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表化湿的理气和中藿香正气散是一个很有名的常用方
  1. 藿香正气散是一类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证分析: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内伤湿滞湿阻气机:胸膈满闷,脘腹疼痛升降失常: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脉浮,舌苔白腻,藿香正气散是一个很有名的常用方。
  2. 这个方也出自宋代的,由政府制定的第一部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方是个复方,首先它用了一些基础方,实际上这张方里套的有我们前面说的平胃散,不过由于它治内为主,它把苍朮改为白朮。里面还套着二陈汤,二陈汤是我们在后面要讲的祛痰剂里边,治疗燥痰的一张基础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所以藿香正气散是一张复方,复合方剂。也就是说,运用前人和在同时代的一些成果,组合成的方。平胃散也是宋代,在《和剂局方》前面就有了。又比如说二陈汤,《和剂局方》里边就有,所以它是利用基础方构成的一个复方。
  3. 在现代,藿香正气散应用很广,也有现代新剂型的成药,包括藿香正气水,过去传统也有作成丸药。 藿香正气散的主治证候,它是一种表里同病,所以它就体现一种表里同治。对外来讲,它是外感风寒,外感的风寒之邪,风寒特点我们在解表剂,辛凉解表法里面,讲了很多了,对内呢,内伤湿滞,内伤湿滞的本质,有类似于平胃散这种湿滞脾胃,脾不运化的特点。我们分开看。外感风寒的表现,它还是一种外感风寒表实证,一般是表实证。所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这是它的主要表现。 风寒表实证,由于性质是风寒,恶寒发热,一般来讲,初起是恶寒重,发热轻的。头痛可以头身酸楚,沉重的头痛,酸楚沉重的头疼痛。为什么这样呢?由于它有内伤湿滞,跟一般风寒有一定差别。我们说过,内湿可以引动外湿,内外相互影响,内在湿重的感冒的时候,感受风寒的时候,可以外来之邪引动内湿,产生这种表湿症状,这是常见。所以它的一组表证,恶寒发热无汗加头身酸楚疼痛,或头沉重疼痛。这个有点类似于我们前面的解表剂讲过的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就有这个特点。只不过藿香正气散全方表里同治,侧重是治内,治疗内伤湿滞,所以它用药,在内伤湿滞方面用的药占了大量的,比重较大。 内伤湿滞这个内,主要指的是脾胃,湿阻滞脾胃的气机,造成升降失常,所以我们这个病机分析表上,湿阻气机、升降失常,脾的升清,胃的降浊,这个升降失常。湿阻滞气机以后,就胸膈满闷,胸膈,应该说从胸膈到胃脘,都可以胀满作闷。严重的气机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还可以疼痛,脘腹疼痛。气机升降失常,就可以造成,或者恶心呕吐,或者肠鸣泄泻。这都是水湿阻滞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 脉像,如果表证很明显,表里同病,恶寒发热头痛这些明显,可以出现浮脉。舌苔反应内湿,苔白腻,这是藿香正气散主治证候分析的一个大体情况。体现出一个表里同病。外来是风寒之邪,内伤是湿滞、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这是病机。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对外采辛温解表,对内采化湿、燥湿,治湿要理气,行气,恢复中焦升降叫和中)。要说明藿香正气散主治是以治里为主的。所以临床使用的时候,表证明显不明显都可以使用。关键你在个别药味上做一些调整。
  4. 方解君藿香辛温解表,芳香化湿臣白朮(平胃散)健脾除湿茯苓(二陈汤)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平胃散)(二陈汤)半夏(二陈汤)佐大腹皮行气利水,治下厚朴(平胃散)行气化湿苏叶辛温发散理气白芷辛温发散解表,止头痛桔梗开宣肺气,治上佐使生姜大枣甘草(平胃散)(二陈汤)内含基础方:平胃散、二陈汤。 君药是藿香,藿香本身就是表里同治的。它偏于辛温,有芳香特点。辛温可解表,芳香能化湿,力量较强,所以表里同治。在藿香作君药的基础上,这方我们理解它,可以用两种方式。我们教材上这个臣药,是把健脾理气和胃的药,放在臣药的地位。其他地位次一点的放在佐药的地位上。但我们这里按照教材,表上,讲另一种结构。大家可能更好理解一点。可以说藿香为君,带领的两支人马,要解决表里两方面的问题。表是风寒,那就有白芷和苏叶,增强藿香的解表作用。我们都知道,苏叶有辛温发散作用。对内也有理气作用,白芷能辛温解表,辛温发散,同时还能止头痛。所以苏叶白芷在这里增强藿香的解表作用。针对表寒。 在这基础上,另外一队人马,相当于要解除体内的湿邪,解除体内的湿邪达到化湿理气和中作用。除了直接祛湿以外,这个组合里头要考虑到水湿治法当中,三焦气机的通畅,桔梗可以开宣肺气,治上,大腹皮可以行气利水,治下,给水有出路。中焦而言,藿香正气散里配有一个平胃散,和二陈汤。白朮、陈皮、厚朴和后面的甘草,这四味药,相当于平胃散里把苍朮换成白朮。它能健脾除湿。 方里的半夏、陈皮、茯苓,和甘草,起到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就是治疗湿痰。所以除湿的一个基础方,平胃散,祛痰的基础方,二陈汤,这个方里都有了。这个作用,上面说的这两个基础方作用的部位,主要是中焦。再配合前面讲的,桔梗的开宣,下面大腹皮的降气利水治下,实际上上、中、下三焦结合,上、中、下三焦分消,治内湿力量很强。而且由于用了白朮、茯苓这一些药,又起到一种标本兼顾。怎么说呢?就内湿产生跟脾不运化有关,白朮擅长于健脾燥湿,茯苓擅长于健脾渗湿,和甘草相配,可以健脾益气除湿。所以全方按这个配伍结构理解它,既体现出标本兼顾,表里同治,又体现出三焦分消的特点。同时在除湿的基础上,行气力量也较大,整个藿香正气散,治内湿方面的用药比较多,表里同治,治内是为主的。
  5. 临床运用时,表里两组药,可以灵活运用。 运用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呕吐,泄泻,舌苔白腻。恶寒发热是表证,因为藿香正气散的原方,原书主治它表里同病,所以典型的兼有表证,外感风寒证。呕吐泄泻是这个方主治常用的方面,常用于脾胃不和,那是湿阻中焦造成。怎么知道湿阻中焦,湿重呢?舌苔白腻,看到白腻,作为一个基本的依据。 随证加减表寒重,加香薷,气滞脘腹胀痛,加木香,元胡。 藿香正气散是个常用方,当然现在我们如果用成药,就不好加减了。现在外面很多藿香正气散的片剂,或者水剂,这用得极为普遍,而且使用量很大。这个临床运用当中,藿香正气这个成药,换代都已经换到第三代了。过去开始酊剂,或者水剂,这疗效都不错的。当然你开汤剂,适应性,针对性更强一点。如果说,表寒重,有些重感冒,外感风寒比较重的,那这方里唯恐藿香一味,加上苏叶、白芷,解表力量尚嫌不足。还可以加香薷,香薷也是表里同治,对外发散风寒,对内可以化湿和中。增强藿香的解表力量。香薷是一个我们常用的祛暑解表的,被称为“夏月之麻黄”。夏天感冒中不能用麻黄,一般改用香薷了。 气滞,脘腹胀痛,是说的湿邪,阻滞气机如果比较突出,气滞之后不通则痛,胀、痛,加木香,元胡,善长于行气止痛,行气有助于化湿,同时直接有止痛作用。 藿香正气散历来的变化方剂很多,特别在后世温病学派,在藿香正气散基础上,针对了湿热,当然一部分方也结合寒湿了,形成一个五加减正气散。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加减方。五加减正气散,这个在温病学的教学当中,是要重点讨论的。所以在我们基础课方剂学里,这个不作讨论。是以藿香正气散本身为主。
  6. 使用注意湿热霍乱之吐泻,非本方所宜。 使用当中要注意,这个湿邪为病,我们前面讲到,要分湿热、寒湿。藿香正气散主治的这个类证,外有风寒,里又湿邪阻滞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吐泻,这是常用的方。这个本质上还是属于偏寒,全方偏温,针对的偏于寒湿。如果世湿热霍乱的泄泻,也就是说,这种吐泻由湿热造成,那下面我们要讲到清热祛湿这一节时,很多方也可以治疗呕吐泄泻,属于湿热的的吐泻,这个方就不宜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学习笔记254
方剂之祛湿剂之燥湿和胃之藿香正气散
方剂学 69 讲
每日一药——藿香
【图说千方百剂】祛湿剂之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