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中专毕业,却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

“我能力有限,人微言轻,不在主流,身处边缘,还常坐冷板凳。我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一直在做我能做的事情。”

——梅墨生

梅墨生

梅墨生,号觉公。斋号一如堂。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1960年生于河北。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法院、台湾艺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文化部国家艺术科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

他以书画谋生

是毕业于地方院校的中专生,却能在中央美术学院讲学,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院校的客座教授。他是现代人,却热衷于用古诗词与友人交流、寄情抒怀。他从工厂到机关,再到北漂一族客居京城。他就是以书入画的艺术大家梅墨生,人称“老梅”。

| 金艺社藏品(可售)———梅墨生作品欣赏

看梅墨生的人生历程,感觉最难的就是他的身份定位。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曾坐诊中医。早年受业于河北名家宣道平,后又拜书法家李天马、国画大师李可染为师,习武师从太极拳大师李经梧,学道于道学泰斗胡海牙。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方熏陶,造就了今天的梅墨生,也使他养成了读书思考的习惯。看他的各种手稿,有书帖式的笔记,也有酒店便签的随笔。抽时间读书更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 金艺社藏品(可售)———梅墨生作品欣赏

正如梅墨生所言:“生活坎坷,事业磨难,条件变换,工作不稳定,但所有这一切没有改变我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爱好。我就是一个爱好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人。从十几岁接受前辈的训导,在文武两道的熏陶、指教,到今天不断地受益着中国文化的涵养。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所知道的一点点东西展示、交流和传播出去。”

如今,梅墨生“以书画谋生,以诗文为好,以游学为根。”他从中国文化介入到理论研究与书法研习,再进而将书法用笔引入到绘画之中。所以他是集“诗、书、画”于一身的艺术大家。

他的作品以诗入画

他的书法作品有传统的丰富营养,又有谢无量先生的“笔短意长”,于右任先生的“雅炼自如”,沈曾植先生的“骨力洞达”,还有李叔同大师的“平淡空灵”。

| 金艺社藏品(可售)———梅墨生作品欣赏

他的绘画作品以传统大写意笔法为主,山水作品画风不趋流俗,在简约的画面中呈现天地辽阔的雄浑气象,尽显雅致清隽之态。

| 金艺社藏品(可售)———梅墨生作品欣赏

他的花卉作品看似随意勾勒的点画中,实则蕴含其深厚的笔墨功力及清雅的文人气息。而极其重视写生创作的梅先生,写生作品并不只是其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更是他对中国书画高度提炼后的创作。

| 金艺社藏品(可售)———梅墨生作品欣赏

李可染先生曾盛赞其作品笔墨大气,张仃先生也称其作品为最典型的文人画然梅先生作品集传统文人画之精髓外,概其书画作品,还有一股独特的太极气韵,这得益于先生太极拳之功力和学养,可称为“梅”派书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书画家梅墨生先生逝世,享年60岁,附:书画作品欣赏
梅墨生特别可惜,书画名家,去世太早 梅墨生(1960年—2019
“当代风雅——梅墨生咏四十现代书家诗书法展”在江苏镇江博物馆开幕
当代书画名家梅墨生先生国画作品欣赏
梅墨生直言当代中国书画六大怪
谢稚柳、刘旦宅等老先生多厉害,“惜墨堂”主人徐建华有独家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