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科学科如何建设?人才如何培养?一起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在第五届全科医学大会上,特别邀请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前任与候任主席、美国家庭医学教师学会候任主席、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学会副主席、日本基本医疗学会主席、韩国家庭医学学会主席等做大会报告。下面,请跟随小全一起来听听全科学会“大咖们”介绍全科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相关话题。


大医院和基层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目的


讲者: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于晓松


于晓松教授


学科建设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学科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为更好地推进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要建立全科医学科,同时,各个基层医疗机构也要优化全科医学科的建设与设置,共同完成学科建设的目标。 


大医院建立独立的全科医学科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必然选择  


全科医学定位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及提升培训质量、增强规培全科医生的归属感。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可以满足基层学科建设和队伍水平提高的要求,提供全科医生进一步职业发展的平台,引领基层全科医学科的建设、提高基层全科医生团队的综合服务水平,构建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发展模式。同时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包括优化区域内卫生资源布局,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不足的现状等。


强化基层全科医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强化基层全科医学科建设可以提供全科医生职业服务的平台、职业提升的实践基地、基层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模式的探索平台,是提升基层全科医学骨干师资的场所、开展全科医生培养的基地、探索居民签约服务模式的实践场所以及开展全科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讲者: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  杜雪平


杜雪平教授


全科医学科的定位  


《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指出,要求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设置独立的全科医学科,设置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设置原则是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要求为一级临床科室,即应当满足独立科室建制的必备条件,例如需要有规范的全科医学教学查房等。


其基本职能是满足全科教学要求,承担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开展全科教学、科研,推动基层适宜技术,开展健康管理及健康促进。


提升全科医生岗位的职业吸引力  


我们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因此,一定要提升全科医生岗位的职业吸引力,提高职业认同感,留住全科医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面向全体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临床见习实习。全科医学毕业生在选择做全科医生或选择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时候,一定要自信。在我国大力发展全科医学事业和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的大环境下,全科医生的地位会越来越高,职业发展平台也会越来越好。


我们对全科医学从不了解到了解,从被动选择到“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专业应该关注的问题


讲者:WONCA前任主席  迈克尔·基德(Michael Kidd)

迈克尔·基德(Michael Kidd)教授


提升课程质量  


与所属医学院领导分享全科医学的贡献;确保全科医生参与学生课程的设置;课程目标应与所培养医学生应达到的初级医疗核心能力目标一致;增加医学生跟随社区医生实习的经历。


在医学院中提高全科医学专业的学术影响力  


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参与教育研讨会;促进大学为强化初级医疗做出贡献;提供全科医学硕士和博士课程;为地区和国家医学学会和(或)协会做贡献。


吸引学生选择全科医学  


招收和录取所在医学院对初级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感兴趣的学生;在医学院的课程中强调初级医疗的重要性;在整个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到家庭医生的角色;提供多样的全科医学职业机会。


对现有的全科医生进行再培训  


建立核心课程,并为再培训提供激励机制;培养成为全科医学专家的必备技能;提供职业机会和奖励;制定灵活的培训方案;技能培养因每个学员的背景和经验而异。


提供连续高效的医学教育  


评估学员的教学需求,明确培训的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平衡讲座与研讨会、小组学习等主动学习的比例;在临床中培养学员的新技能,同时尽可能让全科医生成为教师。


以结果为导向有效的教学和评估模式


讲者:美国家庭医学教师学会(STFM)候任主席  贝亚特·施泰纳(Beat Steiner)


贝亚特·施泰纳(Beat Steiner)教授


我们建议,无论在大规模的讲座、小组研讨会、医院教学、社区教学、培训新教师等多种培训模式中,都应该应用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结果为导向的定义  


在教学之后,根据当地的需求和资源,学生需要学会什么、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执行关键工作所需的可测量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学生创新所需要的超越目标的能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通常应用“SMART”原则来定义教学目标,是指具体的(S)、可以衡量的(M)、可以达到的(A)、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相关性的(R)、有明确截止期限(T)的目标。


改善评估模式,以适应结果为导向的教学  


评估最重要的目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有效的评估应该是可靠的、可简单完成的,且多重评估效果更好。


以往的评估多是将某个学生与其他学生比较,在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中,其评估参考标准应是与预定义的标准相比较。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路径和选择,但是无论走什么样的路,只要可以到达最终目标就可以。


应用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改进教学  


有效的教学需要在初始时评估并进行定期反馈,以找出学习者的起点,并使其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同时不会强迫学生在饥饿、困倦、情绪不好的情况下去学习。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时俱进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
【专家面对面】于晓松教授谈全科医学学科建设
加快高等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解读: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
完善全科医生培养 助力缓解“儿科荒”
【深度】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5大问题、5大改革思路和7条改革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