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近代人物·黄兴(1874-1916)

1903年回国后,在上海、武汉广泛联系革命志士,秋天回湖南策划反清革命。为表示志向,改名黄兴,改号黄克强,以示兴我中华、克复强暴的决心。他执教于明德学堂,向学生灌输民主思想,深受欢迎,升为教育长。1904年在长沙与宋教仁等发起成立华兴会,任会长,入会者有两湖学生几百人,后来成为中国同盟会的基础之一。他在长沙积极联络军界、会党、学界,筹备武装起义。他毁家纾难,变卖家产,作为军费,后因事泄,遭清廷缉捕,逃亡日本。1905年7月,他第一次与孙中山见面,支持孙中山倡议,合组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他是盟书审定人和章程起草人之一。1905年8月13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为总理,他为执行部庶务,是第二号领袖人物,“总理缺席时,有全权主持会务”。革命党人并称他们两人为“孙、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担负着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重任。他一边主持东京本部的工作,一边派人潜回国内,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的浏、醴、萍起义声势浩大,义军发展到3万多人。他在日本尤其注意做陆军士官生的工作,掌握了上百名士官生同盟会员,以后成为革命军的骨干力量。同盟会干部多次要求他替代孙中山任同盟会总理,他从大局出发,主动做工作,维护同盟会的团结和统一。他指出:“革命为党众生死问题,而非个人名位问题。孙总理德高望重”,应倾心拥护。

为了推翻满清反动统治,他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到香港、广西、安南,先后领导钦州、防城、镇南关、湘桂边界、广州新军起义。虽然屡战屡败,毫不气馁,再接再厉发动更大规模的起义,同清朝军队进行殊死的搏斗。孙中山在湘军讲演时高度评价大破清兵的钦州、云南之役:“革命军就是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的战斗,是非常的战斗,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还是你们湖南人做出来的。”1911年4月27日,他集中精锐力量发动广州起义,准备了绝笔书,带头冲锋陷阵,率敢死队进攻总督府,右手被打断两指,幸免于难。72名死难烈士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其惊天动地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也开始敲响清朝灭亡的丧钟。

他从悲愤欲绝中迅即振作起来,又筹备在中国中部武汉地区的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暴动,他马上驰奔武汉。起义军都督府得知他抵达,兴奋地打出一面大旗,上书“黄兴到”,在城内外跑马宣传,鼓舞军心。他被推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在前线督师,冒着枪林弹雨,领导革命军同清军展开了激战。尽管迭次从汉口、汉阳退守,但是在几十天的浴血保卫战中,挫尽清朝军队的锐气,促成湘、陕等10余省相继宣布独立,从根本上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正如中国同盟会一些元老所言:坚守汉阳,以促各省民军之继起,此关系民国之兴亡尤巨,功不能不归诸克强矣!

1911年12月1日抵上海。南京攻克后,众人推他出任大元帅,赴南京组织中央政府,他坚辞不就,力主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为总理,内部应团结一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他任陆军部总长、参谋总长、兵站总监,辅佐孙中山,实际上承担着政府总理和军事统帅的职责,一身系民国之安危。辛亥革命胜利后,仍埋伏着许多危机,革命队伍发生了大分化,袁世凯乘机篡夺了革命果实。1912年8月,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任理事。1913年他目睹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的惨剧,开始看清袁世凯的本质。二次革命爆发,他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与孙中山等亡命日本。他不同意孙中山把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的意见,遂赴美国,进行革命宣传,揭露袁世凯的专制独裁,争取海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他派自己的儿子和秘书回国,参加蔡锷领导的护国讨袁战争。

1916年7月,在各方电邀之下,他抵达上海,与孙中山重新取得一致立场和行动,团结国民党员,建设中华民国。因长年累月为革命事业奔波,积劳成疾,由胃溃疡导致胃血管破裂,1916年10月31日逝世于上海,终年42岁。孙中山主持治丧活动,领衔发出《黄兴逝世通告》,称赞他是肇建民国的柱石。北京政府褒扬他一生缔造共和,功在国家,准予国葬。1917年4月15日,他的灵枢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上。孙中山说:“湖南老革命党,最著名的有黄克强。”章太炎撰联赞其开创民主共和的伟大历史功绩:“元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他著述颇丰,后人辑有《黄兴集》存世。 (来源:《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原名轸,字廑午,后改名兴,字克强。少时就学长沙城南书院与武昌两湖书院。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夏去日本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与杨毓麟等创办《游学译编》杂志。1903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军国民教育会;旋回国执教明德学堂,与宋教仁、刘揆一等组织华兴会,任会长。1904年,策划长沙起义未成,亡走日本。1905年在东京与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任执行部庶务。1907年以后,组织并参预钦廉防城、镇南尖、钦廉上思、云南河口和广州新军等起义。1911年与赵声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亲率敢死队百余人进攻总督署,负伤后退走香港。旋支持宋教仁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将革命重心转向长江领域。武昌起义后,从香港赴武昌,任革命军总司令,在汉阳、汉口指挥对清军作战20余日。上海、苏、杭等地相继光复后,被推为副元帅,主持南北议和谈判。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临时政府北迁,任南京留守,主持南方军队整编。1913年7月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赴日本。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他未参加,指导“欧事研究会”,但仍主张与孙合作讨袁。后赴美养病,在美积极宣传反袁,为云南抗国军筹措军饷。1916年6月袁死,他回上海,10月31日病逝。著作由今人整理为《黄兴集》传世。子黄一欧亦有名。(来源:《湖南历代人名词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南沿海半月游(7)
辛亥革命的过程
林觉民《与妻书》:妻子看完后一病不起,生完孩子后终于随他而去
钦州马笃山起义190803
辛亥革命中的黄兴和孙中山
他是“刘百万”,散尽家财,干出千秋伟业,何以含恨离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