物诱发出血。静脉或皮下注射本品, 可增加血浆内促凝血因子 的活性 2~ 4 倍, 也可增加血管中血友病抗原因子, 并释出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 从而增强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 减少术中出血量[2] 。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纤维蛋白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

氨基己酸:主要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如前列腺、尿道、肺、肝、肺、胰等内脏手术后的出血或者上消化道出血等;可作为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或月经过多的辅助治疗。

抑肽酶: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纤溶酶及纤溶酶原激活因子。防治各种纤维蛋白过度溶解引起的出血和各胰腺炎。

氨甲苯酸 (止血芳酸):止血作用较氨基乙酸强4-5倍,用于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过量所致出血。

氨甲环酸 (止血环酸,凝血酸):与止血芳酸相似。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手术时异常出血等,作用强于氨基乙酸6-10倍[3]。

(3)促进血管收缩的止血药

酚磺乙胺 (止血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

垂体后叶素:脑垂体后叶素是一种缩血管作用较强的止血药, 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收缩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减少内脏血流量, 促进血管破损处的血凝过程并形成凝块, 从而起到止血作用。临床上主要将该药用于治疗肺血管破裂所致的咯血、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急症, 还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不完全流产等引起的出血症状[4] 。

应缓慢静脉滴注本品。用药后,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应立即停药。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肺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应禁用此类药物。

卡络磺钠(新安络血):是卡巴克络(安络血)的磺酸钠盐,为肾上腺素的氧化衍生物,因其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促进受损毛细血管端回缩而止血。主要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鼻出血、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咯血等。

(4)凝血因子制剂

国内生产并批准上市的凝血因子制剂主要是来源于血浆的凝血因子制剂,包括:FⅧ、Fg、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等。 

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能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的最后一步。局部应用后使病灶表面的血液很快形成稳定的凝血块,外用于创口局部止血,也可口服或局部灌注用于消化道止血。

凝血酶原复合物:含有维生素k依赖的在肝脏合成的四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因此可用于凝血因子Ⅸ缺乏症(乙型血友病),以及Ⅱ、Ⅶ、Ⅹ凝血因子缺乏症。除用于乙型血友病外,更多的是用于治疗因维生素K缺乏或患肝病而引起的出血性症状[5]。

人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用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少症,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如严重肝脏损伤,肝硬化,DIC,产后大出血等。

人凝血因子Ⅷ:FⅧ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是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浆大分子糖蛋白。以无活性的异二聚体形式存在,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被激活后,参与内源性凝血过程。活化的凝血因子Ⅷ(FⅧa)是凝血过程中FⅨa的辅助因子,在血小板表面参与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化的过程,并在维持有效止血中起重要作用。FⅧ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被消耗,在组织坏死或出血时消耗加速,FⅧa也能被活化蛋白C(APC)所灭活。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的正常均值为100%(范围50%~200%)。甲型血友病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FⅧ:C)常低于5%,重型低于2%。静脉每输注1U/kg,能升高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2%。本药进入体内后不易产生抗凝血因子Ⅷ的抗体。

本品浓缩剂是防治甲型血友病(先天性FⅧ缺乏症)外伤或手术出血的首要治疗措施;用于获得性FⅧ缺乏症;用于血管性血友病(vWD),输注本药常可纠正止血缺陷,改善出血症状[6]。

重组活性因子Ⅶ:其商品名为诺其(NovoSeven)rFⅦa 是运用 DNA 重组技术在幼仓鼠肾细胞中生产,以单链形式表达,在纯化时自然被激活。主要用于下列患者群体的出血发作及预防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或有创操作中的出血。

凝血因子Ⅷ或Ⅸ的抑制物>5BU的先天性血友病患者;预计对注射凝血因子Ⅷ或凝血因子Ⅸ,具有高记忆应答的先天性血友病患者;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先天性FⅦ缺乏症患者;具有GPⅡb-Ⅲa和/或HLA抗体和既往或现在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或不佳的血小板无力症患者[7]。

(5)其他外用止血药 

该类药物包括可吸收创面的止血封固剂、明胶海绵、吸收性止血绫、小蘖胺、云南白药、止血粉 8号、止血消炎贴等。


三、常用止血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

相互作用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维生素k

香豆素类

产生相互拮抗作用

大剂量水杨酸类、硫糖铝、考来烯胺、放线菌素D等

可影响维生素K疗效

氨甲环酸

避孕药或雌激素

增加血栓形成危险

 

止血敏

右旋糖酐

降低酚磺乙胺的疗效

氨基己酸

联合注射可引起中毒

卡络磺钠

与抗组胺药、抗胆碱药合用

可降低卡巴克洛止血效果

与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共用

可降低合用药物的疗效

鱼精蛋白

胰岛素

可延长胰岛素作用

 

凝血酶原复合物

 

抗纤溶药(氨甲环酸)

增加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

四、小结

合理地应用止血药,不仅需要我们了解止血药的促凝血作用机理,更需要根据机体的病理状态有针对性适量使用,同时要了解止血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才能做到临床止血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张丽军.浅谈血小板的止血凝血过程及临床意义[J].医药前沿,2013,(25)

[2]侯宝华. 去氨加压素对肝切除术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J] . 当代医学, 2009, 15( 2) : 126  128.

[3]戚佳叶,周长明.止血药的分类和临床合理使用[J].中国药业,2006,15(11)

[4]阙瑜妮. 脑垂体后叶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J] . 重庆医学, 2009, 38( 10) : 12171218

[5]庄秀华.局部止血药--凝血酶简介[J].海峡药学,2002,14(5)

[6]吕茂民,王方,赵雄,章金刚.凝血因子与创伤止血[J].军事医学,2015,(3):211-215.

[7]王栋,吴卫星,章金刚.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及其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4,(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床常用止血药物大盘点
止血药这么多,到底啥区别?该咋用才不会错?
止血药 1605 25 01
围手术期止血药的合理应用
【止血专题】一图掌握: 常见止血用药大全
临床宝典:全面盘点五大类止血药物的用法用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