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陵古代最杰出的诗人李东阳和茶陵诗派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明正统十二年(1447)生于北京西涯村,祖籍茶陵县高陇。

李东阳

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读书。天顺六年(1462)中举。天顺八年,17岁的李东阳考得二甲进士第一,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开始时李东阳的仕途并不顺,直到孝宗帝朱佑樘登基后才有所好转。最后官至礼部右侍郎,并入内阁参预机务。

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永乐成化年间,是明朝的“太平盛世”,因此他们的诗文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和应酬之作,脱离社会生活缺乏实际内容,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毫无创新,毫无生气,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这种文风由于由统治者倡导,因此一时模仿成风,千篇一律成为流弊。后来这种萎靡的文风渐为时代所不容,在后起的茶陵派、前七子等流派的冲击下,渐渐退出了文坛。

《茶陵州志》 载:“宋至清代,茶陵书院之多,在湖南名列前茅,其中宋代居第三,元代居第二,清居首位”。书院的兴盛与重文教的风气,历代以来,茶陵人才辈出。古代的云阳山书院云集,李东阳等留下了不少相关的名篇佳作。(图/今日茶陵)

明成化、正德年间一个新的诗歌流派——茶陵诗派出现,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

茶陵诗派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以为“汉唐及宋,格与代殊。逮乎元季,则愈杂矣。今之为诗者,能轶宋窥唐,已为极致,两汉之体,已不复讲”(《镜川先生诗集序》)。

李东阳书法题跋作品(局部)

茶陵派的主要成员有两批﹐一批是与李东阳同年中进士并同入翰林院者﹐主要有谢铎﹑张泰﹑陆﹑陈音等人﹔另一批是由李东阳的门生﹐即他担任乡试﹑会试考官和殿试读卷官时所录取的士子﹐以及他在翰林院教过的庶吉士﹐主要有邵宝﹑石﹑罗﹑顾清﹑鲁铎﹑何梦春﹑陆深﹑钱福等人。

在明代,并无“茶陵诗派”之说。明代徐泰的《诗谈》中有“西涯之派”之说,因西涯是李东阳的号。清代乾隆年间﹐四库馆臣称其为“茶陵一派”或“长沙一派”,因李东阳祖籍茶陵属长沙府。真正提出“茶陵诗派”的是清末陈田在《明诗纪事》中﹕“文庄(邵宝)诗格平衍﹐其蕴藉入古处﹐则学为之也。在茶陵诗派中﹐不失为第二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圭峰诗词课堂之风神讲明代诗坛的派系斗争
明代茶陵诗派 - 文学编年 - 国学论坛
再读李祁
茶陵诗派
流韵千年,那些隐藏在古诗词中的攸州风物
明代李东阳的这首题画词,词情与画意相得益彰,读来很有宋词余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