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100多年前广州那些消失的古建筑,美得让人窒息!

广州光孝寺大雄宝殿。广州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中最壮观的就是大雄宝殿,正面五开间大门,气势雄伟, 屋檐斗拱层层向外延伸,使层背跨度增大,体现了我国唐宋以来 的建筑风格,许多华南寺院都是仿照它的形式建造的。殿内的梭形柱,上下两端略小,与一般直柱不同,也是一种独创。

广州万寿宫,生于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因修文德路,卒于1918年。万寿宫作用:宫内供奉皇帝万岁牌,每逢皇帝生日,即所谓万寿节,全城官员聚集在此举行朝贺大典。 若遇帝王驾崩,则在此设灵致祭,服丧志哀。平时京城来了诏书,则作为恭迎诏书的处所,大小官吏也都要到这里来跪接宣读。

广州小蓬仙馆,生于1850年左右,1970年代中进后进建筑毁灭,卒于2001年9月。当时举人出身的康有为祖父康赞修在道观原址兴建了小蓬仙馆。时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于1857年春天,为小蓬仙馆题写了门额,目前残存的前堂拆迁到芳村醉观公园。

广州大西门,生于明朝,卒于民国二年(1913年),广州拆城墙从大西门开始,因为西关是商业中心,但西关的商人怕政府势力渗入,还组织了很多抗议示威活动抵抗拆城

广州西关长寿寺半帆亭 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1905后,两广总督岑春煊令寺产入官,并拆毁寺庙,将地产拍卖。

广州贡院龙门

广东贡院正门,生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鸦片战争几乎全毁,咸丰年间重建,位居清末四大贡院之一,1906年除明远楼均拆除,现仅存明远楼,遗址在广东省博物馆内

广州海幢寺大雄宝殿,卒于1960~1970年代,其原址南汉时称为“千秋寺”,明末改为寺院,称作“海幢寺”。清初该寺大规模扩建、遂成为广州“四大丛林”之冠。

广州北街水月宫观音古庙。

广东布政使司署,民国修路拆除。现财厅附近。

广东巡抚部,清初是平南王王府,此后近300年都是广东巡抚衙门 ,民国时被拆除,后建设广州市政府大楼和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

广东官银钱局

广州十三行行商的伍家花园

广州南海学宫大成殿,建宋代,卒于1950年代。这是大成殿及殿前的露台,当时大殿已经缺门少窗,露台及台阶上可见英法联军的军人。

广州潘氏海山仙馆,生于清道光年间,卒年不详,岭南园林中最为著名、在清代号称为全市私园之冠的,是广州富商及文化名人潘仕成建于道光年间的“海上神山、仙人旧馆”——海山仙馆。它的名称就因了馆门上的这副对联而得名。

广州敕封广济宫(藻圣庙)精美潮州石雕, 说起广州最有特色的建筑,定非西关大屋莫属了,这些艺术品一般的豪宅是当时的广州最时尚、最富丽的建筑,堪称岭南建筑瑰宝。但如今,真正的西关大屋已经几近绝迹,从辉煌到破败,不过短短百余年光景,实在让人唏嘘痛心。

广州敕封广济宫内景 ,现已消失。西来初地的敕封广济宫(藻圣庙)已经湮灭了.只剩下一方孤零零的“敕封广济桐君庙碑”立于西来初地五眼古井旁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达摩祖师东渡中国,就是在现今的下九路一带登岸.当时珠江水面宽阔,此地即为江岸,达摩以一苇渡江,后人遂称此处为'西来初地',其后陆续在这里建起西来庵,华林寺. 文革中,华林寺仅存的五百罗汉堂被破坏怠尽

四牌楼。生于明,卒民国

广州六榕寺、花塔, 六榕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初名宝庄严寺。大家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兴盛的时期,当时还出现了一个历史上最狂热推崇佛教的皇帝,他就是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在他的影响下,全国各地都建了大量的寺庙,后来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指的是这一历史事实。六榕寺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兴建的。

粤秀奇峰牌坊

总结一下,那些在战火中毁掉的门楼,那些在和平年代被拆掉的建筑,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存,这些有的已经远离我们的建筑遗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華大地上那些逝去的建築(六)【43P】
广州小画舫
漫步西关︱寻访昨日建筑
广州东山民居建筑区――民国新贵的地盘
现代广州的旧城改造:加速逝去的老广州
原来广州有这么多民国建筑,广州人把岭南文化藏在这八条老街和老建筑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